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16: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国论
【开卷有益】
大哉,苏老泉
三十发愤,不忝大家之列。二子成名,岂无鲤对之诲。通古通今,有为文础基,识轼识辙,具辨人材质。言必中当世,犀利有力,情必动腹心,荡溢感人,纵横捭阖,有战国纵横之风采,痛惜激愤,揭北宋式微之流弊。壮哉,六国论,大哉,苏老泉!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的现象,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3.相关知识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hé zòng lián héng)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李白
通常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二人同时是政敌关系。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没有和张仪正面打过交道。史说苏秦为合纵倡始者有待考证。
狼烟四起诸侯乱,六国争雄惧一秦。合纵功亏成蚁散,连横计遂作鲸吞。
  三 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称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预习自测
(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①秦而力亏,破灭之道②也。或③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④失强援,不能独完⑤。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⑥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⑦,固不在战矣。思厥⑧先祖父,暴⑨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⑩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 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 牧以谗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赂    ②道    ③或    
④盖    ⑤完    ⑥其实    
⑦患    ⑧厥    ⑨暴    
⑩举     厌     判    
得     义     速    
再     洎     谗    
向     数    
2.翻译下列句子。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                                    
句式特点: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译文:                                    
句式特点:                                    
(3)赵尝五战于秦
译文:                                    
句式特点:                                    
(4)洎牧以谗诛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第三段最后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①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③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④以天下之大,下而从⑤六国破亡之故事⑥,是又在六国下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礼    ②劫    ③为    
④苟    ⑤从    ⑥故事    
2.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                                    
句式特点:                                    
(2)其势弱于秦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课文最后一段用了比较法,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二、巩固自测
1.识记字音
(1)弥繁     (2)草芥    
(3)赂秦     (4)殆尽    
(5)厥     (6)与嬴    
(7)洎     (8)暴霜露    
2.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暴霜露。          
3.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                                    
今义:                                    
(2)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今义:                                    
4.文言句式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赵尝五战于秦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洎牧以谗诛        
(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一词多义
(1)实词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③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视
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②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得
①此言得之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得双石于潭上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⑤吾得兄事之        
(2)虚词
〈1〉已
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②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③学不可以已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洎牧以谗诛        
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6.词类活用
(1)日削月割        
(2)以地事秦        
(3)义不赂秦        
(4)不能独完        
(5)李牧连却之        
7.文化常识
(1)先祖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帝”“先母”等。
(2)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汉代郡、国并行。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设有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一、合作讨论
1.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                                    
                                    
                                    
                                    
2.第①段中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3.第②段中说“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在于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答:                                    
                                    
                                    
4.第②段最后写“古人云”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二、疑难探究
5.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答:                                    
                                    
                                    
                                    
6.第③段的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7.六国以地赂秦的原因是什么?第④段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                                    
                                    
                                    
                                    
