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07:27:31

文档简介

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1.A (“实现科技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表述有误,科技向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非科技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C (A.“只有……才”是条件关系,根据原文“在从事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等过程中,应具有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前后句不构成必要条件关系。B.“一定会对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错误,原文是“可能会对当前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选项变或然为已然。D.“‘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错误,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为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这样一种‘过载’的现象?”可知选项中‘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前所未有的威胁”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过载’现象”,而是分析“过载”现象的原因。)
3. D (“换脸术”和“仿声术”均是合成具有较高自然度和真实感的图像及音视频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更换、语音合成等。近年来,网络上出现诸多科技作恶现象,不法者利用AI人工智能混淆视听,触犯法律,诸如此类的人工智能不应被看作是科技向善。)
4. ①需要科技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始终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开发好的技术,生产好的产品,力求创新产品放大人性之善,要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②个人层面,减少碎片化阅读时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摒除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专注于自身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修养。
③政府、学术界、媒体一起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对数字化创新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利弊。
5. ①这一科技创新体现设计者内在的价值取向是善的,即创意保护并活化文化遗产,能够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
②建立三星堆遗址考古数据数字档案,有助于满足公众的考古文化体验需求,体现了科技创新始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③科技助力中华文明探源,为更多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借鉴,推动数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6.B (“借故拒缴”错,村民不交税是因为遭了灾,并非借故拒缴;“这些都凸显了人情的冷漠”错,最后村民自发集齐了六百块税钱,给小说笼罩上温暖的色彩。)
7. A (“太阳……等语句暗示着两人在决斗时愤怒的心理特点,两人怒目相向,视对方若仇敌”错,这段景物描写中“远方”“太阳”“山巅”“金红”等词语充满生机,暗示着时代气息朝农民、干部间日益和谐的方向转变,没有暗示人物愤怒的心理;两人并非真的视对方如仇敌,而只是收不上税的一种情绪宣泄。故选A。)
8. ①体谅村民、心地善良:当村民交税有困难时,选择让步,甚至垫出自己的钱;
②直率、易躁、有血气:在与会计的对话中,火气渐涨,两人矛盾才逐渐升级;
③大度、自省、有脆弱面:与会计“砸骨头”后笑着和解,酒后流露心声。
①文章写村长向于老茂收税未果,借于老茂之口说出“伏天那场雹”的遭灾的事实;村长到于喜开家碰壁,通过于喜开的话进一步表明百姓生活遇到了困难,确实交不上税;村长到于四嘎家被恶作剧的对联奚落,表明村民对干部收税抵触情绪很大。
②三个情节大体相同,一是充分说明村子确实遭了灾,村民交税困难重重,并非有意拒缴;二是着力表现乡村干部工作不易。
③“情节大体相同但富有变化”让读者既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也能避免枯燥乏味,吸引读者阅读,引发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思考。
10.B (句意: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拜见玄宗,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玄宗”是“谒见”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军卒”是“不恤”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
11.C (A.正确。职业;以……为职业。意思不同。句意:没有固定的事做。/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B.正确。体裁格调;体态。意思不同。句意:诗歌的体裁格调渐渐变化。/身形苗条,体态风流妩媚。C.错误。文中“薄于文雅”的“薄”为轻视的意思。意思不同。句意:对文辞十分轻视。/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山一样,气息微弱。D.正确。句意: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而以向老师学习为耻。故选C。)
12. A (“高适征讨哥舒翰”错误,文中“征于翰讨禄山”指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而不是高适征讨哥舒翰。故选A。)
13. (1)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是羞耻之事。(关键词:“因”,趁;“幸”,皇帝到某处;“虿毒”,歹毒之人。虿chài,蝎子一类的有毒的虫)
(2)高适崇尚气节,谈论王业与霸业,滔滔不绝,从不厌倦。他遭逢国家多难之时,以建功立业自我期望。(关键词:“尚”,崇尚;“遭”,遭逢;“自许”,自我期望。)
14. ①高适谒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在于监军不关心军卒,南阳各路首领各持权力。
②高适在永王叛乱时趁机向肃宗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
③高适的诗歌里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
④高适在玄宗把各王子分封到各地时强烈劝谏不可以。
(详解:①由原文“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可知,高适谒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在于监军不关心军卒,南阳各路首领各持权力。②由原文“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可知,高适在永王叛乱时趁机向肃宗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③由原文“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可知,高适的诗歌里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④由原文“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可知,高适在玄宗把各王子分封到各地时强烈劝谏不可以。答对3点给满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高适,是渤海郡蓚县人。少年时四处流落,没有固定的事做。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透彻的了解。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几年之间,诗歌的体裁格调渐渐变化,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辅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担任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
