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说明】☆号为c层选做,A、B层必做;★号为B层选做,A层必做。
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用红笔标注出
疑难和拓展问题。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
三、学科组长负责检查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
四、学科班长将各组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到1860年期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课标解读: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动侵华战争,这是历史的必然。同时看到,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妄自尊大,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进步。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改变。
三、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小字部分的材料和课后知识链接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
【自主学习】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鸦片战争前, 高度发展,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清王朝 ,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3)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 ,以 为首的西方列强为改变对华贸易 ,向中国走私鸦片。
(4)借口: (时间: )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1) 年,英国入侵。
(2)中国军民的反抗:①战争中涌现出 等爱国将领英勇抗敌。②1842年6月 发出告白,激励民众“协力杀敌”。
3.(1)结果: 年,签订中英《??????????? 》等条约。
内容:1、中国被迫开放 、 、 、 、 五处通商口岸;2、割让 ;3、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 ;
4、列强取得了 , , 等特权。
(2) 年,中美签订 。
(3) 年,中法签订 。
4.影响:
(1) 发生重大转变。
(2) ,被迫卷入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 ,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2.时间: 年—— 年。
暴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 。
3.结果:与列强签订 和 。
(1)时间分别是: 年、 年。
(2)内容:增开??????? 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 ??? ;外国人可往内地 、???????、??????? ;清政府赔偿英法军各??? ???两白银等。
4.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
,主张 , ,兴起了 。中国 由此起步。
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促使中国走出落后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你如何理解这种观点?
【合作探究】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将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看待对外贸易交流?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检测】
1.中国近代禁烟的主要原因是
A.烟毒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B.鸦片走私造成中国关税损失巨大
C.鸦片走私威胁的到清政府的统治 D.鸦片影响国防力量的稳定
2、?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南京条约》对后来中国民族工业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五口通商 D.关税协定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5、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6、《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丝、茶出口大增,根源是????????????????????
??? A、丝茶质量高 B、丝茶出品受到政府重视
???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7.2009年2月12日,法国佳士得公司对已故时装大师圣洛朗所收藏的一些文物进行拍卖,其中包括圆明园流失的两件铜像,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皇帝是
( )
A.道光
B.咸丰
C.同治
D.光绪
8、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同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是
A.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 B.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
C.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西方国家开始商品输出
【知识链接】
把列强对华侵略放入世界大背景中认识:列强对华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产品数量大为增加,于是,资产阶级迫切地要求抢占地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亚洲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商品倾销的和平方式难以打开亚洲封建国家封闭的大门,于是不惜发动战争,用炮舰打败这些国家,通过签订 不平等条约获得商品输出方面的特权,利用特权对亚洲落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19世纪中国历史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这一时期的侵略特点。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表现为:一是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二是列强掀起掠夺原料狂潮,中国成为其廉价原料产地;三是中国出口商品受到外商操纵,他们压价甚至赊购,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四是中国产品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它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一方面客观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自然经济,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另一方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的产生创造条件,也为列强在中国掠卖华工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自主探究: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一方面,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进入世界市场。但中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要点:
(1)天朝上国(华夏至上),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3)由鄙夷到师夷。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学技术、制度、思想。
CCDB B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