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1 21: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沁园春·长沙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qiú) 上阕(què) 寥廓(kuò)
惆怅(chàng)
B.浪遏飞舟(è) 扼腕(é) 苍茫(cāng)
峥嵘(zhēng)
C.百舸争流(gě) 沁园春(qìn) 分泌(mì)
竞争(jǐng)
D.漫江碧透(mǎn) 谩骂(màn) 橘子洲(jú) 稠密(c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平添 松弛 轻歌慢舞 万古长青
B.砥砺 编纂 苍海桑田 中流砥柱
C.琉璃 回溯 绵里藏针 扶老携幼
D.飞碟 遏制 篷荜生辉 流言蜚语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初中毕业的我已经度过了15个峥嵘岁月,跨入高中大门。 B.他的讲话高屋建瓴,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这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在这里一代代风华正茂的青年茁壮成长。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21·世纪*教育网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出处:21教育名师】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21*cnjy*com
D.阅读毛泽东的优秀诗篇,常会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诗词中洋溢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赞叹、振奋的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二、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1教育网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1*cnjy*com
7.词中的“看”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革命者形象?
9.请分别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 下阕:
10.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三、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1.“遗篇”是指的哪首诗?
12.“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几句寓情于景,句中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深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3.“十万工农下吉安”中的“下”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14.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四、语言运用
15.下面是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间四句抽出,请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只填序号)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 。 ,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①落花时节读华章 ②三十一年还旧国 ③风物长宜放眼量 ④牢骚太盛防肠断
16.依照画线部分,仿写句子。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21cnjy.com
17.雨果说:“想像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请根据下面句子的意境展开想像,扩展语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五、攻知识点
1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 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21·cn·jy·com
1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谈谈你对本诗中动词“逐”和“带”的理解。
2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自”“横”二字用得极妙,充满情趣。试析“自”“横”二字的妙处。
2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 琮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简析“低”和“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与解析
1.A(B.“扼”应读è,C.“竞”应读jìng,D.“漫”应读màn。)
2.C(A.慢—曼;B.苍—沧;D.篷—蓬。)
3.B(B.“怅”这里用来表达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4.A(“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D(A项成分残缺。在“流行”后加“喝”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对这种”前加“老年人”。B项“实现……纪录”搭配不当。C项搭配不当。“引以为豪的”不能修饰“经营权”。)www.21-cn-jy.com
6.D(“都分为上下两阕”错。)
7.“看”字在结构上领起下面七句,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8.毛泽东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诗人,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豪气冲天,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青年革命者形象。2·1·c·n·j·y
9.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词人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词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11.曹操的《观沧海》。
12.抒发了词人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咤风云的豪情。
13.这里的“下”是“攻打”的意思,作者用这一“下”字既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也强调了他们必胜的信念。www-2-1-cnjy-com
14.这首词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抒发了工农红军勇往直前的战斗气概。15.②①④③(根据押韵和诗境可确定顺序。)2-1-c-n-j-y
16.示例:“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一种高洁的潇洒;“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种悲壮的潇洒。【来源:21cnj*y.co*m】
17.示例:千山万壑一片红红的颜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层层经过霜的树林,叶子红似二月的花朵;秋天的江水碧绿澄澈,几百条大船争着在江上行驶;仰望雄鹰正展翅在万里长空搏击,俯看水流,鱼儿自由自在随意游动。在这大好的秋天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得其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谁比谁更自由自在。
18. 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使眼前的秋风与枫树林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版权所有:21教育】
19. “逐”和“带”是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逐”是“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它们,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与春日之柳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
20.“自”指自由自在,“横”是描写舟的横陈之态,用“自”“横”二字描写舟,意象(或画面)极具动态感,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
21.夕阳西下,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低霞”。一个“低”字写出只有夕阳西下时才见的晚霞,晚霞被夕阳的金光从下面映射,更显得色彩绮丽。晚日与绮霞,两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远”字更传神。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粉黛。这一美景,全从“远”字得来,生动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