恰逢安禄山叛乱,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任命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等到哥舒翰兵败,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拜见玄宗,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是羞耻之事。”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中。玄宗称赞他,不久升他做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李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高适强烈劝谏,认为不可以。等到永王叛乱,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肃宗认为他的回答很与众不同,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定江淮叛乱。平叛后,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材料二:高适,字达夫,还有一种说法是仲武,沧州人。他年轻时心胸宽广,不拘小节,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混迹于赌徒之中,才气名声却传播开来。后来高适考中有道科,授职封丘县尉。不久,哥舒翰上表推荐高适任掌书记,后来又升任谏议大夫。高适仗恃意气,敢于直言。朝中权贵近臣都怕他。李辅国妒忌他的才干。蜀中内乱时,高适出任蜀州、彭州的刺史,又升西川节度使,归朝后,任左散骑常侍。于永泰初年去世。高适崇尚气节,谈论王业与霸业,滔滔不绝,从不厌倦。他遭逢国家多难之时,以建功立业自我期望,到50岁才学写诗,立即就写得很好,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每写完一篇,好事的人总喜欢传扬吟诵。高适曾到汴州,和李白、杜甫相会,酒酣耳热之际登上吹台,慷慨悲歌,迎风怀古。没有人能揣测他们的心情。相互间有许多唱和之作。现在高适还有诗文等二十卷著作,以及他编选的从至德到大历年间作者二十六人的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都传世。
15.C (“一褒一贬形成强烈反差”错误。“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突出两位谋士的声名,并不含作者的褒贬态度。)
16. ①诗人在描写吴越史实时,融入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将西施作为写作对象,看到了女性的历史价值;
②世人往往强调谋士的作用,但在诗人看来西施的作用远远胜过出谋划策的男性,女性具有以柔克刚的力量。
③越国最终战胜吴国,范蠡被当成英雄,而西施却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诗人为女性的不公待遇而感伤。
(详解:诗歌的题目为“浣纱庙”,诗人在描写吴越史实时,将西施作为写作对象,看到了女性的历史价值,融入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春秋时期,吴越之争愈发激烈,双方为了吞并对方设计了颇多计谋。夫椒之战后,越国战败,勾践采纳范蠡之计,献浣纱女西施给吴王夫差,吴越媾和。世人往往强调谋士的作用,但在诗人看来西施的作用远远胜过出谋划策的男性,女性具有以柔克刚的力量。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十年卧薪尝胆,终于让越国打败了吴国,范蠡功成身退,隐遁于民间;而吴国也在昔日相国伍子胥多次谏言吴王灭越被赐死后不久便速速灭了国。西施对越国称霸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只可惜今天的诸暨长江之畔,不见昔日沉鱼落雁的浣纱女西施,只有一座传说是西施出生之地的苎萝青山。越国最终战胜吴国,范蠡被当成英雄,而西施却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诗人为女性的不公待遇而感伤。)
17. (1)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18. ① 独当一面 ② 大显身手 ③ 打成一片
(详解:①语境是说希望学生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街舞风格,可以担当起这方面的重任,可填“独当一面”。独当一面: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②语境是说希望未来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本领和才能,可填“大显身手”。大显身手:指充分地显示出本领和才能。③语境形容跟学生感情融洽,可填“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填写其他基本符合语境的成语亦酌情给分)
三年教学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目前有什么打算,遇到了什么困难,面临挑战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详解:根据下文白鹿的回答可知,主要分成两部分内容,一是“最大收获”,从“最大收获就是我的学生们了”到“大家一起切磋”具体表现有哪些收获。可提取出关键词“收获”。二是“我正在着手编辑霹雳舞的专业教材,真的很难,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现成教材。内容需要基于教学实践不断修改、调整,但这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可看出目前白鹿正在做的事是“在着手编辑霹雳舞的专业教材”,遇到了一些困难“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现成教材”,但他并不畏惧“挑战”。由此推测北青报的提问是:三年教学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目前有什么打算,遇到了什么困难,面临挑战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20. C (文中“新成员”引号表强调。A.表引用;B.表特定称谓;C.表强调;D.表特殊含义。故选C。)
21.D (例句亦作“成份”,指构成事物的各种不同的物质或因素。A、B、C项的意思和例句的含义相同。
D.“成分”指根据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主要生活来源的性质划定的阶级属性。故选D。)
22. ①竹笋对胃肠不友好 ②但也有一种浓浓的涩味 ③则草酸含量越高
(详解:第①空,此处应填“不利于胃肠功能”的结果,故可填写“竹笋对胃肠不友好”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处为转折句,句式表达为“但……”;结合后文“会感到苦涩难咽”,故可填写“但也有一种浓浓的涩味”之类的句子。第③空,结合“草酸含量是很低的,因此吃不出明显的涩味”分析可知,草酸含量越高,则涩味越明显,故可填写“则草酸含量越高”之类的句子。)
