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09: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潍坊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2023年02月07日)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大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ChatGPT代写作业,已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B.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也无助于创造性工作。
C.ChatGPT不仅能准确回答各类问题,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或将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B.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些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C.理论上,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就会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对人工智能发展应进行必要约束。
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 )
①媒体编辑;②律师助理;③客服;④市场研究分析师;
⑤特种警察;⑥艺术工作者;⑦外科医生
A.①②④⑥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4.(4分)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4分)近期,国内部分C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靠山(节选)
铁流
这段时间,也真是前线需要粮量最大、也最急的时候。
江苏宿迁县(现为宿迁市)大兴区姊妹团团长朱永兰接到送粮任务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她急急赶回家中,对父亲朱寿全说:爹,我们要去前线送粮食了,夜里就走,你给我把车子收拾一下。朱寿全问:远程还是短程?永兰道:得好几天的行程呢。朱寿全看看女儿道:你一个女娃能行 永兰喝了口水说:在家里我也推过车子,咋就不行?前线急需粮食,现在还分什么男女
朱寿全知道女儿的脾气,说一不二,他张张嘴,没说出什么来。收拾好了独轮车,朱寿全突然道:我也跟你们去。永兰说:你就不用去了,中队长说人数足够了!朱寿全道:这样的天气人越多越好,我年纪四十多了,可力气还够用的。
队伍刚刚上路,天上就飘下了雨,大家都把雨布和外衣盖在粮食上。刚到睢宁地界的时候,阴沉的天空就落下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来,风很大,雪也越来越密集,漫天飞舞着。前几日的雪大都化了,泥路上只冻了表层,脚落在上面,泥水一下子就漫过了鞋子。大家开始试探着往前走,后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都甩开了步子。下半夜,朱永兰和中队副队长高全忠带着一路人马到了张湾河,朱永兰说:你们先不要下来,我先试一试。说着提着马灯就往前走,河岸坡度很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朱永兰刚走了几步,就踉跄几步,一下子滑了下去,河底里的淤泥顿时没过了她的膝盖。永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对岸,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回来。她大声说:河里没水,就是淤泥太深,我探了探,这段浅,还硬些,我在前边带路,抓紧过吧!高全忠对大家道:过了这道河,前边还有一段山路,老蒋的飞机一直盯着那地方,三天两头就炸几次。咱们过河后,都要快速跨过那段路去。他说着,就带着几个拉车的先下到了河底,大家七手八脚,才把一辆辆车子滑到了河床。
过一条并不多宽的河道竟然用去了两个多时辰。高全忠在村里当过民兵队长,这一次主要是负责安全的,他见大家都上岸,就喊道:天快亮了,大家先别松劲,抓紧过了前边那道山梁子。人们听了,顾不上歇息,又推上车子往前赶。东方已经有了一缕亮色,催得更急。大家上岸后,浑身都冻麻了,只顾上张着大口喘气了,并没有留意自己的双脚,很多人脚上的鞋子已经被淤泥拔掉了,有的剩下一只鞋子。山路上,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碎石,朱永兰赤着双脚,她只觉得脚好像比之前轻快了,并不知道鞋子没了。有的人脚上的鞋子磨破了,走起路吧嗒吧嗒直响,朱永兰一面举着马灯,一面借着这节拍喊着顺口溜:同志们快点赶,不远就是收粮站,前方将士吃饱饭,才能齐心协力打老蒋!
