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中涌现的网络虚拟剧场的实践热潮,更是将表演与观看的互动关系推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
网络观演引发了关于何为“戏剧”等核心问题的探讨,戏刷表演的新技术体验与传统剧场的生
命力如何延续等问题不断被抛出,中外戏剧经典面临挑战。
第三,资源共享与全球传播层面,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形成中外戏剧的大数据信息,
如椰威易卜生中心的“易卜生全球舞台数据库”,其利弊同时存在:全球用户可分享资源,但网
络资源善用者和不善用者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同时,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戏
剧数字空间,既拯救了一些剧场,又在全球网络社区形成了戏剧全球传播的新路径。
21世纪的戏剧跨文化研究不仅要关注戏剧的数字人文现象和全球传播路径和方法,揭示
其内在规律,更需要加强中外戏剧经典在舞台艺术、虚拟空间和大众媒体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
互通。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召唤深藏于其中的文化记忆,还能沟通中外文化,
促进多元文明互鉴,可谓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摘编自陈戎女《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
材料二: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
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但由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戏剧在
形成之初就分成两大类型:其代表是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古希腊戏剧和东方文明所孕育的中国古
典戏曲。它们的共生和异质提供了人类戏剧内涵的丰富性,在悲剧的表现形态上体现出差异。
古希腊戏剧的诞生,最初萌芽于酒神祭祀,在形成之初就明确地分为悲剧和喜剧。其产生不
可避免地带有希腊城邦文化的特色,印上了海洋文明的烙印。古希腊悲剧有一个共同特征:通过
神话题材,建立起丰富的主题,包括自由和权力、伦理和道德等。作家往往用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
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悲剧主题往往建立在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之中。命运是不可战
胜的,人类无论怎样努力也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即便努力地去摆脱命运,最终还是会失败。
中国古典戏曲所蕴含的悲剧性却刚好相反,大多是社会悲剧。中国古典戏曲作家的立场和
出发点是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悲剧主题也往往建立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
之间的矛盾上。并且人们往往认为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依旧光明。所以中国人总想要一个
心灵的安慰,给悲剧一个抚慰人心的结局,这种独特的悲剧性依然震撼人心。
唐岫敏在《悲剧与现代社会》一文中说,悲剧的主人公从出身高贵的英雄变为平民百姓,但
是其使人恐惧、激发人怜阀之心的本质没有变,社会人生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中国的戏剧往往
用一种凄婉悲凉的意境来描述生活的无奈,这也往往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它不像西方传
统悲剧那样很生硬地把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证明命运的不可逆转。
希腊的人们面对的是海洋,他们是要靠征服海洋来获得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的,而中国古人
主要面对的是土地,是要靠征服土地来获得自身的发展的。土地和海洋相比更具有可征服性,
即便会遇到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可以运用人类的智慧总结经验,建设基础设施来减弱自然灾害
带给我们的打击,面对自然环境,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能力来征服它的,所以在中国古人的笔
下,命运就不再是矛盾的集中点。
(摘编自《中西方古典戏剧的区别和联系)片
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