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下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共8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下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共8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0 10: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1张PPT。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6年底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1.列举三大改造改造了哪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过渡时期
(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毛泽东致八大开幕词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八大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的目的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但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原 因1、缺乏经验
2、对国情分析不够
3、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总路线提出以后,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宣传总路线,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图为北京文艺界人士在天安门广场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中,北京工商界私方人员纷纷表决心,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事事想大办
处处放卫星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有人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犯得 倾错误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农业工业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标 志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标志:高指标、瞎指挥、
浮夸风、“共产”风【感悟历史】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
亩产情况----你信吗?“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
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感悟历史】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 新华社7月31日讯:湖北长风农业社早稻亩产15361斤。
 新华社8月9日讯:安徽高丰社试验田开放大红花,早稻亩产16260斤。
 新华社8月12日讯:湖北麻城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56斤。
 新华社8月29日讯:湖北长春社一亩产中稻43869斤。
 新华社9月4日讯:广东田北社中稻亩产60437斤。在“浮夸风”影响下的所谓“高产试验田”,引来不少外地参观者。安徽省枞阳县一块号称亩产1.6万斤的“卫星田”。 1958年,河南襄城人民公社员大翻“卫星田”深达一丈二 “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刻舟称瓜摘棉花画中诗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类似的图片、漫画曾大量地出现在当时的权威报刊杂志上,它说明了什么?(当时社会上弥漫着怎样的风气?)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严重泛滥。  “看,卫星田的稻子长得多么丰满,16岁的女孩坐在稻穗上,也掉不下来。”这是大跃进时期一张名为《稻穗上的姑娘》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这块“卫星”田号称“亩产四万三千斤”。后来,稻穗上的姑娘回忆说:“那年,队长带着我们连夜突击,从附近将33亩即将成熟的稻连根拔起,移栽到卫星田里。几十万棵稻穗一夜间移栽到一丘田里,丝风不透。为了防止稻穗倒伏,还从山上砍来近千斤圆竹,穿插中间搭上架子。我就坐上了稻穗,有人喊来记者照了相。”大跃进时期生产的载重156吨汽车 1958年钢产量指标为1070万吨(较1957年翻一番)大跃进时代农民诗
大炼钢铁
男女争登点将台,
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
赢得铁流滚滚来。
炼铁何难复炼钢,
超英赶美可非狂!
手工操作君毋笑,
中国人多力量强。
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图为河南信阳市郊的土高炉群 。河北省徐水县在大跃进时代修建的土高炉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感悟历史】全民大办钢铁第三套人民币票样大炼钢铁 在历时3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全国人民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1959年,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图为北京的一个建设工地,远处的高楼是“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  在历时3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全国人民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1959年,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北京人民大会堂  最初计划的十大国庆工程项目是(1958年9月):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工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
  最终确定的十大国庆工程项目是(1959年2月):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迎宾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现已拆除)。大跃进纪念邮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问题的决议》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人民公社社员列队下地生产人民公社性质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河南遂平县嵖岈[chá yá]山人民公社1958年成立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农村视察  短短两三月时间,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到1958年11月,全国原有的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了2.6万多个人民公社,加入公社的农户达1.2亿,占农户总数的99%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前锋人民公社成立大会。新疆乌鲁木齐郊区和平乡维吾尔族农民努尔报名入社。人民公社社员集体食堂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厨师在分菜 广东番顺县龙山公社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这种形式曾风行一时,因不切实际,很快就难以为继。“全村吃饭到食堂,花样多种味美香。
七天生活一改善,过节过年宰猪羊。”
“家家铺盖叠成堆,每人平均五身衣。
春夏秋冬各一身,还有一套省穿衣。”
“群众文盲已扫完,全党全民闹红专。
晚上音乐伴演唱,演唱歌声震山川。”
——吴思《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人民公社好【感悟历史】【感悟历史】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厨师在分菜人民公社特点①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②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即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队的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过早消灭个体所有制,实行平均主义,农民的
部分生活资料被无偿剥夺,违背农民的心愿。“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危害)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政策上的失误,使1959年和1960年生产下降,大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社员在田间劳作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
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化失误原因: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
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
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北京郊区农民高举“三面红旗”参加国庆游行导入三面红旗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马来坐火箭。
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
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
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搞几片。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政策上的失误,使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零年生产下降,大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停产的工厂
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背信弃义,撤回了在中国工作的数百位苏联专家,并中止了数百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中苏关系全面破裂,中国经济建设受到极大破坏。这是因苏联专家撤走而停产的工厂。1960年的自然灾害
????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受害最为严重,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当时土地受旱时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灾情的严重性。  1958年11月由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参加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已觉察到人们公社化中的问题,并在公社的生产、分配、福利、生活、经营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第一次郑州会议 1958年11月由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参加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已觉察到人们公社化中的问题,并在公社的生产、分配、福利、生活、经营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1961年,周恩来在河北邯郸向农民调查征求对公共食堂等的意见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2年1月11~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总结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缺点错误。这次会议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1965年我国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双猫图》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陈莲涛 绘  1962年,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形式。这些变化,在党内引起较大争论。
  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问题。邓小平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他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四川谚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陈云等对此表示赞同。这只是一次内部会议的讲话,“猫论”并没有传播。
  1962年7月7日,邓小平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再次借用这句谚语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该讲话后收入《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用“黄猫黑猫”比喻,主要是为了直观地阐明“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而应当实事求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快地、比较容易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
  邓小平1962年的这两次讲话,不久即因毛泽东批评“搞单干风”收回。“文化大革命”期间,“黄猫黑猫”这个比喻更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遭到批判。 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我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是:
要发扬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勤俭节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经济建设中更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 训1、坚持“实事求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坚持“从国情出发”
4、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