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0 1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制作 姜清平一、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认真快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学法大视野本节的《课前预习》内容。三、探究展示1、在这七个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哪个?最弱的是哪个?说明理由。
2、为什么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
3、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态系统有哪几种?
一、生物圈的范围2、厚度:约20千米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在水圈中,几乎到处是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
动植物类别:
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
动植物类别:
作用:
在干旱地区在较湿润地区 年降雨
量很少,缺乏高大植
物,动植物种类比森
林生态系统少。大多
是草本植物或灌木。 动植物
种类繁多。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净化空气,
有“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从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到动物中个体最大的蓝鲸。
作用:调节气候,具有丰富的资源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有芦苇、香蒲、睡莲以及鲢鱼、草鱼、鳙鱼等。
作用:提供饮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有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
作用: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等作用。
有“地球之肾”的美称。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需要人的管
理和调节,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依赖和干扰。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下面的资料。
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鳄等爬行动物会看爬到河岸上产卵。鹭吃河里的鱼、虾、河蚌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有在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讨论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河流(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源头源头沿途 形成流  入灌溉供水蒸发
降落小结: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表现在: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各大生态系统都受阳光、大气和水这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在地域上是相互关联的。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运动而最终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如:鱼类的洄游,鸟的迁徙,人类的活动。 P26想一想,议一议: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
动物的体内呢?这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DDT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讨论2 :你对DDT危害,有什么感想? DDT随着水的流动,危害农田土壤,
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害到人类,罪魁祸
首还是人类!
这个事例多么值得我们深思啊! 讨论3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破坏生物圈的行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生物圈呢?生物圈2号全景图思考:生物圈2号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保护环境,珍爱人和生物共有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