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时一 微粒的性质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A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B
引入:世界由物质组成,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活动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交流讨论: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活动二:探究微粒运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取20mL蒸馏水于烧杯A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甲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溶液甲呈 色,溶液变 色。 无色酚酞遇蒸馏水显 色,遇浓氨水显 色。
重新配置甲溶液于烧杯B中。另取一烧杯B,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B、C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烧杯B中的溶液显 色,烧C中的溶液显 色, 烧杯 所盛溶液的微粒从液体中运动出来进入烧杯 ,使溶液变红色。
知识链接: 无色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浓氨水显碱性。
交流讨论:1、B烧杯中溶液不变色,说明酚酞微粒静止不动的。你认为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实践运用:1、“八月桂花香”,走在校园里,阵阵桂花的香味扑鼻而来,你能解释其中的现象吗?
2、衣服洗过之后放在太阳下晒会干得更快,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讨论:2 微粒的运动速度除与微粒本身性质有关,还与那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活动三:1、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1/2,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 微粒之间有 ,微粒能相互进入对方的 中。
2、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再将栓塞慢慢推入。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的微粒之间的空隙 ,所以 比较容易被压缩。
实践运用: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会上升: 。
2、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很多: 。
知识梳理:
课时二 分子 原子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B
知道分子、原子的性质 A
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B
引入:科学研究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分子、原子、离子。
阅读交流:如金刚石由 构成,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有大量的 ,干冰由 构成的,氯化钠由 和 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一:分子
交流讨论:1、为什么水分解后不具有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呢?
2、分子基本性质:①质量和体积都 ;②在不停地 ,分子之间有 ;
③同种分子之间的性质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 。
活动二:原子
交流讨论:1、在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级微粒是什么?
3、原子子基本性质:①质量和体积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在不停地 ,原子之间有 ;③原子可以结合成 ,分子分成 。21教育网
实践运用:你能从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
1、水沸腾和电解水之间的区别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3、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知识梳理:
课时三 原子构成、质量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B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C
引入: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活动一:原子的构成
交流讨论1: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
交流讨论2:电子、质子、中子的发现
小结:1.科学家研究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子虽小但还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由带 的原子核和带 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 ,电性 ,因而原子呈 。
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 ,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 ;核外电子的质量相对 ,而且在核外空间作 。21cnjy.com
3.原子核一般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 不带电,每个 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所以原子核所带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 ,等于 。
实践运用:
原子的名称 原子的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碳原子 6 6
氧原子 8 8
H 0 1
活动二:原子的质量(Ar)
国际上用来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什么?你能用文字表示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吗?
实践运用:1、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www.21-cn-jy.com
2、已知一种碳原子(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a 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多少克?2·1·c·n·j·y
活动三:相对分子质量(Mr)
1、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 。
2、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查阅P75表3-4相对原子质量)。
例:计算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Mr (H2O)= 1×2 + 16 =18
(1)氧气(O2): 。
(2)二氧化碳(2CO2): 。
(3)氢氧化钙(Ca(OH)2): 。
(4)五水硫酸铜[CuSO4 5H2O] : 。
实践运用: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aCO3 (NH4)2CO3 Cu2(OH)2CO3 七水硫酸亚铁[FeSO4 7H2O]21·cn·jy·com
知识梳理:
课时四 离子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A
了解离子符号及其意义 B
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B
引入: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
活动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交流讨论1:分析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左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
加号和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交流讨论2:总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活动二、离子
交流讨论1: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分析离子形成
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转变为带 ;氯原子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不容易失去,在化学反应中倾向于再 ,形成带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和氯原子能通过 ,分别形成 和 。
交流讨论2:最外层电子的得失规律
1、稀有气体元素,如 ,它们的最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都有 个电子(氦最外层即第一层是 个)。由于他们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常认为这种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如 等,最外层电子一般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最外层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形成带 电荷的阳离子,表示为 。
3、非金属元素,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等,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形成带 电荷的阴离子,表示为 。
交流讨论3:原子与阴、阳离子关系
实践运用:
1、以氧原子为例,氧原子核外有 个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形成 个电子层,第1、2电子层分别有 、 个电子,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带 个单位的 电荷,氧原子本身是不带电的。
2、若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最外电子层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到稳定结构,此时,该微粒核外就有 个电子,而核内仍是 个质子,导致该微粒因正负电荷不能抵销,而带 个单位的 电荷。此时,就由氧原子变成了氧离子,氧离子带 个单位的 电荷,表示为 。
知识梳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75张PPT)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一:微粒的性质
绚丽多姿的物质
根据已有经验,你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怎样的认识?可用哪些事实来说明?