作文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句古人的名言导入,涉及的核心话题是“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涉及的关系是“才能”与“名位”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立足,实现自我的价值,取决于他自身有没有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在于其在某个领域是否取得“主场优势”。机会从来属于做好准备的人,与其整日忧患自己不被人了解,不如不断充实自己,修行自我。毕竟,自我强大,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写作时要扣住“才能”与“名位”的关系来谈“青年价值”的实现,青年首先当强练本领,增长才能,积极投身时代滚滚浪潮中去,发光发热,那么名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正如樊锦诗、袁隆平、叶嘉莹等大师,忘我躬耕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自然能赢得荣誉。而非本末倒置,在毫无一技之长,一事无成的情况下,一天到晚奢望功成名就。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患无位,患为所立。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患为所立,首先应该立志,立鸿鹄之志;一个胸怀抱负的人才必然要适应时代潮流,胸怀抱负,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二、患为所立,其次应该立德,立驭才之德。德为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新时代的年轻人,最需磨砺品德。三、患为所立,第三还应该立勇,立拼搏之勇。唯有坚强的毅力与不畏艰险的勇气,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参考立意:1.青春不为名利行,笃行不怠养才能。
不求人知己,但求己自修。
3.既居其所,要发挥好自己的价值。
参考例文: “德才”花开,“名利”自来
《论语》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振聋发聩,是在“蝇营狗苟兀穷年”中惶惶不可终日,还是在“三十功名尘与土”中笃定前行,私以为时代青年明心见性,韬光养晦,名利之果自然不期而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淡泊自守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古今多少仁人志士,不慕名利,涵养才德,实至名归。君可见,贝加尔湖畔苏武挥动着节旄尽落的羊鞭,用冷眼蔑视卫律“赐号称王,马畜弥山”的诱惑,书写了一段传唱千古的壮歌;君可闻,为了国防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茫茫戈壁之上与核共舞的邓稼先,活成人民心中“大写的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不慕名利,埋头苦干,用行动书写人生传奇,在史册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才不堪任必遭其累。追名逐利者,寡德少才,终沦为笑谈。
古有秦桧为一己荣华富贵,陷害忠良,出卖国家,他的名字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近有袁世凯,为圆自己的“皇帝梦”,开历史倒车,复辟帝制,终成历史的跳梁小丑;现有贪官污吏,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牟利聚财,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洲。当下社会充斥着太多名利权情的诱惑,多少流量明星行无底线,葬送大好前程;多少无知青年梦想一夜成名,举动出格,博人眼球,终沦为笑谈……殊不知没有德行的积淀,没有能力的加持,所有的追名逐利都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时代青年者,自当砥砺才德,笃行不怠。
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难忘黄国平博士的致谢信,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他没有向贫困屈服,没有向困难投降,用坚强不去的奋斗创造了一个逆境中百折不回的上升人生,一个勇于奋斗、心怀他人的人,生命怎会被辜负。谁不盼望开出成功的花儿,引来世人羡艳的目光,需知名利如花,德才如根,唯有根深,才能灼灼其华。
“少年心事当拏云,莫为名利遮望眼”,时代青年应涵养品行,静修才能,奋然前行,为梦想久久为功,为祖国砥砺青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何谓科技向善?科技向善就是指从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科技向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人们对科技创新活动所给予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科技本身不分“善恶”,所谓科技的“善恶”不仅取决于研发者和设计者,也是由使用者的“善恶”决定的,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内在价值所体现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则为“善”,相反,对社会整体产生有害的价值导向,则为“恶”。可以说,科技向善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与科技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从文化层面看,无论科学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公众个人,在从事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等过程中,应具有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尽可能规避技术本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积极的科技影响、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实现以人为本的美好生活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创新的包容性、共生性、持续性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是应对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科技健康发展的价值要求。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凸显。科技创新和新兴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认知模式,推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深度变革,与此同时也带来难以预测、难以预防的重大风险和非确定性的生产、生存乃至认知方式,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茧房、决策让渡、数据滥用等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随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的面世,科技与人类伦理之间产生了碰撞与张力,一些投机分子冲破伦理底线,部分科技企业为谋取私利进行财务造假、窃取用户信息等。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突破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局限性,已经或正在颠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认知,模糊了生命与非生命、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界限。基因测序、克隆人、人造生命等一系列的所谓现代技术革命挑战伦理底线,引发伦理失序,科研伦理水平与科技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人类社会面临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生态安全等多方面风险与挑战。面对这些风险与挑战,如果不采取必要行动,可能会对当前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造成难以估量甚至毁灭性的伤害,以致于技术反噬人类,文化向技术投降,技术主宰或者统治人类社会显然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出并强调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摘编自陆小成《塑造“科技向善”文化理念的路径研究》)
