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
六国论
苏 洵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掌握文积累重要实词、虚词、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苏洵的人生经历和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感借古讽今的行文意图,体察作者真挚而深切的爱国之心;
情境导入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作品的成功固然得益于“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的济世情怀,但也不应忽略其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六国论》交错使用长句、短句,辅以比比皆是的比喻、对偶、对比、设问等艺术手法,体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技巧,素有“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美誉。“质”与“绮”是雄刚与温淳的契合,互为表里;“简”与“多姿”是凝练与生动的统一,相辅相成。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
创作背景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知人论世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
视频播放
疏通文本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赂秦而力 亏,破
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
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器
灭亡
锋利
好
弊端
割地贿赂
表因果
亏损
道理原因
有人
彼此相互灭亡
全都,一概
吗
因为
灭亡
表原因
形作动保全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疏通文本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 大则得 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
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矣。思厥先 祖父, 暴(于)霜露,斩荆棘,以有尺
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之) 以(之)予人,如弃草芥。
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凭借
形作名小的地方
小城镇
形作名大的地方
取得
大城池
比较
表因果
获得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所丢失的土地
那么
最
担心的
本来
其,他们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通曝,曝露
而,才
看待
拿
把
小草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疏通文本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 寝。(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 之 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
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 颠覆, 理 固 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割让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安稳
休息睡觉
表转折
既然这样那么
通餍满足
献送
更加
更加
确定,断定
军队
代“秦
代“贿赂的诸侯
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
古:灭亡今: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本来
应该
这样
用
名作动侍奉
得当适宜
名作状按道理
像,好像
指上面说的道理
多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疏通文本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 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最后
随着跟着
灭亡
改变
亲附亲近结交
已经
幸免
开始起初
名作动坚持正义
这
效果结果
把...作为
招致
跟与
表并列
两次
使...退却
状后
长远的谋略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又两次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曾经
因此
疏通文本
洎牧以谗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可谓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 于秦,刺客
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
等到
因为
小人的坏话
被杀
成为
表转折
况且
处在
消灭
几乎差不多将要
古,智慧和国力今义: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在
以前假如
亲附依附
状后对
天数
命理
通倘假如如果
或许
轻易
判断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陷害被诛杀,(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还
,改变,除去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疏通文本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西 向,则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 下 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 劫,日削
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用
封赏
侍奉
用
名作动礼遇
合力
西,向西
动词,朝着,对着
恐怕
名作动吞下
咽喉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表转折
被
积久而成的威势
胁迫,劫持。
每天,名作状
每月,名作状
而
治理
通毋不要
被
胁迫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疏通文本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
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首发语词
势力
比状后
表转折
还
可以凭借
这
形作动战胜
古义:旧事
今义:虚构或真实的
有情节的事情。
定后
如果
凭借
追随
降低身份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六国论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 苏洵《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作品的成功固然得益于“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的济世情怀,但也不应忽略其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六国论》交错使用长句、短句,辅以比比皆是的比喻、对偶、对比、设问等艺术手法,体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技巧,素有“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美誉。“质”与“绮”是雄刚与温淳的契合,互为表里;“简”与“多姿”是凝练与生动的统一,相辅相成。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六国论的语言特色?
一、从修辞手法运用角度看 苏洵一生志在济世,长于论理辩驳,其政论文堪称北宋文坛的一朵奇葩,上承秦汉,下启二苏。一般而言,论政与言兵一类的政论文如果仅为论理驳难则容易失之于枯燥乏味,而如果一味追求滔滔雄辩又会失之于言辞浮夸,这是任何作家在创作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洵的解决策略是在追求穷情尽变且义理幽深的同时,适时设譬引喻,将抽象的论述表达得具体、生动,寓抽象道理于形象之中,不能不让人惊叹其语言艺术之高妙。“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在前文描写六国先祖“暴霜露,斩荆棘”历尽艰辛开垦疆土之后,作者批判了六国不肖子孙的错误做法。为了表现他们对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之不易的土地的不珍惜,作品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土地”比作毫无价值的“草芥”。一方面是先辈获得土地之艰难,一方面是子孙丢弃土地之轻率,无怪乎明代学者陆粲评价道:“以喻相形,悠扬爽逸,用意者当法之。”此处比喻恰到好处,堪为典范。苏洵设喻之妙,还表现在将深奥抽象的道理比作日常生活之物,其效果是通俗易懂,如见其形。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本不是苏洵的独创,而是他对战国纵横家苏代话语的改造,其效果可谓点石成金。“薪”“火”是人人常见之物,“薪尽火灭”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此处“薪”喻指六国有限的土地,“火”喻指秦国无边的贪欲。“抱薪救火”的结果是赂者的土地越来越少,以至于枯竭;被赂者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贪欲更大。诚如曾巩所赞:“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六国论》大量使用对比、夸张手法,字字珠玑,造成无可辩驳的逼人气势,使文章华美斑斓。“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增一减的两个“百倍”的对比振聋发聩;“得”与“亡”的对比顺势推导出结论“固不在战矣”,阐明“大欲”与“大患”都因“赂”而不因“战”,令人触目惊心。“以有尺寸之地”中的“尺寸”极言其小,这个缩小夸张和前文的夸大夸张“百倍”的连续使用,把六国先辈创业之漫长艰苦与子孙败业之迅速轻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中沉痛惋惜之情不言而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今日”“明日”相连续,割地速度之快被夸张到无可复加;“五城”“十城”强调割地赂秦数量越来越多;安寝之时仅有“一夕”,又见苟安时间之短与得不偿失。凡此种种,战胜者的贪婪,苟安者的狼狈,韩、魏、楚国势之危急,无不跃然纸上,充溢着一种毋庸置疑的雄辩气势。当然,这种华丽的辞采并非苏洵单纯地为文赋采,其目的是追求一种简劲质朴、含义深远的义理幽深之文,极尽能事的新奇比喻、铺陈对比与夸张形容,不过是为了将“赂秦”的危害表达得更形象可感,更有感染力。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六国论的语言特色?
