5《七律·长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20: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律·长征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敌,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几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七律·长征
词语理解
wēi yí
逶 迤
七律·长征
词语理解
pánɡ bó
磅 礴
七律·长征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三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整体感知
联系教材插图,结合注释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七律·长征
整体感知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把万水千山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晃动着,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诗中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谁找到了?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的总纲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乌蒙 岷山 金沙江 大渡河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夸张、对比
无畏、乐观的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巧渡金沙江
高兴,喜悦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飞夺泸定桥
痛苦,悲伤
七律·长征
诗歌解读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即将胜利,
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诗歌背诵
七律·长征
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七律·长征》
借助资料阅读诗歌《菩萨蛮·大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