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复习及练习
考点一、气候复杂多样
(一)、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 。原因: 位置和 风。1月份0 ℃等温线大致通过 岭— 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镇,冬季最热的地方是 省。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普遍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火洲),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高原,原因是海拔高,属 因素。
3.温度带: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① 带、② 带、③ 带、④ 带、⑤ 带、⑥ 区。
4.温度带与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填2种)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 沿海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 ,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 。主要原因:海陆位置。
2.降水的主要集中在 季,特别是 ~ 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
3.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① 地区、② 地区、③ 地区、④ 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mm降水量>蒸发量
半湿润区 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
半干旱区 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
干旱区 <200mm降水量<蒸发量
4、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A 气候、C 气候、
E 气候、B 气候、D 气候。
考点二、季风气候显著
1.冬季风与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岭— 山— 山— 山— 山。
3.我国季风的影响:
(1)、导致降水的 分配不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降水地区(空间)分布总体上由 向 递减。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 季节,大多在5~10月。
(2)、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东部的 推移。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 而结束 ,雨季 ,河流汛期 ,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 ,雨季 ,河流汛期 。
4.我国气候也具有 特点。气温的 变化和 变化都很大,冬天比同纬度的地方要 ,夏天要 。
考点4、多特殊天气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特点
梅雨
台风
寒潮
风沙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干旱 华北、西北 冬春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考点5、多气象灾害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 。其中 是对中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自主练习
1.在“猜猜我的家乡”活动中,小亮是这样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家乡的:“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那儿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小亮的家乡所属的地形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
A.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B.云贵高原 亚热带
C.黄土高原 暖温带 D.东北平原 中温带
2.寒假期间,小明计划外出滑雪和看冰雕。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他最应该去(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黑龙江省 D.四川省
3.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1月平均气温在10~22 ℃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下列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A.武汉 B.珠海 C.西安 D.哈尔滨
4.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缺少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2012·湖南常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13)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明显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6.(2012·湖南郴州中考,14)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高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D.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7.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8.去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9.下面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甲 乙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下图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11.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使这些动植物同时生存( )。
A.长白山地区 B.天山地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
12.漫画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
A.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区
B.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七月上旬到八月上旬,华北、东北地区
D.五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长江中上游地区
13.读“我国夏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14.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______。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甲图中曲线______是我国1月0 ℃等温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①260毫米 ②50毫米 ③600毫米 ④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在我国有何特点?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
③
②
①
伏
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