二、从语言锤炼和抒情用语角度看 苏洵的政论文大多极尽精致,这些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语言千锤百炼,极有说服力,毫无急就仓促之感,可谓言约义丰。《六国论》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开篇即以简洁的语言点明论点,言简意赅。“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开宗明义,直指要害,论断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婉转延宕之词。首段仅二十五字,便将全文论点概括得精当绝伦,一个“赂”字总摄全文,贯穿全篇。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即是用词精准,干脆利索。“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弱者”如何能转变为“胜者”?关键在于“不赂”。在批判“赂”者的同时,也指明了“弱”者自救之路。时空变换,今天对立双方的实力又有所不同,“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拥有“天下之大”者,竟也因以“赂”为国策,进而“从六国破亡”,岂不更令人可悲可叹!“弱”者因“不赂”而能“胜之”,“大”者却因“赂”而“破亡”,不同对象的不同做法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既令人震惊,又引人深思。“弱”与“大”,“胜之”与“破亡”,这些精准词语的使用,力敌千钧,撼人心魄。苏洵善于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化而为己所用,“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杂采先秦诸子”[6],而诸子散文与西汉散文语言上无不古朴凝练,言约义丰。“呜呼”“悲乎”两个感叹语气词的反复使用,犹如异峰突起,言语谆谆,情辞深痛,发人深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暗藏机锋,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令人回味不已。“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六国论》绝非仅仅就史论史的言止于此,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抒发有感于现实的灼灼情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契丹使者刘六符,奉命于仁宗庆历二年至宋强索关南十县地)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收束,加以“下矣”再次感叹,既是呼应前文“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呼吁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又是在告诫当下统治者吸取六国灭亡之教训,勿因“积威之所劫”导致自己赂敌畏战,追求一时苟安,语气痛惜激愤,可谓切中时弊。夹叙夹议的文字中无不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以地事秦”的不满,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细读至此,如果结合文章第三段极尽铺写六国赂秦之窘迫,赂秦之苟且,赂秦之悲惨,再仔细揣摩“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这句话,我们何尝读不出作者对当下统治者重演历史悲剧的讽刺、愤慨与悲怜,可谓深痛淋漓。
任务探究
三、从开合有度及句式变化角度看 文章的气势源于语言运用的方式,语言的组合变化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苏洵政论文语言呈现强烈的论辩色彩和纡徐委备的风格,是充分吸收战国纵横策士游说之词的结果。“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9]“北宋人惟苏明允杂出纵横之说”[10],论者言苏洵跌宕纵横的论辩雄风很大程度上源自《战国策》,有一定的道理。苏洵熟谙游说技巧,往往爱用设问,一步一步地把说理推向纵深处。《六国论》开宗明义后,紧接着就故问设疑:“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灭亡根在“赂秦”,但是具体而言也并非如出一辙,用“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来把思维漏洞堵上,观点也就严密一些。但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作者仍然不断抛出新的疑问,这正是其高明之处,他把所有的特殊情况都想到,把所有的思维漏洞都堵上,读者也就更减少一分怀疑,“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使中心论点无懈可击。归根结底,韩、魏、楚三国因赂秦直接灭亡,齐、燕、赵三国因前三国赂秦而间接灭亡。在对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剖析后,用“向使”一句宕开,归纳上述分析后指出“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即“当与秦相较”,那么胜负的结果就是一个未知数,这样“不赂者以赂者丧”也就有了充分存在的理由。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如果通过假设能将道理辩明,那么适当假设也未尝不可。这就是《六国论》语言思维上的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也是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地方。平心而论,《六国论》对史实材料的使用并非没有逻辑瑕疵,但是由于苏洵的别意剪裁也能够自圆其说,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功不可没。细读《六国论》,我们还发现文章的句式变化值得玩味。文章第一、二两段多用铿锵有力的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三段长短句齐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而第四、五两段则多用长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为何句式如此变化多端?开头两段是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地方,大量使用短促句式给人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感觉,有疾风骤雨般的震撼力量,而如果使用长句则显得拖沓冗长,入题较慢,缺乏力度。文章中间段是论述部分,语势略呈平稳,一边铺叙一边议论,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所以长短错杂,从容不迫。文章结尾两段,作者为了向“为国者”提出施政建议,需要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既要把道理讲明白,又要适当婉曲便于对方接受,这是一种进言的艺术。“为国者”在上位,写作者在下位,双方身份以及写作目的决定结尾两段必须多用长句。总而言之,全文句式长短相济,各得其所。在北宋风格各异的诸位散文大家中,苏洵政论文的语言艺术独出机杼,既不同于欧阳修的舒缓跌宕,也不同于王安石的冷峻峭折,更不同于苏轼的文理自然,他的“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语言艺术,让我们领略到他独立坚忍的人格操守和丰富灼热的内心世界。
任务探究一:六国论的语言特色?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二:六国论的论证艺术
