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语文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6
7
10
11
12
15
21
B
D
D
C
B
C
D
B
D
A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说明
自然科学是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
学”,强调的是“往后将”,选项强调的是已经是了。C项“也都是依靠于人的科学”说法错
误。原文表述为“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缺少限制性成分。D项“就可以
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张冠李戴,“就可以”太过绝对,与原文表述不符。
2.【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D项“材料二作者认为”说法错误,应是凯瑟琳·菲茨帕却克(Kathleen Fitzpatrick)的观点。
3.【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术语的理解,分析论点、论据并迁移运用的能力。根据材
料二,影印的原作图片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A、B、C三项都是“数字人文”的深
层运用。
4.【参考答案】(1)联系: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2分)
(2)区别:两则材料在论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时,侧重点不一样。
①材料一侧重于介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的途径,如:促进“自然科学知识分子”和
“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沟通;通过实施“文理融通”的教育实现“两种文化”的融
合: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倡导“新人文主义”,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1分)②材料二
将重点放在了“数字人文”上,以“数字人文”作为切人点写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后的典型尝试
及其影响。(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审读题
干,答题时既要谈二者的联系又要写出二者的区别。联系2分,区别2分。
5.【参考答案】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国家的发展水平,既要关注自然科
学发展水平,也要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体现了“人文科技观”,与两则材料所涉及
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不谋而合。(1分)②通过实施“文理融通”的教育实现“两
种文化”的融合。(1分)③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倡导“新人文主义”,实现“两种文化”的融
合。(1分)④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清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沟壑,消除自然科学家与人文
科学家的偏见,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1分)⑤继续深化、促进“数字人文”的发展。
(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运用文中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学生需认真审读题干,答题时必须要结合题干言论和材料内容。每点1分,最高
4分:考生若没有分析题干与材料的关系,扣1分。
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第1页(共6页)★开封前注意保密
汕尾市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信惠填写清地、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清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日的答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紫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皺,不得使用涂改
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出现了相结合的趋势,这增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
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一种趋势:“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种趋势到了20世纪初期又有所发展。列宁
把这种趋势叫作“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他指出,这个潮流在马克思时
代已经存在,“在20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是更强大了”。
我们认为,两种文化的整合有两条道路:一是自发的道路。科学是人为了认识自己
和生存而形成的学问。它以探究自然规律为核心内容。尽管科学不像人文那样以关注人
为中心,但它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世。任何一门具体科学不管“与人性离得多远,它
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敖,也都是
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
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这就意味着,人性有自觉追求人文与科学融通的倾向和要
求。二是自为的道路。就是通过“自然科学知识分子”与“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对话、“科
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倡导“新人文主义”,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两种文化的
融合。
通过两种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故育的结合来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要达到两
种教育的结合,就要实施“文理融通”的教育。这种“文理融通”的教育需要在科学与人文
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其目的在于:把两者融合成一种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而
叉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从而能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形成的障碍中找
出一条道路来。通过这样的教育,造就既有科学知识文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倍导“新人文主义”,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在现实科学研
究中,在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许多交叉之处。因此,在特
定的语境中,社会科学既可能靠近科学,也可能靠近人文,也可能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
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从总体上看,社会科学带有中间和交叉的
性质,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联结纽带,是实现科学与人文对话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此,】·华勒斯坦指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三分法己经不像它一度显
示的那样不证自明了。同样,各门社会科学也不再是站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对
立的家族之间、不知道该投靠哪一方的穷亲戚,恰恰相反,它们业已成为自身的潜在调
和的场所,”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