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3.风雨》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贾平凹”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凤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21cnjy.com
相关链接: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贾平凹《我的小传》
凹 āo
◎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凹 wā
◎ 意同“洼”(多用于地名):大姚凹(在河南)万家~(在云南)碾子~(在陕西)。另有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凹(wā)”字也取自此音。
二、认定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思路。
4.感受贾平凹的语言魅力。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偌大 蜷曲 倏忽 模样 葡萄蔓
撩起 槐树 栅栏 刹那 锥形
2.解词:
倏忽:
锥形:
偌大:
蜷曲:
刹那: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感受正面描写:
天空,浓浓的乌云像排山倒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浪涛,从天外滚滚扑来。暴风雨要来了!忽然,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给万物罩上了一层银光,紧接着“轰隆”一个惊雷,把我吓了一大跳。霎时,暴雨像天河决了口一样铺天盖地而来,雨越下越大,雷越打越响,整个大地都在发抖。雨打在对面屋顶上,溅起朵朵水花,屋面上一片烟雾。大股水流从屋檐上奔泻而下,院子里一下子积满了水。大树、小树在暴风雨中发狂似的舞动着,喊着,欢呼暴雨的来临。
2.本文中作者以农村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风雨。天地间的一切都变了形状和色彩:树木乱成一团,藤蔓脱落,动物们惊恐不安、脆弱无助,老人们因为风湿病而痛苦不已。这一切都是因为风之狂虐,雨之迅猛。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叫什么?21·cn·jy·com
3.课文是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4.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一句妙在何处?
5.文章可以分为哪七幅图?
6.品味语言:
1)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www.21-cn-jy.com
2)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2-1-c-n-j-y
3)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来源:21cnj*y.co*m】
4)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21*cnjy*com
5)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出处:21教育名师】
6)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7)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版权所有:21教育】
8)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21·世纪*教育网
二、把握主旨:
文章借助典型的景物描写,通过侧面烘托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雨中种种事物的情态,表现了风雨之大之猛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三、拓展延伸:
1.小练笔: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例如:夏天的烈日,冬天的寒风……)写一段话,80字左右,用上今天学习的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2.作业:把课堂小练笔扩展成一篇写景的小作文,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反思:
《13.风雨》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示例:贾平凹名言精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感受正面描写:
天空,浓浓的乌云像排山倒海的浪涛,从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滚滚扑来。暴风雨要来了!忽然,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给万物罩上了一层银光,紧接着“轰隆”一个惊雷,把我吓了一大跳。霎时,暴雨像天河决了口一样铺天盖地而来,雨越下越大,雷越打越响,整个大地都在发抖。雨打在对面屋顶上,溅起朵朵水花,屋面上一片烟雾。大股水流从屋檐上奔泻而下,院子里一下子积满了水。大树、小树在暴风雨中发狂似的舞动着,喊着,欢呼暴雨的来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树林鼓陷图》、《垂柳聚散图》、《女孩救羊图》、《葡萄蔓蜷缩图》、《鸟巢滚散图》、《废纸飘忽图》、《池水凸起图》。21教育网
6.品味语言:
1)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2·1·c·n·j·y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作乱麻,并运用“抛举”“僵直”“扑撒”等动词,从外形描写垂柳在风雨中摇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2)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www-2-1-cnjy-com
本句通过一系列动词描写杨叶、芦苇,在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中飘摇的情景。那叶面的颜色变化,芦苇在风雨中的声音,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感官去细细地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
3)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本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葡萄在风雨中脱落和聚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21*cnjy*com
②运用几个动词生动描写苍蝇在风雨中聚集的情景,生动表现风雨的猛烈。
4)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冷风骤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并且用了一长串的动词,运用 “鼓”“陷”“倒”“腾”“扑”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写风的时强时弱,以及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和美感,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作者把风写得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我们跟着风一起天旋地转。
5)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6)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①本句的动词运用,先是“跑”,接着“撑”,“ ( http: / / www.21cnjy.com )撞”,“跌”,直至“失去”了颜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受到风雨惊吓的羊的惊慌失措,用“冲”“旋转”“叫唤”描写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从而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②作者用 “两步远”与“长时间”两组词汇的对比,再次表现风之猛烈,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7)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本句运用“滚”“散”“尖叫”“飘”“斜 ( http: / / www.21cnjy.com )”“颤”“翻” “旋” “掉”等动词,描写鸟巢在风雨中飘摇坠落,鸟在风雨中飞舞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雨的猛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0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贾平凹”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贾平凹名言精选:
