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说明】☆号为c层选做,A、B层必做;★号为B层选做,A层必做。
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用红笔标注出
疑难和拓展问题。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
三、学科组长负责检查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
四、学科班长将各组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课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对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走过的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了解。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小字部分的材料和课后知识链接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
【自主学习】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一批先进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 ”,接受并宣传 ,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中国各地 的建立为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年8月, 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将《 》作为机关刊物。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一大”的召开
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召开,最后一天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②“一大”内容
A.通过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是 ;性质是 ;奋斗目标是 。
B.选举了中央局领导: 为书记: 负责组织工作; 负责宣传工作。
③“一大”意义
A.宣告了 ,中国出现了以 。
B.标志着 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年中国共产党“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
。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条件
①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必要性)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迫切需要改组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中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 , ,建立统一战线。
a.中共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1921年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 。
b.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以 为起点,以 被镇压而结束。
②国共为实现积极努力(可能性)
A.1922年6月,中共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 》,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中共“二大”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 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 的方针。
B.孙中山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决定 、 ,对国民党进行改组。
③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 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实现后,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主要活动:
①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 的发展。
②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国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与此相配合的 。北伐中 领导的 ,成为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①1927年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反共的 和 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②1927年8月,中共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 ”,确立了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 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 的现实,开始建立 。
三、国共的十年对峙
1.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应中国的革命道路
①武装夺取城市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 、叶挺、 、刘伯承等领导的 ,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 的开始。
B.根据“八七会议”决议,1927年9月9日 领导的湘赣边秋收义爆发。
②开辟井冈山道路:192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是以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2.红军长征(党领导规模的战略中心由南方的瑞金转移到西北的延安)
①背景
A.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 ”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
B.由于 “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共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根据地,开始北上长征。
②概况
A.1935年红军打到遵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中共中央召开 ,纠正了错误的 ,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 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革命形势 。
B.1936年10月, 胜利达到陕北,后以 为中心,建立了 革命根据地。
3.西安事变
①背景
A.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 ,侵占中国东北,进逼华北,中日民族危机上升。
B.国民政府采取 的政策,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C.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 的主张。
②爆发及和平解决
A.1936年12月12日, 、 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 , 。
B.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确立了 西安事变的方针。
③和平解决的影响: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的建立和 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合作探究】
1、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以前受排挤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1)根据材料,概括长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概括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对中国革命所起到的作用。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在西安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及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并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该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了,中共解决的方针是什么?该事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课堂检测】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目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最主要体现在( )
A、以反封建斗争为主要目标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C、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D、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其“失败”是指( )
A、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3、“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哪一历史事件而得出的经验教训( )
A、京汉铁路大罢工 B、国民革命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4、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城市为目标。这表明( )
A、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兵力不足 B、党对敌我形势估计错误
C、党尚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D、党在城市里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5、“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的这首词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