8.第⑤段的内容有何用意?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素材解读】 这段文字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指出六国若不震慑于秦的“积威”,勠力同心,则必有另一番结局。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时心潮澎湃,读后思绪万千。文字精练整齐,极易记忆,可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适用主题:不震慑于权势,不盲从于权威,不局限于习惯思维,团结就是力量等。
【运用示例】
(1)不震慑于权势。
权势者在某个时候是大众的主心骨,常常影响时代的发展和走向。但是,个人在权势面前如果表现出过多的胆怯和退缩,就会失去本身固有的爆发力和创造力,最终碌碌无为,团体在权势面前畏首畏尾、不敢作为,最终会失去许多难得的机会,从而无法求得发展,更有甚者会被“大鱼”吃掉,正如苏洵在《六国论》里说的“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所以,我们要想干成一番不朽的事业,就要不震慑于权势,擎一把熔铸着正气、胆色、韬略的利剑,勇往直前。
(2)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两点构成一根直线,三点构成一个平面,四点构成一个立体。两点少一点,直线不成;三点少一点,平面不见;四点少一点,立体不稳。在一个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他固有的岗位,所有成员坚守岗位,大家共同进退,则这个团体将是牢不可破稳如泰山的团体。相反,如果其中有个别人目光短浅,临阵退缩,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则很易将团体置于万分危险的境地,战国时六国先后为秦所灭,即是明证。苏洵大声慨叹:“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铿锵之声,言犹在耳,我等今日之中国人,面对美国的强权,面对日本的挑衅,如能团结一心,其利必定断金。
2.在名句中选择
苏洵传世名言
①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②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③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④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⑤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⑥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⑨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教化之本,出于学校。
敌国相观,不观于其山川之险、士马之众,相观于人而已。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二)素材这样运用
六国破灭,弊在贪欲
苏洵曾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被秦逐个击破,赂秦可谓一大忌。但看古之兴衰,我认为六国灭亡恰恰是因为人性的贪欲。
六国联合,其势本大于秦,可人心不齐,加在一起未必强大。更因为各国国君心怀私心,即使联盟也似散沙一盘。因为贪欲,掌权者各处搜刮财物。百姓早已心怀怨愤;因为贪欲,猜忌在各诸侯国间弥漫,合纵早已深埋隐患;因为贪欲,在秦的离间计前,赵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因为贪欲,六国破灭势在必然!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贪欲,欲则乱,乱则亡。
【素材解读】 这是从苏洵的《六国论》引发出来的一则议论材料。此文在深研史实、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得出自己不同于名家名篇的结论,且说理较为透彻圆合。能够对名家之论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的精神。材料就课文展开,立论果断干练,语言精当有力,排比句式也增强了语势,读来让人痛快酣畅,记忆深刻。适合概括运用,也可以和其他材料比较运用。适用主题:戒贪、独立思考,不迷信名家,不盲从权威等。
【运用示例】
1.欲成大业,必戒贪欲。
贪欲之害,小则害己,大则误国。古有杨国忠、秦桧、严嵩,今有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他们莫不在祸国殃民的同时,最终也让自己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执掌权力的人,一旦贪恋上权力、金钱、美色,就会被其蒙蔽双眼,丧失自己原有的智慧,最终做出祸国殃民的事。“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独立思考,不迷信名家。
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名家也是人,也有时代的局限,也有思想的束缚,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纪,我们如果还是以名家的观点为唯一的信条,就一定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对六国灭亡原因的探究:杜牧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苏辙则道“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揭示的是执政者在政治舞台上的盛衰兴亡、变换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条规律。一部人类文明史,记载了无数次王朝覆灭,政权更迭。形形色色的王朝、政权,或被社会革命、人民起义推翻,或倾覆于军事、宫廷政变,或亡于异族、外敌入侵,最终都在覆灭那里找到了他们的共同归宿。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无数仁人志士也一直在寻找着跳出这一“始兴终亡”执政周期律的最好答案。
文一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六国论
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①,窃②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③,发愤西向,以攻山西④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⑤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⑥,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⑦也。
 
