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0 1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认为人必须完全顺从自然的思想家是________.
2、精通权术的思想家是________.
3、墨家思想主要代表__________的利益.
温故知新儒家思想:春秋时期应运而生秦,遭到打击汉??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问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问2:汉高祖刘邦采取什么统治应对严峻形势?
问3:主要借鉴了谁的思想?又添加了哪些新的思想成分?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2.内容:
(1)包含两派:“黄”指 学说,“老”指 学说
(2)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3、特点:
(1)强调“ ”,既尊重 ,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 。
(2)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 ”的哲学观。景帝刘启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材料:文帝、景帝时期,继续高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4、影响: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国力增强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汉武帝改变了西汉初
期和匈奴和亲的政
策,靠“文景之治”积
累的财富和兵力,对
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
反击。 夺取了匈奴汗国最大的可供耕种的土地河西走廊,控制西域,跟更多的外国接触。于是西汉王朝和中国成为同义语,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字被称为汉字,中国语被称为汉语。 汉代军队里普遍装备了“环首铁刀” 反映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但社会也潜伏着种种危机,威胁汉武帝的统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亟待解决“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采纳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原因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政治稳定,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
认识:
1、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一种思想要想取得社会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兼收并蓄。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以下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反映董仲舒的什么观点?君权神授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限制君权,抑制暴政“天人感应”学说(新儒学的理论基础)1.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2.提出“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3.提出“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识记】积极消极1、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也有限制君权,抑制暴政的作用2、思想上,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评价新儒学(的影响)仁、礼、
仁政儒学、阴阳、黄老、法家批判暴政承认现实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同: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不受重视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1、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
2、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BD
?
4、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C
4、董仲舒的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作用的是( )
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制天命而用之”A
6、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D背诵新儒学的背景、内容、影响
默写新儒学的内容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