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平 统一,避免内战的发生。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2.抗战胜利后两党的态度 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共产党:国民党: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希望的是什么? 是和平,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一)、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策略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因国际舆论的压力和准备尚未充分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一、内战的准备(1)内容:(3)没有解决的问题(会议的焦点):(二)、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43天斗争签约)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性问题(2)结果: 作出重大让步签署《双十协定》,10月11日
毛泽东返回延安
(4)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表明了和平诚意,赢得民心。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如果发动内战,政治上孤立被动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 企图继续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二、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中
原解放区。1.爆发的原因:2.内战爆发标志:三、战争的几个阶段防御阶段(1946.6~1947.6年)
反攻阶段(1947.6—1948年秋)
决战阶段(1948.9~1949年1月)
(一)、内战的爆发初期——防御阶段
战争初期的敌我双方的形势如何?国共两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效果如何?国民党:全面进攻,逐渐改为重点进攻
共产党: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大为减少意义: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二)、战略反攻阶段战略上: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同时在陕北、山东有效的牵制了敌军,敌人中原防御相对薄弱。
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2.反攻具备的条件:1.标志:1947.6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8月27日刘
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山东陕北历史意义: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四、内战后期:将革命进行到底--渡 江战役1949年元旦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求和”声明和谈失败,拒绝在《国内和平
协定》上 签字1949.4.21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进军全国,横渡长江1949.4.23 统治22年国民政府垮台了1949.4两党在北平谈判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国民党共产党蒋家王朝覆灭1949.4.23渡江战役
(1949、4、21)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3日)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1.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作为
指导
2.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建立了自己的一支人民军队
4.有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本章小结侵略史:1840 19世纪末 1937
鸦片 甲午中日战 日本侵华
战争 八国侵华1840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义和团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抗争史、探索史: 解放战争后期,在山西的白云观蒋介石曾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感悟历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维发散: 在中国近代后期的历史上,国共两党两度携手并肩,又两度分道扬镳,这种复杂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后期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乃至当代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这种关系?为什么?以史实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和则两利: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演奏了一部由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构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交响曲,谱写了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最宏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篇章。国共两党在辉煌的战绩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次国共合作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历史新篇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国共两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双方的力量空前壮大 分则两伤:由于国共两党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当阶级矛盾超过民族矛盾时,国民党为了阶级私利、忘恩负义,对昔日的同盟进行了残酷的阶级斗争。这种贪小失大的做法导致了两党合作的破裂,国民党两度自食其果,既给共产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后,双方进行了十年的对峙,频繁的内战使国共两党受到严重的创伤,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大片国土惨遭日本侵略军铁蹄的践踏。
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后,双方的内战使千百万生灵涂炭,国民党败退台湾,偏安一隅。共产党则在极度贫困的大陆上艰难地求发展,以完成民族振兴的大任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
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A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B3、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由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是为了(?? )A、在两党斗争中蠃得主动
B、需要共商建国问题C、以和谈换取部署战争的时间
D、将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C4、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军取得决战胜利
C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A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持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