①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入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②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③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④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⑤咎:怪罪。
⑥疏:粗忽。
⑦势:大势、形势。
【译文】 我曾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⑧也,而在韩、魏之郊⑨;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⑩秦之冲 ,而蔽山东之诸侯 ,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 用于秦而收韩,商鞅 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⑧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⑨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⑩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雎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原文】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 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 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 ,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 区区 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障。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挡。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译文】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原文】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
“以二国”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译文】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文二
五代史伶官①传序
欧阳修(北宋)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②,虽曰天命,岂③非人事④哉!原⑤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①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廷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②理:道理。
③岂:难道。
④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⑤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原文】 世言⑥晋王之将终也,以⑦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⑧;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⑨无忘乃⑩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 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 驱,及凯旋 而纳之。
 ⑥世言:世人说。
⑦以:把。
⑧立:扶持。
⑨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⑩乃:你的。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丝织的袋子。
负:背负。前:在前。
及:等到。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旋:归,回。
【译文】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原文】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方:正在。系:捆绑。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仇雠:“雠”与“仇”同义,仇敌。
断发:把发髻割下扔在地上,表示甘愿掉脑袋。
抑:还是。本:探求,考察。迹:迹象。
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
兴:使……兴旺。逸豫:安闲快乐。
【译文】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原文】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举:全,所有的。
莫:没有人。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译文】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历史周期律”怪圈之辩
人民网
何为“历史周期律”?百度百科说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1945年延安的一个窑洞里,黄炎培先生就直问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前不久,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走访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时,再次提及这段对话,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解读。很显然,直到21世纪的今天,“历史周期律”这个著名命题的现实意义依然存在,并可能产生更多的启迪及警示作用。
发问:为何“兴勃亡忽”事例不胜枚举?
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兴起时往往让人有“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感觉,而到了王朝的末叶,通常是王室衰败,政权操纵于极少数君主亲信之手,乃至卖官鬻爵,腐败横行,或者军阀拥兵自重,各据一方,全国混乱。这样的情况循环往复地发生,让人觉得印证了中国传统上“天道恶盈”的中庸哲学,以及从中国很古老的时代就出现的五行更替的自然观,于是人们便产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前人田地后人收”“顷刻兴亡过手”等等的历史感叹。
中国历史上的世袭王朝无不有这样的病症。王朝建立初年,或者有雄才大略且能体察民情的君主,或者有处事灵活而能力突出的官僚集团,或者因为结束了战乱与无政府状态、重建秩序而获得民众的暂时许可,都会呈现兴盛局面,内部变得安定,对外扩张领土,如果连续数任君主能维持这一趋势则会出现所谓“盛世”。但统治稳定时间一长,统治者变得自满而骄奢,统治阶层内部裂痕增大,产生更多的冲突乃至演化为战争,民间的反抗日益激烈,一个王朝就不断朝着衰落的方向走下去。
对弈: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看到作为抗战合作者的国共两党可能在战后爆发冲突,黄炎培等六名身处两党夹缝中的知识分子,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前往延安会见中共领导人,既是为了缓解心中对未来的焦虑,也是试图为经历外敌入侵劫难之后的中国寻找一条正确的出路。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黄炎培,既为他在延安看到的清新蓬勃的风气感到振奋,也为这种气象能否始终持续产生担忧。他与毛泽东之间发生了著名的“窑洞对”。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力求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事后他写下了自己对毛泽东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探寻:何为“民主”?如何跳出“周期律”?