天空突然响起了飞机的引擎声,车子大都走进了安全地带,王大强年纪大,跟在后面,高全忠接过他的车子,一边推着一边说:你快跑,跟上大家。正说着,国民党的轰炸机已经到了上空,飞机打了个盘旋后,就俯冲下来,接着从机头射出了一串串子弹,又扔下了一颗炸弹。那炸弹与空气摩擦,发出疹人的嗤嗤声。泥地太滑,车子跑不快,这时前面的人喊:快放下车子,快放下车子!高全忠舍不得放了车子,还是挣扎着往前跑,最后连人带车滑到了路边的一条沟里。飞机又投下了一颗炸弹,高全忠下意识地扑在车子上的粮食上。爆炸声过后,高全忠头部被一块弹片击中了,血流如注。朱永兰他们跑了过来,见高全忠已经不行了,嘴里冒了一股股的血,他眯着眼艰难地说:粮——食,粮食。永兰急忙道:高队长,你放心,粮食都好好的!高全忠嘴角嚅动着,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不远就是黄庄,为了防备飞机轰炸,朱永兰带着一百多号民夫来到了这里,黄庄的乡亲们看到支前的民工,都往家里领。朱永兰让大家在房间歇息,自己和爹住进了乡亲们的牛棚。这时很多人才发现自己还光着脚,脚都肿了,血淋淋的。缓过劲来后,又是一阵阵钻心的疼。乡亲们给大家煮了姜汤,又烧了一锅锅热水洗脚,还找来了一些鞋子。
永兰向房东借了把剪子,回到牛棚对朱寿全说:爹,把你身上的马褂脱下来吧?朱寿全一时不知干什么,疑惑地看着女儿。永兰说:好几个人没鞋了,铰几块布给大家包脚,这布禁磨。朱寿全当年在澡堂里给人搓澡,一个有钱的主顾是他的常客。他每次都把主顾伺候得很受用,主顾就把自己的马褂送给了他。朱寿全一直没舍得穿,这次他怕遇上大风雪,觉得马褂压风,就带了出来。听女儿这样一说,他还有些不舍,永兰笑道:爹,等咱们解放了,别说马褂啦,就是牛褂也有的是。女儿一句话把朱寿全逗笑了,他脱下马褂道:就是不舍得也得拿出来,打老蒋的事大,这算啥?
(选自《当代》2021年第3期,有删改)
6.(3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最大”“也最急”暗示出前线粮食告急的情势,这也是百姓紧急支前送粮情节的前奏。
B.朱寿全知道女儿要去前线送粮时不仅问讯半天,还要跟着前去,只因为很疼爱自己的女儿。
C.运粮的队伍在黄庄休息,黄庄乡亲们又是煮姜汤又是烧洗脚水,突出了他们高涨的革命热情。
D.末尾安排朱寿全舍不得将马褂铰成布给大伙包脚这一情节,体现了他对马褂的喜爱,也衬托了女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行文,写了朱永兰等人的一次支前送粮的事,这种叙事方式使文章脉络清晰。
B.过张湾河时,高全忠提醒乡亲们路上有一段山路是敌军飞机轰炸的重点,这为后文写他牺牲埋下了伏笔。
C.送粮路上,队伍遇上了恶劣天气,先是下雨,后是刮风下雪,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朱寿全先知先觉的形象特点。
D.小说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如朱永兰在过张湾河之前先去探路等,让朱永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8.(6分)文中详写高全忠牺牲的经过,有什么作用?
