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到来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1)政治前提:
(2)经济条件:(资金、市场、技术)
(3)直接推动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第一次工
业革命后初步实现工业化----技术基础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广阔市场
大量积累的资本-----充足的资金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
过
程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新通讯手段: 中 心: 开始标志: 成果
(P102表格)美国和德国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化学工业:3
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调整:国际关系
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p101)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②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p102) 产业结构:“钢铁时代”、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p104)世界市场:垄断组织的形成1.原因:
2.含义:
3.实质:
4.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帝国主义国家对外寻求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18C 60S-19C中期19C60、70-20C初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技师和工人科学家、工程师棉纺织业(轻工业)重工业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指导,与技术紧密结合英国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厂取代工场垄断组织产生、公司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煤多国同时进行从英国一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展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煤、石油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多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多国同时进行特点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注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得到的认识两次科技(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政治: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新的经济因素(资)。
思想: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师夷长技,新思潮萌发,兴起洋务运动,开始实践近代化。政治: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
A.蒸汽机的研制 B.铁路事业的发展
C.电的广泛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突出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B.美国、德国
C.英国、美国 D.英国、德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果你生活在英国的伦敦,那么就可以( )
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②坐着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③看到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④有事情与朋友联系可以打电话
⑤通过互联网与同学聊天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给交通工具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二、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课外阅读)1、历史背景:根本原因: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①列强经济实力上升;②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竞争)2、瓜分情况:(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等……)(2)德美日等后起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列强
之间矛盾加剧3、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早期对外政策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西半球霸主)(2)19世纪末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门户开放”政策原因提出内容实质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均沾”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世界一体化的原因:(1)根本:(2)客观: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4)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以物质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①促进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动植物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促进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③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1)积极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2)消极性: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19C末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4、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
(2)积极性:
(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内容: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5.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垄断组织产生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③一①一④
C.①—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6.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托拉斯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垄断工业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合理的改进
7.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8.下列对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不确切的是
A.建立在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统治的基础上
B.与宰割、奴役联系在一起,是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毫无进步意义
C.客观上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新航路开辟
( 15C末16C初)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16C初—18C末)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中—19C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专题小结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分散的文明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征服(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专题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