“民主是一个方法,”毛泽东说,“看用在谁人身上,看干什么事情。”1957年2月毛泽东在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相当完整地表明了他对民主的看法。毛泽东的一些论述,可能是缘起于当时我们国家发生的种种罢工、罢课、游行和请愿的事件。据薄一波的陈述,此类事件在邻近1957年的几个月里波及几十个城市,在乡下也连续发生了闹社的风潮。毛泽东针对这些情节说他不赞成闹事,因为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邓小平谈“文革”时表态:民主是一种制度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提出质疑,中国能否避免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邓小平并没有驳斥她。邓回答:“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
挑战“历史周期律”:它并非一成不变、颠扑不破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认为“萃取式体制”是人类文明刚兴起之后便建立起来的状态,而“包容性体制”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化出来的。如果这一解释正确,则意味着一个社会可以通过主动的改革和走向“包容性体制”,来逐步摆脱兴衰交替不断的怪圈。两位学者认为,历史上曾经有一些建立“包容性体制”的努力,但都昙花一现,迅速夭折。关键性的转折点是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在君主、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实现了妥协,建立了某种稳定的、多元化的“包容性体制”。
结语
历史上王朝与政治势力的兴衰并不等同于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权兴亡,匹夫有责。帝王将相犹如过眼云烟,但现在谁又能记得那历史上那些复杂的风云变幻,只有民众创造的那些真正的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精华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人类永恒的遗产。人类的文明并不因为某个集团的没落而止步,而是马不停蹄地一直前进。与此同时,到了现代,全社会命运与某个人、家庭或者团体的命运之前的关联度越来越低,这也是对“历史周期率”的某种打破。
单纯恐惧和防范所谓的“历史周期律”,不仅不会摆脱它,反而很可能继续成为这种“规律”的“祭品”。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并没有陷入过这个怪圈,很多国家也已经或逐渐在摆脱这个怪圈。只有忘记所谓“历史周期律”的牵绊,发挥大众的智慧,走向现代民主和政治,发挥市场的力量和自发的秩序,才能走出历史上治乱循环的怪圈,“历史周期律”自然也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社会才会循着一条民主的、自发秩序的、可持续性的平稳之路不断发展。
六国论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一)
1.答案:①赂:赠送财物。②道:原因。③或:有的人。④盖:因为,用于承接上文,表原因。⑤完:保全。⑥其实:它实际上。⑦患:忧虑,担忧。⑧厥:相当于“其”。⑨暴:同“曝”,暴露,显露。⑩举:拿,用。 厌:满足。 判:决定,确定。 得:适宜,得当。 义:坚持道义。 速:招致。 再:两次。 洎:及,等到。 谗:谗言,陷害别人的坏话。 向:假如,如果。 数:天数,命运。
2.答案:(1)译文:向秦国割地求和,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句式特点:判断句,“也”表判断。
(2)译文: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句式特点:判断句,语意判断句。
(3)译文:赵国曾和秦国五次交战。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秦”置于动词“战”之后。
(4)译文: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诛杀。句式特点:被动句,语意被动句。
3.答案:(示例):此句提出假设,总结六国的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同时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二)
1.答案:①礼:以礼相待,礼遇,厚待。②劫:胁迫,挟持。③为:治,治理。④苟:假如,如果。⑤从:追随。⑥故事:旧事。
2.答案:(1)译文: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
句式特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译文: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秦”置于形容词“弱”之后。
3.答案:(示例):最后一段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相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另一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相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二、
1.答案:(1)mí (2)jiè (3)lù (4)dài (5)jué (6)yǔ (7)jì (8)pù
2.答案:(1)“厌”同“餍”,满足
(2)“当”同“倘”,如果
(3)“无”同“毋”,不要
(4)“暴”同“曝”,冒着、暴露
3.答案:(1)古义:它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答案:(1)被动句 (2)状语后置句 (3)判断句 (4)被动句 (5)省略句
5.答案:(1)〈1〉①不是 ②错误,不对 ③没 ④不能
〈2〉①对待 ②比较 ③看
〈3〉①适宜、得当 ②能够 ③得到 ④收获 ⑤必须,应该
(2)〈1〉①不久 ②很,太 ③停止 ④已经 ⑤罢了
〈2〉①因为 ②来 ③因为 ④用 ⑤凭借 ⑥相当于“而”,表修饰 ⑦相当于“而”,表并列 ⑧来(表目的) ⑨在
6.答案:(1)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
(2)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3)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4)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5)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明确:“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最终归结到“赂”上。
2.明确: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突显赂秦的危害。
3.明确:在于“赂”。运用数量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秦之受赂所得远多于战胜诸侯而得,可谓是一笔横财;而诸侯未战便先以土地赂秦,实力大大受损,已陷入了不利境地。敌愈强,我愈弱,胜负已定,所以作者说“固不在战矣”。
4.明确:道理论证。引用古人之言,用“抱薪救火”来比喻“以地赂秦”,说明了这一行为的徒劳无功,甚至有火上浇油之效。而“赂秦”确实也增长暴秦的气焰,终灭六国。这一引用,形象生动,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5.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 第一个分论点)反( 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6.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7.明确:“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是作者在分析六国破灭后对北宋朝廷的委婉劝谏:面对北方和西北的威胁,一定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
8.明确:作者再次告诫朝廷不要重蹈六国破灭的覆辙。同时,作者将六国与秦国的形势同北宋与北方边患的形势对比,指出国策之非,同时鼓舞人心,希望朝廷设法扫除边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