微粒的性质
1、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肉眼是看不见的。
实验探究1: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滴入2~3滴酚酞
20mL水
滴加浓氨水
浓氨水
蒸馏水
和酚酞
1、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而不是空气或水;
2、氨水中的微粒从一只烧杯跑进另一烧杯中,发生化学变化,使酚酞变红。
3、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想一想:
1、探究微粒运动实验中,为什么烧杯B 中液体没有变红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虽然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但是不同的微粒运动情况不同。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事例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吗?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湿衣服为什么会晒干?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干燥的更快呢?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的运动性
微粒的性质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同的微粒运动情况不同。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1、15mL水与15mL水混合
2、15mL酒精与15mL酒精混合
3、15mL水与15mL酒精混合
想一想: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实验探究3:水和空气的压缩
影响微粒间空隙大小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微粒间的空隙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的空隙变小。
2、物质的存在状态:一般来说,气体物质
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间的
空隙较小。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
微粒的性质
3、微粒都有一定的空隙;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固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小。
小结: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
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D
同步训练: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___ _;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__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
不停地运动
没有变化
物理
有空隙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50水mL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A.微粒很小 (1)( )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 )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3)( )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 )
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D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时二:分子 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问题的提出
1、水通电后会生成什么?
2、为什么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不再具有水的性质?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水分子
H2O
氢分子
H2
氧分子
O2
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 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一、分子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氧气、氢气、水、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大量分子聚集形成物质
你知道吗?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7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一个氧原子的直径大约为0.000000000148米,如果把氧原子紧密地排列1.48厘米长的一列大约需要100000000个原子;如果将一滴水放大到地球一样大,那么,一个水分子是多大呢?
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常见的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酒精、氮气等
2、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但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发吗?
蒸发时,温度高,分子间空隙变大,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变化了吗
在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1→原子→分子2 →新物质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二、原子
变化:分子,不变:原子
受热分裂
重新组合
分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汞
氧气
分析氧化汞受热分解模拟图
氧化汞
汞原子
氧原子
二、原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分。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粒子,常见的金属(铁、铜、汞等)及稀有气体(如氦、氖等)、碳(金刚石、石墨等)、硅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阿佛加德罗(1776~1856)提出了分子学说。原子学说创始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人类对分子、原子的认识
阿佛加德罗 道尔顿
20世纪,许多用于表面研究的新技术相继问世,如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使人类能够看到分子原子的真是“长相”,并运用STM操纵原子分子,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STM操纵,用原子绘出祖国地图,用原子书写“中国”文字,用分子材料构造分子机械,将应用微型器件的构造技术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原子操纵术
我来总结分子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分 子 原 子
相同点
不同点
相互关系
1、很小 、彼此有间隔 、不停地运动
2、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相同。
3、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其它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为构成它的原子。
1、请判断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不能。
3、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练习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 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D 分子之间都有间隙
D
3、水由 组成,
1个水分子由 构成。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的 破裂为氢
和氧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可见,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反应中可以 ,而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所以说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提示:填“分子”或“原子”)
氢元素和氧元素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水
电解
氢气+氧气
再分
原子
原子
5、通过反应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请分系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甲 乙 丙
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改变,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上讲,发生物理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况或间隔发生了变化,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用分子的观点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
从宏观角度看,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所以纯净物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混合物则没有。
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酒精蒸发与酒精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予以说明
答案:酒精蒸发只是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酒精分子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是酒精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酒精分子和氧分子都分成了原子,这些原子由重新组合,构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课时三 原子的构成
原子很小,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897年) 发现了电子
原子学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原子构成。原子是坚实的、不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
1911年著名
α粒子(正电荷)
散射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大部分α粒子(正电荷)直接穿透金属箔片;少数的α粒子方向明显发生大角度改变,极少数碰到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弹回来
归纳小结
1、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构成 。
2、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几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小的多,几乎可以忽略。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3、原子核带正电荷和电子带负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等,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和电子还能被打开吗?