材料二:
科技也分善恶?这道问题,对于众多依赖高科技发展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或许是难以回答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却又是能够明确感知的。
“这几年来智能手机带给我很多的便利,也给我带来了过载的苦恼。最直接的就是腰椎的毛病、视力的下降,这和自己用手机过多直接相关。有时候睡觉看手机,有时一边和家人吃饭,还经常一边拿起手机。”1月20日,在腾讯研究院举办的“科技向善”研讨会上,张志东谈到了他自己对于“科技作恶”的感受。
在这场主题为“过载”的大会上,产品中的人性、科技的温度与善恶成为了主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习惯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给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而与此同时,时间碎片化、社交焦虑、信息爆炸也让整个社会进入了“过载”的状态。智能手机的普及,让问题变得更为尖锐,众多用户正在成为碎片化社交、虚假信息、假新闻、诈骗和手游沉迷等新问题的“牺牲品”。
为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这样一种“过载”的现象?吴晨指出,“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减少了人们在社交时对当前交流对象的情感沟通,也为专注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张志东对此持同样的看法。从科技企业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当前做一个好产品已经不够,而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是科技公司在接下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张志东分享了腾讯在这方面的一个案例。针对微信朋友圈谣言问题,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封禁的基础上,新增了直接在谣言文章中辟谣的功能,不只是“从源头遏止谣言”,还能让谣言原本的受众逐渐获得科学的判断能力,免疫谣言。
“科技向善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这一计划希望针对大众所面对的技术演进带来的重大问题,邀请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大众与媒体一起,对新技术带来的一切变化保持觉察,让社会各方真正意识到科技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并引导技术和产品放大人性之善,实现良性发展,用科技来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这正是腾讯召开这次大会以及发布‘科技向善’项目的最重要原因。”张志东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一个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一定会受到法律、人类伦理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当科技突破这一切的时候,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因为产品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
(摘编自李含《腾讯推出“科技向善”项目》)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科技向善要求科技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科技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B. 科技本身不分“善恶”,所谓科技的“善恶”是由人的“善恶”决定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则为“善”,相反,则为“恶”。
C. 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共生性、持续性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有应对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科技健康发展的作用。
D.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凸显,比如,基因测序、克隆人、人造生命等一系列的所谓现代技术革命挑战伦理底线,引发伦理失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文化层面看,无论科学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公众个人,只有具备了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才能从事科技创新。
B. 面临生命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如果不采取必要行动,一定会对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造成难以估量甚至毁灭性的伤害。
C.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过载”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尖锐。“过载”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张志东在腾讯研讨会上分享的“科技作恶”的感受便是如此。
D. “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减少了人们在社交时对当前交流对象的情感沟通,也为专注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都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过载”现象。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科技向善的具体实践的一项是( )(3分)
A. 文化+科技: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B. 科技+环保:减少光污染的新型LED空气净化灯
C. 数字音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元宇宙”中体验音乐会
D. 数字视听体验:AI“换脸术”和“仿声术”
4. 科技使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过载”的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说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4分)
5. 作为一家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的公司,腾讯成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建立起了三星堆遗址考古数据数字档案,打造数字“云游”平台。科技助力考古,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创举充分体现了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砸骨头
铁凝
入冬前,正是税收季节,税款仍没有筹齐,还差六百块。全乡十二个村,就剩下居士村。村长和会计亲自收税,来到于老茂家。于老茂有一小片苹果树,应纳林果税五十四元。
村长:“道理我也不说了,好歹给我个面子。”于老茂:“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是老天不给咱们面子。伏天那场雹子不是我瞎编的吧,剩的那几个果子,才卖了六十块。你应该问问乡里,遭了雹灾怎么还不减税?”
