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明确要领,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打篮球。了解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身体健康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及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比赛,检查技术动作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体验体育游戏比赛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球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动作。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传、接球时身体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13分钟)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着装,发器材。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2、热身活动。师带领学生一起熟悉球性练习,
① 原地高、低运球练习。
②学生运球,变向练习。
③运球接力赛。
教学评价:师示范指导,个别纠正。鼓励失误者,表扬做的好的学生。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学习
① 将学生两人分一个组,进行原地胸前传接球练习。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要领,(双手胸前握球,肘关节自然下垂,虎口向上,伸臂将球传出。根据传的距离控制好,传球的力量大小。接球时注意屈臂缓冲,尽量把球控制好)带领着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
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动作方法。
师提示学生易犯哪些错误动作:
(1)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2)传不准,传出的球无力量;(3)肘关节外张;(4)手和脚配合不协调等。我们练习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错误动作
提高学习效果。
② 师示范上一步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尝试练习,师个别指导纠正。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模仿、观察、比较,练习把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表扬做的好的学生。鼓励失误的学生。
2、提高性练习,行进中三大步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
师示讲解范动作方法,学生观察体会 。动作要点,跨两步第三步脚着地之前,将球经胸前双手传出。将学生两人分一个组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动作方法。
(三)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练习
在教师带领下做放松操
2、课堂小结
3、回收器材
教学特点
本课教学指导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
教法: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直观演示、讲练结合、分层次教学法以及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传接球的技术结构,同时简化技术难点,使全体学生快速掌握该技术动作。
学法:采用模仿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场地布置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练习密度在70%左右,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学具:篮球41个、标志杆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