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5 10: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国间力量重新组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 )
A.英、美、法 B.英、法、俄 C.德、意、奥 D.德、意、日
2.各国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表述不一,奥匈帝国要为皇储复仇,德国坚称进行的是防御战,俄国要为斯拉夫民族不受日耳曼人奴役而斗争,英国是不能容忍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弱小国家,法国则将参战高度升华为拯救文明和自由。对各国参战理由的评价,合理的是( )
A.各国参战理由令人信服 B.只有奥匈帝国具备了正义性
C.说辞掩盖不了帝国主义扩张野心 D.各国忽视了参战的经济诉求
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4.俄罗斯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因此,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 B.“新的民主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C.“受教育阶层”指无产阶级 D.“现存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世界历史新纪元不包括( )
A.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新的方向
C.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工人运动
D.十月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取代了资本主义
6.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列宁也认为建立在这个国际体系下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他们认为(  )
A.战胜国建立的国际秩序存在问题
B.凡尔赛体系直接导致二战爆发
C.通过和平会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D.英、俄两国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7.1921年春,为缓解危机,恢复和发展生产,苏维埃俄国在列宁领导下调整政策,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等”。这一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8.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如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苏联模式的利弊 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9.“1930年3月他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给英殖民主义者以巨大打击。”这件事发生在(  )
A.哥伦比亚 B.印度 C.纳米比亚 D.巴拿马
10.“普林西普的左轮手枪在决定性的一天——1914年6月28日——发出的枪声传遍了全世界,枪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萨拉热窝事件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三国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为此,美国主导( )
A. 成立国际联盟 B. 组建反日同盟
C. 召开华盛顿会议 D. 支持中国抗日运动
12. 1926年,苏联开始缩减和停止对私营商业贷款,大幅度提高私营工商业的税额,禁止私商采购粮食和原材料等。这些举措表明当时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被正式废除
B. 经济指导思想发生变动
C. 私营工商业已急剧萎缩
D.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13. 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A. 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阻止日本独霸中国 D. 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4. 1930年,苏联派遣大批工人和专家到外国去学习,美国一个巴尔的摩马丁机场就为苏联培养了14名飞机制造工程师。1936—1941年,苏联与美国公司签订了航空、石油、化学工程等部门的技术援助协定。苏联的这些做法( )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 说明苏联接受了美国经济模式
C. 扩大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
D.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5. 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中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段话评价的是下列哪一条约( )
A. 《凡尔登条约》 B. 《凡尔赛条约》
C. 《洛桑条约》 D. 《欧洲联盟条约》
16.下表数据说明苏联(  )
时间 机器设备进口
1932年 78%
1937年 不到10%
A.优先发展农业 B.实现了工业化
C.推行市场经济 D.发展模式僵化
17. 下面表格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及机器制造业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苏联取得这样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执行国家工业化方针
C.推行两个五年计划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8.“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苏联模式(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19.“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建立集体农庄的必要性
20.对比以下两则史料,说明甘地和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  )
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印度]甘地《武力政策》
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
——[土耳其]凯末尔
原因不同 B.方式不同 C.目的不同 D.影响不同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 000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俄国沙皇政府大借外债,许多城市发生饥荒。1917年3月,俄国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一 漫画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完成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它是不稳的。它建立在一战后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终化为不可阻挡的力量爆发出来,决定了这一体系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3)根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稳固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4)材料四中,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它的目的达到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持续四年多,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中,双方军人有1000多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就达1800多亿美元,相当于1793—1907年历次战争总支出的9倍左右。
——摘编自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1)一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5BCCDD 6-10ABCBD 11-15CBCDB 16-20BCDCB
21、(1)态度:支持。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了一些国家的革命。
22.(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凡尔赛条约》。
(2)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要求,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没有。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3.(1)萨拉热窝事件。
(2)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灾难。
论述: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集团先后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不断扩军备战,冲突不断,矛盾不断扩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经过交战双方4年多的厮杀,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国家多,伤亡人口多,经济损失大,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灾难,它大大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