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历史学案: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高一历史学案: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0 09: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使用说明】
一、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用红笔标注出疑难和拓展问题。
(20分钟左右)
二、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5至8分钟)
三、在学科组长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组长要做好调控,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并做好有关课上的展示、补充、点评相应准备。原则上B、C层展示、A层点评)(10左右分钟)
四、小组互检:各学科组长负责检查相对应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5分钟)
1、方式:1组对3组,2组对4组,5组对7组,6组对8组。
2、要求:每组基础分为10分。每不完成一人次扣小组2分。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学科班长,计入小组量化。
五、学科班长将各组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课标解读: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原始资料和插图等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
【自主学习】
一、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① 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② 。内服是③ ,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 商朝是个弥漫着④ 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⑤ 。
二、 封邦建国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① 。
2.对象:② 和功臣。
3.内容
(1)③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4.影响
(1)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④ 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⑤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①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② 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特点
(1)核心是③ 继承制度。
(2)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④ 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影响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⑤ ”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5.工具: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礼记.王制篇》:“王者这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 《孟子.告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狞,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几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 《左传.醒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材料四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士,士臣皂。”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说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这两则材料,试归纳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为什么这种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
【课堂检测】(5分钟)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2、分封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卿――士”的等级序列
D、“周王――诸侯――士――卿”的等级序列
3、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4、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
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业界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6、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知识链接】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2)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3)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周王分封土地主要依据爵位高低。周天子有巡视诸侯封疆之权力,诸侯定期觐见周天之并向其述职。诸侯必须服从周天之,对周天子尽义务,如做不到,周天子就会贬其爵位,削其封地,甚至出兵讨伐。(2)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的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3)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于其势力的增长。承受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
BCBBDD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