是有一场雹子,村长想,他接过于老茂递上来的烟,点上,愣了一会儿,去了于喜开家。于喜开喂了几栏猪,下雹子也没砸死猪,他应该交割头税。于喜开正歪在被窝垛上哼哼,村长问怎么了,他说正在拉痢疾,说这痢疾是猪传给他的,说他那几栏猪眼下都得病,不能卖,不卖猪还交什么割头税。
村长又去了几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最后到了于四嘎家。于四嘎在门上贴了副对子:自古未闻屎上税,如今放屁也拿捐。
村长捂着腮帮子给会计念这副对子,他正在上火,牙床子肿。
会计:“看,听你念对子,叫我打错了算盘。”
村长:“打来打去,还不是差六百。”
会计:“不是你非让打来着。”
村长苦笑:“我就那么一说。”
会计:“当官的一动嘴,小兵子跑断腿。”
村长:“我看你是吃了戗药。”
算盘噼里啪啦又一阵紧响,村长烦躁起来,便说:“别耍把你那算盘了行不行?”
“怕是你还耍把不了这几下子。”
“我要是会耍算盘就把你辞了。”
会计不紧不慢地说:“辞了我不打紧,你别拿算盘撒气,没看见快散架了。”
村长听不得会计那口气,像是故意激他,火气又盛了些,他抓起算盘哗啦啦地摇。
“散架就散架,不就是架算盘!”
“一架算盘也得十来块钱!”
“居士村凑不上税钱还买不起一架算盘!”村长说着举起算盘就摔,算盘子溅得到处都是。
会计在这时才真正变了脸。他心疼这被他摩挲了许多年的算盘,光润如珠的算盘子显示着他的为人。
虽然居士是个穷村,可会计从来没在算盘上做过对不起村人的事。摔了他的算盘,就好比模糊了他的为人,他决心要还击。他打算把暖壶投过去,转念想到暖壶也得七八块钱,何况村委会就剩这么一只。实在找不着别的,会计奔到炕边去掀炕席——炕席经摔。
他们相互扭打起来,招来一些看热闹的村人。
“咱们河滩上见,砸骨头去!”
“砸就砸!”
砸骨头是居士村男人之间战争的极致,每当他们由争吵到扭打,便会生发出砸骨头的愿望。一句砸骨头的过瘾宣言会迸射出寒气,这寒气能叫他们的眼睛冒火,嘴唇哆嗦。
当他们真的在河滩上站定,彼此眼中只有一副骨头架子,亟待对方去砸酥。村长和会计一人抄起一块鹅卵石,开始了他们的战争。村长砸破了会计的脸,会计砸破了村长的额头,他们都流了血,血再次鼓荡起他们的激情……
绿幽幽的河水哗哗地流向远方,太阳跃上山巅,照亮了河对岸那陡峭的黛色山壁,照亮了那满坡遍野金红的荐草。太阳照耀着河滩,河滩上聚满了村人,倘若有不知情的外人闯入其间,会以为人们正在欣赏两个男人豪迈的舞蹈。
他们一门心思地砸,直砸得天昏地暗、眼花缭乱。两具遍体鳞伤的身子扭结起来,扑嗵倒在河滩上,围观的村人这才关心起他们的命运,连忙寻找起交战双方的女人。媳妇们赶来,她们各自的丈夫,正搀扶着彼此的胳膊踉跄着往河岸上爬,村长和会计互相看看,觉得对方很模糊,模糊得像个半截石碑。他们都笑了,村长眯着乌青乌青的眼睛说:“上谁家?”