9.(6分)请探究本文标题“靠山”的意蕴和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节选自《论语 学而》)
材料二:
大定二年正月丙子,献享山陵,礼毕,(上)欲猎而还,左丞相晏①_____等谏曰:“边事未宁,不宜游幸。”壬辰,上谓宰执曰:“朕即位未半年,可行之事甚多,近日全无敷奏。朕深居九重,正赖卿等赞襄,各思所长以闻,朕岂有倦怠?”八月癸酉,上谓宰臣曰:“百姓上书陈时政,其言犹有所补。卿等位居机要,略无献替,可乎?正隆专任独见,故取败亡。朕早夜孜孜,冀闻说论,卿等宜体朕意。”十一月丁酉,第职官,廉能、污滥、不职各为三等而黜陟之。三年五月辛亥,尚书省请籍天德间被诛大臣诸奴隶及从窝幹乱者为军上以四方甫定民意稍苏而复签军,非长策,不听。四年正月甲辰,元帅府言:“宋遣审议官胡昉致尚书右仆射书,来议和好。以其言失信,拘昉军中,以书答之。”及以书进,上览之曰:“宋之失信,行人何罪?当即遣还。”五年正月辛未,命有司,旱、蝗、水溢之处,与免租赋。七年十月丁巳,上谓宰臣曰:"海陵②_____不辨人才优劣,惟徇己欲,多所升擢。朕即位以来,以此为戒,止取实才用之。”八年正月乙丑,上谓宰臣曰:“朕治天下,方与卿等共之。事有不可,各当面陈,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九年五月戊辰,尚书省奏越王永中、隋王永功二府有所兴造,发役夫。上曰:“朕见宫中竹有枯瘁者,欲令更植,恐劳人而止。二王府各有引从人力,又奴婢甚多,何得更役百姓?尔等但以例为请,海陵横役无度,可尽为例耶?自今在都浮役,久为例者仍旧,余并官给佣直,重者奏闻。”十年三月戊午,谕左丞石琚曰:“女直③_____人径居达要,不知闾阎疾苦。汝等自丞薄至是,民间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宜悉敷陈。”
(节选自《金史 世宗本纪》)
【注】①左丞相晏:指左丞相耶律晏。②海陵:指金熙宗完颜亮。正隆六年征宋,兵变被杀。大定二年,被金世宗降为海陵郡王。大定十一年,被金世宗降为海陵庶人。③女直:即女真。
10.(3分)用斜线“/”给文中的画框部分断句。(限3处)
尚书省请籍天德间被诛大臣诸奴隶及从窝斡乱者为军上以四方甫定民意稍苏而复签军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指治理,与《离骚》中“来吾道夫先路”的“道”字意思不同。
B.献替,献可替否的省称,指向君主提出正确的建议,否定不当的政令。
C.行人,指使者,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的“行李”意思相同。
D.“黜陟”中的“黜”意思是罢黜,“陟”意思是升迁,文中偏指“黜”。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献享祭礼结束后,针对金世宗的打算,左丞相耶律晏等人进行劝告,认为此时边关并不安宁,不宜游玩取乐。
B.金世宗下令免去遭受干旱等灾害的地区的租税,符合孔子所说的"爱人";他勤于政务,符合孔子所说的“敬事”。
C.金世宗认为越王、隋王两府有修建工程,不应该去调用百姓服役,并强调从今以后都城的多余劳役应全部取消。
D.金世宗认为,较之直接居于高位的女真人,从基层提拔起来的石琚了解民间的情况。金世宗希望他如实陈述。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深居九重,正赖卿等赞襄,各思所长以闻,朕岂有倦怠?
(2)事有不可,各当面陈,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14.(3分)《金史 海陵王本纪》记载,后世之人以“无道”评价海陵王。请从材料二中简要概括出这种评价的依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禾熟
孔平仲①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桑茶坑道中(其二)
杨万里
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④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巅。
【注释】①孔平仲,北宋诗人,仕宦坎坷。②窦,此指水沟。③了,了却。④锥,此指立锥之地,极言住所之小,为能上缴沉重的租税,只能精心规划,充分利用土地。
15.(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诗起句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庄稼丰收的远景,杨诗则先描摹田间小路的形状。
B.孔诗在写新谷登场的同时,还将清泉落下的声音融入其中,有闹中取静之效。
C.杨诗中的“细于椽”“置锥”等内容,说明当地百姓的土地利用率非常之高。
D.孔诗最后借老牛的悠闲神情来烘托气氛,杨诗描绘田园风光的背后似有深意。
16.(6分)两首诗都描绘了田园的风光,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姻雨蒙蒙,溪水淙淙,江南女子从远处缓缓走来,翩翩舞姿流淌在一座琴键般的步上,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回味悠长。舞《桥》将江南风光体现得①_____。其中,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演员们的齐舞。当姑娘们坐在桥上,身体上下律动,双脚左右交替点地,这样的动作整齐划一,美得扣人心弦,也让《碇步桥》火爆“出圈”。
说到中国人的江南印象,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六朝以来的文学。谢灵运、陶弘景的山水描写,《世说新语》里的风流人物,构成了江南印象的底色。《世说新语》写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如此江南盛景,也令唐代大诗人李白②_____,留下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实,通过文艺作品呈现一个地方的风情文化而取得成功的例子③_____。张爱玲小说中的沪上风情,汪曾祺笔下的雨季昆明。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里的京风京韵、《可可托海牧羊人》里的大美新疆,电影《爱乐之城》里的魅力洛杉矶、《罗马假日》里的美丽罗马……文艺作品中的诗与远方,总是让人向往。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4分)指出划横线句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及其构成。
