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0 09: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1.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
2.细菌和真菌在哪儿?
3.你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新课导入发霉的面包发霉的馒头和油条腐烂的梨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1.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营养方式。 1.细菌的营养方式;
2.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菌落霉菌菌落不同形态的菌落一、观察菌落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都比较小,可在培养皿中加入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细菌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颜色、硬度、透明程度等特征的形成与组成菌落的细菌结构及生长状况有关。细菌菌落炭疽杆菌  在培养基中成链状,菌落表面粗糙、隆起,菌落边缘有毛状突起。  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
  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霉菌形成的孢子有不同的颜色,所以霉菌菌落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真菌菌落怎样区分细菌和真菌?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出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物质,是制作培养基常用材料之一。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可以制成培养基。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1.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接种:即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4.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问题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探究材料用具  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3.接种。4.提供适宜温度培养。实施计划1.采样  (1)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选择教室、草地、林中、校园内、马路旁等场所,各小组分别到指定地点,打开其中的一个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 min,盖上培养皿盖。另一个培养皿不打开(对照),作好标记,放于温暖的房间培养。 (2)硬币表面上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另一个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做好标记。放于温暖的房间培养。  2.计数  (1)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检验: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在培养皿培养基表面长出了各种微生物的菌落,若菌落较多可将平皿平分为四等份,统计1/4份的菌落数×4即为采样地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数目。
  (2)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检验:用无菌棉棒擦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放于温暖的房间培养。培养皿上的菌落数统计方法同上。  经高温灭菌的物品不再有任何活着的微生物,这就排除了实验以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故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外界非目的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提示  1.没有想好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一为对照(不打开皿盖),另一套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即为实验组;体表和物体表面上微生物的检验时,也要设置对照。即同一组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选取两个平皿一个加悬液、一个加等量无菌水(对照),而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均倒入熔化好并冷却到45℃左右的培养基。在班级人数多、小组比较多的情况下,因培养皿需用数较多,不必每小组都设置对照,全班可总体设置2~4个对照即可。  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6.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要在恒温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培养皿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因为对比不同环境中细菌或真菌的存在情况,属于单因素比较,所以除了采样地点是变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  5.放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止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讨论  2.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提示4中的操作相当于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对照组的一套培养皿,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  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须具有的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温暖条件下,湿面包上的霉菌很旺盛且繁殖很快。曲霉各种各样的真菌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非常广泛。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也有它们的踪迹。真菌的分布和结构  细菌和真菌分布那么广泛,它们的生存受条件限制吗?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细菌和真菌中的绝大多数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有的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硫细菌硝化细菌自养细菌蓝细菌双歧杆菌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需氧菌结核杆菌  人体内的霍乱杆菌细菌和真
菌的分布菌落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分布特点生存条件课堂小结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______。菌落课堂练习  2.鲜肉在空气中很容易腐败变质,而腌肉却可以保存很久,因为( )
  A.腌肉内水分较少
  B.腌肉上的细菌体内的水分被浓盐水夺走
  C.腌肉上的细菌繁殖速度慢
  D.腌肉内的盐分能杀菌C  3.下列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____,属于真菌菌落特征的是___,属于霉菌菌落特征的是____。
A.菌落比较小
B.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E.有时呈现红、褐、黑、黄等不同的颜色A CDB E  5.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___、 __________、 ________。  4.简述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或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练习答案  1.说明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火山爆发也未能使它们绝灭,这也说明了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2.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不会长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长霉。  3.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这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4.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