开篇承题,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有力地突出中心论点的同时,又满足了文采方面的要求。 继而对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释,并以此总领全文。作者将六国的灭亡归为两类,一类是“赂秦”直接导致的灭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类是“赂秦”间接导致的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又以“故曰‘弊在赂秦也’”加以总结和点扣,一遍遍地强化中心论点。 正文的论证部分严格按照总起段安排的顺序展开,先说“赂秦”者,再说“不赂者”。 “赂秦”一层论证,由一个数量上的对比展开:“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两组对比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这种巧妙的重复既强化了内容,又显得有文采,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得出的结论:“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同样采用对偶式重复强化,照应点扣中心论点“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之句。 “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转而对比“祖父”开创基业之艰难与“子孙”舍弃土地之随意,从道德方面对这种败家子的行径加以谴责,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而割让了“五城”“十城”,得到的却只是“一夕安寝”,又怎能不让人叹息呢?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理固宜然”,又抛开情感,进行理智而冷静的分析。祖先开创的国土是有限的,而秦国的欲望却是无穷的,割让土地就如同是饮鸩止渴,不仅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刺激了秦国的野心,让自己更快地走向灭亡。直到国土割让完毕,那国家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存在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照应“赂秦而力亏”,兼照应“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语对“赂秦”一层论证加以小结,增强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的同时,又增加了说服力,为文章增添了文采。 “不赂者”一层论证就灭国的不同内因分开阐述。先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赢而不助五国”。“齐人未尝赂秦”是此段落中心句,指出本段内容主要是说齐国。“未尝赂秦”还有总领的意味,表明下文将要叙述的是“不赂者”。“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总起段落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之句。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二:六国论的论证艺术
燕赵之君”亦是段落中心句,指出本段内容说“燕赵”。“守土”“不赂”的效果是“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对比之中再次突出“赂秦”的危害,最后燕国的灭亡也并非是战争所致,而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这也照应了“非兵不利,战不善”之句;“赵尝五战……连却之”,最终的灭亡因为“牧以谗诛”“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七战五胜战绩和最终的灭亡同样都紧扣中心论点“非兵不利,战不善”。“且燕赵……诚不得已”小结此层,指出燕赵灭亡的外因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再次照应总起段中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之句,点扣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向使三国……或未易量”是以假设的方式对论证部分进行总结照应,“三国”指韩、魏、楚,概括的是第一层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分别指齐、燕、赵,概括的是第二层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通过这样几句话就将重新将前文零散的论证连缀成了一个整体。 行文至此,基本的论证已经完成,但文章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分析原因,议论抒情,指出历史教训,并期望能够引起当世注意。 “呜呼!”一词引起的议论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却又因建立在前文叙述论证的基础上而丝毫不显得突兀。“以赂秦之地……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以假设的形式表达扼腕痛惜之意。 “悲夫!”一词同样感情强烈,置于句首同样增添了文章的情感张力,“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是对文章的总结,“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总结历史教训 “夫六国……又在六国下矣”对比古今优劣,对比之中表达出对时政的担忧和痛心。 最后三段的议论抒情与引申对于文章有不寻常的意义,是文章感情力量和气势重要来源,亦是考场作文增强文采和感染力,获取高分的重要手段。 总结一下,就是总分总+议论抒情式,总起部分为两段,一提出论点,一分析论点,并总领全文。论证按照总起段落安排的顺序逐层展开,分为“赂者”和“不赂者”两层,每层又分为三至四段,分别叙述、分析点扣、议论抒情及过渡等内容。论证完成后,对所提到的材料进行总结深化、并照应点扣中心论点。结尾的议论抒情对正文有照应补充和升华作用。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三:六国论的艺术特色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三:六国论的艺术特色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三:六国论的艺术特色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四: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
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
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
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五:比较《阿房宫赋》《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
(1)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
(2)文章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叙议结合。
(3)引述史料的原则相同,都是在基本准确的前提下带有夸张。
2、不同点:
(1)从文体上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
(2)在“喻今”的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而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供奉不当。
(3)引述史料,各有侧重。
(4)叙、议安排,各有特点。《阿房宫赋》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六国论》先提出论点,接下来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