20.(4分)文中画框部分列举了多个例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21年10月的报告,由于管理不当,通过不同途径自陆地来到海洋的塑料垃圾要占海洋垃圾总量的70%以上,________①________,每年河流会将80万—270万吨塑料垃圾送入海洋。除此之外,海洋运输、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的塑料废物泄漏也占一部分。
目前,________②________,其中最大的是北太平洋垃圾带,面积有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蒙古国的面积。(2)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人口密集、海岸线漫长、垃圾处理能力落后等原因,东南亚地区成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热点地区。
塑料垃圾的危害首先表现为________③________,鱼类因为被缠绕或误食而影响生存,海底微生物和珊瑚礁因为阳光被遮蔽,无法生长而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塑料危害巨大,却容易被人类忽视,那就是微塑料。(3)它包括牙膏,洗涤剂里的晶体,衣物表面的纤维,还有在海水侵蚀、日晒等作用下分解成的塑料微粒。微塑料的弥漫性强,肉眼不易察觉,被洋流带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微塑料会吸附或携带环境中的污染物,(4)并随着食物链不断累积,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21.(3分)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相关解说及修改,不合理的一项是( )
A.(1)句中的“其”,指代的是塑料给人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B.(2)句中的“由于”和“原因”杂糅,可以删去“原因”一词。
C.(3)句内容层次不清晰,可以将“牙膏”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D.(4)句中的“最终”使用不当,可以将其改为“终于”或“终究”。
2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4年,未满18岁的王嘉男夺得了世青赛的男子跳远冠军,一举跃入了世界顶尖选手的行列。此后,他不断在大赛中突破自己。2015年北京世锦赛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第5名,都是此前中国田径选手在世锦赛、奥运会中的最佳战绩。2021年东京奥运会却成为王嘉男职业生涯的“滑铁卢”。奔着奖牌甚至是金牌而去的他无缘晋级决赛。此后,他又三次错失获得世界冠军的机会。直到2022年,在尤金世锦赛上王嘉男跳出惊天一跃,成为中国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首位男子田赛项目冠军。夺冠之后,王嘉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坦途;波峰、波谷的考验,才会让人更强韧。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范围失当,原文是“美国大学生”。B“也无助于创造性工作”错,原文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C“ChatGPT不仅能准确回答各类问题”错,原文是“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2.答案:C
解析:“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就越多”,条件与结果互为颠倒。)
3.答案:D
解析:(ChatGPT只是一款高级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在数据分析和程序化的会话方面很有优势;但无法替代“特种警察”“艺术工作者”“外科医生”等社会性、创造性要求比较高的职业。
4.答案: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
②对比论证。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
解析:由材料一“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材料二“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可知,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由材料一“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材料二“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可知,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总结: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依据材料二“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可知,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原创和创新性,说明ChatGPT使用情况的做法合理。由原文“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可知,原因之一是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侵权。由原文“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可知,原因之二是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虚假信息的隐患,也会助长学术欺诈行为。由原文“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可知,原因之三是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难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学生如果回答不合理,从只是合理使用ChatGPT,如广泛搜寻海量信息,或者多角度对ChatGPT进行问询,给自己写文章提供一种思路启发等方面,并没有照搬它的成果这些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答案:(1)看法:合理。(2)理由:
①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②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虚假信息的隐患,也会助长学术欺诈行为。
③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难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6.答案:B
解析:“只因为很疼爱自己的女儿”错误。根据后文“他脱下马褂道:就是不舍得也得拿出来,打老蒋的事大,这算啥”可见,他并不只是因为疼爱女儿,还因为有爱国之情。
7.答案:C
解析:“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朱寿全先知先觉的形象特点”错误。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既照应了上文中朱寿全说的“这样的天气人越多越好”这句话,也表现了送粮路上环境的恶劣。
8.答案:①刻画了高全忠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形象。②烘托出运粮途中的艰苦程度,从而赞美了以高全忠为代表的广大支前百姓对解放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突出主题。
解析:从“王大强年纪大……跟上大家”“高全忠舍不得放了车子,还是挣扎着往前跑”“高全忠下意识地扑在车子上的粮食上”“他眯着眼艰难地说……闭上了眼睛”等内容可以看出,高全忠是为了帮助年纪大的王大强推车,才会落在后面;而当敌机投下炸弹时,他舍身护住粮食;自己被弹片击中快要不行时,还一心牵挂着粮食。这就塑造出一个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形象。从文章主题上来看,文章主要写了朱永兰等人支前送粮的事,“支前”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可能遇上敌人袭击,非常危险,高全忠的牺牲烘托出运粮途中的艰苦程度,文章详写高全忠牺牲的经过,高度赞扬了以他为代表的广大支前百姓对解放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突出了主题。
9.答案:意蕴:①百姓是前线解放军战土的靠山,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强大后盾;②解放军战士是百姓的靠山,解放军战士代表百姓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权。
表达效果:①以“靠山”为题,产生悬念,激发读者对标题内涵的思考;②解放军战士和百姓互为靠山,以“靠山”为题,意味深长。
解析:标题是“靠山”,先要理解“靠山”的含义,指可以依靠的有力量的人或集体。意蕴:文中的百姓为支持解放战争而踊跃运粮,不怕艰难险阻,可见百姓就是解放军打胜仗的靠山;而百姓之所以会支持解放军,正是因为解放军关心爱护百姓,代表百姓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而奋斗,所以他们也是百姓的靠山。效果:“靠山”带有悬念,可从激发读者思考:什么是靠山?文中谁是谁的靠山?从而让人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靠山”在文中并非仅指一方为另一方的靠山,而是指解放军与百姓互为靠山,显得意味深长。
10.答案:尚书省请籍天德间被诛大臣诸奴隶及从窝斡乱者为军/上以四方甫定/民意稍苏/而复签军
解析:句意是:尚书省请将天德间被杀大臣的奴隶以及随从窝斡叛乱的人编入军籍,皇上认为四方刚刚平定,民意稍稍复苏,而又签差人当兵。原文标点为:尚书省请籍天德间被诛大臣诸奴隶及从窝斡乱者为军,上以四方甫定,民意稍苏,而复签军。
11.答案:D
解析:“文中偏指‘黜’”表述有误,此处不是偏义复词。
12.答案:C
解析:“应全部取消”表述有误,原文“久为例者仍旧”,强调“久已有先例的仍旧”。
13.答案:(1)朕深居宫廷,正需依靠卿等帮助,各人思考自己最精通的问题奏闻,朕怎能厌倦懈怠?(2)处理事情有不对的,各人应当面陈述,以弥补朕的不足,千万不要顺从讨好。
解析:(1)九重,宫廷;赖,依靠;赞襄,帮助;闻,奏闻。(2)辅,弥补;不逮,不足;慎,千万;阿顺,顺从。
14.答案:①专任独见,不能听取臣下的正确建议;
②不辨优劣,随心所欲地提拔了很多人;
③役使百姓没有限度。
解析: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条作答。
15.答案:B
解析:B.“有闹中取静之效”有误。应是泉水声和打谷场上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故选B。
16.答案:孔诗通过对田园丰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也通过对老牛辛劳之后悠闲生活的攒赏,抒发了自己因仕宦坎坷劳苦而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杨诗则通过描绘田间作物的布局,既赞美了庄稼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也间接地表达了对他们因租税沉重而生活窘迫的同情。
解析:孔诗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诗人放目四野,百里农田尽收眼底,那结满累累果实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气袭人。“鸣泉落窦谷登场”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通过对田园丰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诗人仕宦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债”一样。通过对老牛辛劳之后悠闲生活的攒赏,抒发了自己因仕宦坎坷劳苦而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杨诗明白如话:不要埋怨田间小路细得如屋椽一般粗不及握,那是因为桑地和菜园挤满了田径两旁。山脚下仅有的一小块可容“立锥”的隙地,并非弃而不问,而是留作盖造简易茅屋,以备农夫自己生活之用。即使是山顶上那无法种麦栽稻、养桑植菜之地,也栽满了柿栗等耐旱抗风的果树。通过描绘田间作物的布局,既赞美了庄稼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也间接地表达了对他们因租税沉重而生活窘迫的同情。