会计说:“上我家吧,媳妇买了驴灌肠。”
村长媳妇说:“待会儿我把枣酒送过去。”
他们出了河滩往会计家走,村人也一路沉默着往家走。
会计和村长就着驴灌肠喝枣酒,村长捧着碗刚喝两口,就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得是如此的伤心,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所顾忌,如此的没有出息。他抽抽噎噎地说:“谁叫我没本事呢,生是要不出这六百块。”
会计没有劝阻村长的哭,只说他盘算了一下,想把给儿子定亲的二百先垫出来。村长说他也盘算了一下,把给儿子盖房攒的三百先垫出来。
“剩下的那一百呢?”
“让别的干部们凑凑。”
睡了一夜,村长和会计的脸更肿了,他们准备去乡里检讨,头上缠着白布顺着河滩走,于老茂领着一伙村人追了上来,交给会计一个纸包,说六百块钱和交税清单都在里头。
会计眯着肿眼数了钱,分毫不差。会计和村长不约而同地看居士村,村口聚集着更多的乡亲,这纸包像是居士村给他们意外的馈赠。村长和会计越走越远,站在村口的人渐渐看不见他们的身子,只见两个大白脑袋在太阳底下晃。
(1992年发表于《十月》,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中的“砸骨头”是居士村的一种习俗,是男人之间解决纷争的一种手段。以之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照章纳税,村长却要说“给我个面子”,而村民们接二连三借故拒缴:村长会计彼此迁怒、扭打,则招来一群看热闹的村民。这些都凸显了人情的冷漠。
C. 在作者笔下,“砸骨头”的暴力场面激荡着一种原始的粗犷力量。在描绘乡村生活、民风民俗画卷的同时,也突出了当地民众尚武的“硬气”性格。
D. 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而又安慰的故事,作者没有渲染乡村生活的艰难,而是以戏谑的方式去处理,从而引发人们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思考。
7.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河水哗哗地流”,太阳“照亮了河对岸那陡峭的黛色山壁”等语句暗示着两人在决斗时愤怒的心理特点,两人怒目相向,视对方若仇敌。
B. 小说叙述到决斗的紧张激烈处,作者故意宕开一笔,转而描写景物,笔触舒缓下来,使情节张弛相间,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C. 由河滩的景色自然过渡到河滩上聚集的村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村民们聚集观战,并最终理解村长和会计的难处作铺垫。
D. 作者在此突发奇想,设想外人的感受,寓庄于谐,表现出对农村干部为政不易的理解,也体现出小说语言轻快、幽默活泼的特点。
8. 村长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 开头写到村长向于老茂收税未果,到于喜开家碰壁,到于四嘎家被恶作剧的对联奚落,情节大体相同但富有变化。这样的情节安排有怎样的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适少落魄,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磷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迁太子少詹事。
(节选自《旧唐书》)
材料二: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选自《唐才子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B.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C.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D. 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业”,职业。“生业”意为“生涯”“职业”。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驼业种树”的“业”意思不同。
B. “体格”意为“体裁格调”,与《红楼梦》第三回中“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体格”意思不同。
C. “薄”意为“靠近”,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相同。
D. “耻”意为“以……为耻”,与《师说》中的“而耻学于师”的“耻”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镇守南阳。
B. 皇帝让各个皇子分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磷造反,肃宗召其商量,认为他的意见与众不同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C. 高适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劝谏,招致李辅国的嫉恨。李辅国在皇帝面前诋毁高适,高适因此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D. 同为高适作传,材料一所记高适劝谏及预言永王必败的事,表明他在政治军事上有突出的才能,而材料二所记偏重他的才学品性,其他如政治活动、为官业绩等却一笔带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14. 材料二中说高适“敢言”,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浣纱庙
唐·鱼玄机①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②。
【注】①鱼玄机,晚唐著名女诗人。②苎萝:苎萝山,位于浙江诸暨的西施出生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到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越国战败后献浣纱女西施给吴王。
B. 颔联写西施回眸一笑使吴国军队全部放下武器,突出了西施的美貌。
C. 颈联写范蠡功成身退,伍子胥进谏身死,一褒一贬形成强烈反差。
D. 整首诗既流露出诗人对西施的同情,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16. 鱼玄机的诗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请结合本诗分析这一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一天下的两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采用起兴手法,睹物闻声,引发对逝去年华的追忆。
(3)陆游《书愤》中,“ , ”两句概括了作者辉煌的抗金岁月,同时与报国无门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将在浙江杭州开幕,霹雳舞这一“新成员”也将首次在如此大规模的国际综合性赛事中登场。北京青年报为此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霹雳舞专业专项教师白鹿。
北青报:是什么契机使你成为全国首批高校霹雳舞老师的?自己学习霹雳舞多久了?