1.脑袋能干的事,钱袋都会干,可钱袋会干的事,脑袋不一定会干。
2.一个人只有在岸上时,才可以解救水中的人。
3.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没渠也流成了渠。
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相关链接: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贾平凹《我的小传》
● 凹 āo
◎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 凹 wā
◎ 意同“洼”(多用于地名):大姚凹(在河南)万家~(在云南)碾子~(在陕西)。另有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凹(wā)”字也取自此音。
二、认定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2.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思路。
4.感受贾平凹的语言魅力。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字注音:
偌大 蜷曲 倏忽 模样
葡萄蔓 撩起 槐树 栅栏
刹那 锥形
ruò
quán
shū
mú
wàn
liāo
huái
zhà
chà
zhuī
倏忽:
锥形:
偌大:
蜷曲:
刹那:
忽然,很快。
上面尖锐,下面粗圆的形状。
这么大,或那么大。
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极短的时间,瞬间。
2.解词: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部分(第1、2段):描写树林中的各种景物在风雨中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3—7段):描写羊、鸟、猫、鱼等动物在风雨中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8段):写风雨中老人和孩子的表现。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感受正面描写:
天空,浓浓的乌云像排山倒海的浪涛,从天外滚滚扑来。暴风雨要来了!忽然,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给万物罩上了一层银光,紧接着“轰隆”一个惊雷,把我吓了一大跳。霎时,暴雨像天河决了口一样铺天盖地而来,雨越下越大,雷越打越响,整个大地都在发抖。雨打在对面屋顶上,溅起朵朵水花,屋面上一片烟雾。大股水流从屋檐上奔泻而下,院子里一下子积满了水。大树、小树在暴风雨中发狂似的舞动着,喊着,欢呼暴雨的来临。
2.本文中作者以农村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来描写风雨。天地间的一切都变了形状和色彩:树木乱成一团,藤蔓脱落,动物们惊恐不安、脆弱无助,老人们因为风湿病而痛苦不已。这一切都是因为风之狂虐,雨之迅猛。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叫什么?
侧面烘托。
3.课文是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湿猫、瓦;
第7段:浮萍、池水、鱼儿;
第8段:小屋、油灯、老头、孩子。
4.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一句妙在何处?
1)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因为雨可以让船起航。
2)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
3)情调由先前的恐怖阴森变为快乐喜悦,呈现出一幅温暖的画面。
在风雨之中,众多动植物的身不由己、惊恐万状与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了作者对孩子们童真与纯洁的赞美。
5.文章可以分为哪七幅图?
《树林鼓陷图》《垂柳聚散图》
《女孩救羊图》《葡萄蔓蜷缩图》
《鸟巢滚散图》《废纸飘忽图》
《池水凸起图》
6.品味语言:
1)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柳比作乱麻,并运用“抛举”“僵直”“扑撒”等动词,从外形描写垂柳在风雨中摇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2)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本句通过一系列动词描写杨叶、芦苇,在风雨中飘摇的情景。那叶面的颜色变化,芦苇在风雨中的声音,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感官去细细地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
3)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①本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葡萄在风雨中脱落和聚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②运用几个动词生动描写苍蝇在风雨中聚集的情景,生动表现风雨的猛烈。
4)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并且用了一长串的动词,运用 “鼓”“陷”“倒”“腾”“扑”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写风的时强时弱,以及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和美感,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作者把风写得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我们跟着风一起天旋地转。
5)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6)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①本句的动词运用,先是“跑”,接着“撑”,“撞”,“跌”,直至“失去”了颜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受到风雨惊吓的羊的惊慌失措,用“冲”“旋转”“叫唤”描写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从而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②作者用 “两步远”与“长时间”两组词汇的对比,再次表现风之猛烈,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7)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本句运用“滚”“散”“尖叫”“飘”“斜”“颤”“翻” “旋” “掉”等动词,描写鸟巢在风雨中飘摇坠落,鸟在风雨中飞舞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雨的猛烈。
8)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本句运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废纸随风翻飞飘荡的情景和猫在风雨中逃窜的情景,以及瓦片在风中坠落的情景,生动形象的描写出风雨的猛烈。
9)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本句运用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池塘里的浮萍在风雨中被风吹得聚集在一起的情景,鱼被风雨冲上岸边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10)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写到了屋内的人与物的表现。
1)一组动词,很好的表现了风雨之大。
2)孩子们放纸船,一方面写出了孩子们的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另一方面写出了风雨之大(因为雨可以让船起航)。
二、把握主旨:
文章借助典型的景物描写,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雨中种种事物的情态,表现了风雨之大之猛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三、拓展延伸:
1.小练笔: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例如:夏天的烈日,冬天的寒风……)写一段话,80字左右,用上今天学习的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好好写!
2.作业:把课堂小练笔扩展成一篇写景的小作文,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