17.答案: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8.答案:①淋漓尽致;
②魂牵梦萦(“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等亦可);
③不胜枚举(“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亦可)
解析:①语境为将江南风光体现得很充分,可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
②语境为李白对江南盛景很是向往,可填“魂牵梦萦“魂牵梦绕“心驰神往”。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③语境说例子很多,可填“不胜枚举“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19.答案:比喻:本体是“碇步桥”,喻体是“琴键”;“流淌”为比拟。
解析:比喻:本体“碇步桥”,喻体“琴键”,把碇步桥比作琴键,表现碇步桥参差之美;比拟:以“流淌“来描摹翩翩舞姿,是把翩翩舞姿拟作流水来写,表现舞姿的婀娜灵动。
20.答案:①形式上:三组结构相似、侧重点不同的内容构成排比,使行文节奏和谐,语势连贯,层次清晰。
②内容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不同国别列举典型且众所周知的文艺作品形式,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文艺作品对传播地方风情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形式上:“….….里的……”三组结构相似、侧重点不同的内容构成排比,使行文节奏和谐,语势连贯,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层次清晰。
文艺作品对传播地方风情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说服力。
21.答案:D
解析:D.终于: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改后不恰当,“最终”使用是恰当的。故选D。
22.答案:①河流输入是最主要的途径;
②每一个大洋中都有垃圾带;
③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伤害;
解析:①语段在说自陆地来到海洋的塑料垃圾的途径,“每年河流会将80万一270万吨塑料垃圾送入海洋。除此之外,海洋运输、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的塑料废物泄漏也占一部分”可见:河流输入是最主要的途径。②“其中最大的是北太平洋垃圾带”中的“其中”“指的是“每一个大洋中”,“最大的是北太平洋垃圾带“说的是大洋中有垃圾带,可见应填:每一个大洋中都有垃圾带。③“首先表现为“呼应下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塑料Lhs危害巨大,却容易被人类忽视”,“鱼类因为被缠绕或误食而影响生存,海底微生物和珊瑚礁因为阳光被遮蔽,无法生长而死亡”是说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应填: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伤害。
23.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又题。材料写青年运动员王嘉男不断突破自我,虽然运动生涯中历经波折,有过多次失败,曾经三次错失获得世界冠军的机会,但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中国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首位男子田赛项目冠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坦途;波峰、波谷的考验,才会让人更强韧”。由此看来,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即便是千里马也需要不懈地奋力奔跑,因为机会和运气总是会留给坚持不懈付出努力的人。因此我们每个人在圆梦的路上,要有不弃微末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可从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追求卓越的品质等方面立意。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勇敢面对人生的波折,保持韧性终获成功。然后可从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和如何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论述时可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可运用对比论证,如从反面分析根源,有的人虽向往成功,可又不愿付出努力,故而往往容易浅尝辄止,或一遇挫折便消沉失意,自甘堕落。其实,成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很多人之所以未能获得成功,缺少的往往是专注、持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运用引证法,如贝多芬的名言“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可运用比喻论证法,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时候,不必落泪,坚守希望,不断突破,终能走出困境,实现理想目标。立意:1.漫漫人生闯关路,历经波折方见彩虹。2.不断突破自我,勇创人生佳绩。3.追梦还需砺剑,不断追求卓越。4.即便经霜历雪,我自坚韧如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