白鹿:我2008年开始跳霹雳舞,2011年考入了北体大艺术表演专业,毕业后考了运动康复系的体能训练方向研究生。奥运会增设霹雳舞项目后,我考了北体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并一直担任霹雳舞老师。
北青报:看不出来你这么年轻却已经是霹雳舞方面的专家了。那你希望自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白鹿:专家不敢当。我希望他们可以慢慢认识到自我,形成自己的街舞风格,可以 ① 最好能把自己的目标放得更大,未来可以在世界舞台上 ② 。
北青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鹿:最大收获就是我的学生们了。与其说是学生,不如说是朋友,我虽然是他们的老师,但我们平时相处就像伙伴一样, ③ 。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街舞,在一起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进步。有时候他们练舞我也会去,大家一起切磋。我正在着手编辑霹雳舞的专业教材,真的很难,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现成教材。内容需要基于教学实践不断修改、调整,但这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根据上下文白鹿的表述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北青报的一段话。要求:表述简洁,总共不超过40个字。(5分)
20. 下列引号用法与文中“新成员”一词引号的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 现任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不同场合公开批评过电子竞技,他称“电子竞技是一项杀人游戏,这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B. “武汉1+8”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三场片区赛将分别在孝感、襄阳、荆州举办。
C. 随着诈骗分子技术的“升级”,不少虚假网站如不仔细看,几乎跟真的网站一样,这让很多网民都掉入陷阱。
D. 克拉玛依市委书记石岗说,目前全市的工作方针是既能扎根沃土掘黑金,也能冲向“云端”数星辰。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对于春笋,有人表示担忧:“不食嘴馋,食之胃寒。”所谓胃寒,是指那些原本胃肠功能比较差的人,在“贪吃”春笋后,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①________,是因为其中含有一些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成分。比如,含有大量草酸和粗纤维,还含有单宁(鞣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它们加在一起,对胃肠就是一个严峻考验了。
买过鲜笋的人会发现,竹笋虽然有鲜味,②________。如果直接切丝烹调,会感到苦涩难咽。这个涩味,很大程度上是草酸带来的。草酸可以与舌头表面黏膜的蛋白质发生作用,使蛋白质凝聚而引起涩感。草酸不仅伤害动物的消化道,也会降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然而,草酸可以帮助嫩嫩的笋尖抵抗病菌和昆虫的伤害,并让动物们不敢一下子啃食太多。这就给了竹笋更多的生长机会,长成高大的竹子。
同样,蔬菜涩味越重,③________。比如菠菜、韭菜、马齿苋、番杏等,都是这样。人们日常吃的小白菜、油菜、芥蓝、西兰花等蔬菜,草酸含量是很低的,因此吃不出明显的涩味。
21. 下列句子中的“成分”和文中画横线的“成分”,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
B. 目标和理想是成长的核心成分。
C. 《红楼梦》不是作者的自传,但总有自传的成分。
D.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成分可以分成很多类。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大意是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而是要担心有没有足以胜任职位的能力。更不要担心没有人会知道自己,而是应该去做一些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力的事。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也是他跟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
以上材料对青年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