卢瑟福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又预言了中子(不带电)存在,被证实。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 子
(不带电)
{
{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问题: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原子结构的探索 discovery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汤姆生的“糖果布丁”模型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现代原子结构
电子在核外做无规则的高速运转
知识的延伸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二、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碳 原 子质量的1/12
Ar(A)=
原子(A)的实际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 1 ”,可省略。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008
碳 6 6 12.01
氧 8 8 16.00
钠 11 12 22.99
氯 17 18 35.45
你能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
1、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aKg,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4,求基准碳原子的质量。
2、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核电荷数为11,则钠原子由( )个质子和 12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Mr表示。
举例:
Mr(A2BC)=2×Ar(A)+Ar(B)+Ar(c)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
根据表3-4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算一算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C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16 + 16 = 32
1×2 + 16 = 18
12 + 16×2 = 44
练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K2CO3
C16H12N2O
Mg(NO3)2
5C6H6
kAl(SO4)2.12H20
课时四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由里向外,电子能量渐增。
2
+8
6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
电子层上的电子个数
1、电子层
符号
K L M N O P Q
n
1 2 3 4 5 6 7
能量高低
离核远近
低
高
近
远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个 8个 18个 32个 …… 2n2个
Ne
Ar
He
Li
Be
Na
Mg
Al
H
C
B
N
O
Si
P
F
Ne
Ar
2
+18
8
8
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不易得、失电子。
特点
+2
2
稀有气体元素
的原子结构
8
2
+10
He
金属
元素
的原
子结
构
2
+3
1
Li
2
+ 4
2
Be
1
2
+11
8
Na
2
2
+12
8
Mg
Al
2
+13
8
3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容易失去电子。
特点: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1
+1
H
4
2
+6
C
3
2
+5
B
2
+7
5
N
+8
2
6
O
2
+14
8
4
Si
P
2
+15
8
5
7
2
+9
F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变化容易得到电子。
特点:
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小于4
一般大于4
等于8(氦等于2)
易失去电子,不稳定
易得到电子,不稳定
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为8
只有一层为2
1.当原子得失电子后,
还显电中性吗?
2.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得到
的微粒如何称呼?
失去1个电子
得到1个电子
2 8
+1
Na+
2
+17
8 7
Cl
Cl-
2 8
+17
8
2
+11
8
Na
1
↓↓
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氯离子和钠离子
原子
失去电子
形成
得到电子
形成
阳离子
阴离子
化合物
静电作用
形成
阳离子:
阴离子
Na+ Mg2+ NH4+(铵根离子)
Cl- OH- SO42- (硫酸根离子)
2
+16
8 6
S
2
2
+12
8
Mg
1、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何关系 ?
2 8
+12
2 8
+16
8
Mg2+
S2-
2、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又有何关系?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微
区别
与 粒
联 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 构
电 性
表示法
相互转
化关系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用元素符号表示
Na,S
用离子符号表示
Na+
用离子符号表示
S2-
原子
失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分子
原子
构成
再分
物质
构成
构成
元素
组成
离子
构成
得失电子
同类原子总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班级 姓名
1、下列现象,能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纷 D.冬天,雪花飘飘
2、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A.微粒很小 B.微粒的质量很小
C.微粒间有空隙 D.微粒发生改变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消失了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4、如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
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
D.三个实验都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 ,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
第2课时:分子、原子
班级 姓名
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氧气
3、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
A. 冰融化成水
B. 二氧化碳变成了干冰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
D.碘加热变成了碘的蒸气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大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D.分子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6、关于氧气和液氧,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
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
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因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氧气能燃烧,而液氧不能燃烧
7、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8、试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读数随体温的变化而变化。
(2)氧气和氢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相同。
(3)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区别。
第3课时:原子构成、相对质量
班级 姓名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呈电中性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3、、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这两种原子不相等的是 ( )
A.原子的带电量 B.原子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质量大小 D.核外电子数
4、某些花岗岩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50 B.86 C.136 D.222
5、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相反粒子所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21教育网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 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7、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uO Fe3O4 Cu2(OH)2CO3 Na2CO3·10H2O
第4课时:离子
班级 姓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原子都包含着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B.离子都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2、某原子失去电子后,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带了正电
B.该原子的质子数发生了变化
C.该原子带了负电
D.该原子的相对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
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是8 B.质子数为12
C.该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4、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5、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
A B C D
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7、从“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中,选出适当的微粒名称填写下列空白。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显电中性的是 ,带正电荷的是 ,带负电荷的是 。
(3)一般来说,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6)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数和 数。
2
8
8
+17
+8
2
6
+10
2
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