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月是故乡明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炉灶(zào) 倒塌(tā)
烟垢(ɡòu) 悄无声息(qiǎo)
B.骨骸(hé) 嘹亮(liáo)
渗浸(jìn) 圈棚(pénɡ)
C.即使(jì) 牲畜(chù)
打夯(hānɡ) 抹泥巴(mò)
D.横杈(chà) 清脆(cuì)
门框(kuānɡ) 瘸腿(qué)
解析:B项,“骸”应读hái;C项,“即”应读jí;D项,“框”应读kuànɡ。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折迁 沧海 悲怆 离乡背井
B.苍茫 寒伧 陪衬 恍然大悟
C.澄徹 点缀 浏览 相映成趣
D.惆怅 树叉 篝火 良晨美景
解析:A项,折—拆;C项,徹—澈;D项,叉—杈,晨—辰。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________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________的东西告别。
(3)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________得一干二净。2-1-c-n-j-y
A.冲刷 熟悉 脱落 B.冲洗 熟悉 脱离
C.冲洗 熟知 脱落 D.冲刷 熟知 脱离
解析:“冲刷”是水流冲击,使土石等流失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剥蚀,“冲洗”是用水冲,使附着的东西去掉。前者是自然的水流,后者是人为的,从(1)句语境看,应用“冲刷”。“熟悉”是知道得很清楚,“熟知”是清楚地知道前者强调了解的状况,后者强调了解,从语境看应用“熟悉”。“脱落”是附着的东西掉下来,“脱离”是离开某种环境和情况,从句意看应选“脱落”。 21*cnjy*com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晚,在荆州城内西湖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 ( http: / / www.21cnjy.com )窃案件。在屋内有人的情况下,小偷竟然悄无声息地打开门锁,将2 000多元的现金以及其他贵重物品偷走。
B.最让我敬佩的是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样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C.生命需要证据,当一个人的家园废失,那他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上了漫长的虚无之途,家园成了他一生魂牵梦萦却无法回归的精神之所。【版权所有:21教育】
D.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忍无可忍”是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的意思,但它往往要作出某些反抗举动,这与句意不符。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21·世纪*教育网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作品主题,单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应删去一个。 C项,最后一句不合逻辑,应改为“以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以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D项,语义关系转换不当,应把“反而”删去,或改为“从而”。
答案:A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 ( http: / / www.21cnjy.com )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因此而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籽,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些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块糖。与她熟了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
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出处:21教育名师】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一趟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他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6.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分)
②“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2分)2·1·c·n·j·y
7.“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www-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毛子爱跳舞,并不是因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大脚,而是源于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源于一颗热情奔放的心。(4分)21教育网
8.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
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
③也有一些人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9.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他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原因。(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予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①怀念老人的勤劳和热情好客:她的院子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她招呼我去玩,给我吃零食。(2分)21·cn·jy·com
②她外表冷静沉默但实际内心热情奔放: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却又两次隔着栅栏吆喝我去她家玩,熟了之后还教我跳舞。(2分)【来源:21cnj*y.co*m】
③她境遇悲苦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她的居室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籽,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2分)21*cnjy*com
三、表达交流(15分)
10.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注意句式和修辞方法)。(6分)
例句:儿时的故乡,就如悬在我头顶的一轮清澈明月,虽然清冷,却给予我无穷的梦想。
少年时的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年后的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少年时的故乡,)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高远,却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成年后的故乡,)就像一段悠扬的笛声,虽然伤感,却慰藉了我孤独的灵魂。
11.“醉驾”虽已入刑,但仍然时有以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法者,请你拟写一条劝告司机不要酒后驾车的交通标语。要求:具有亲和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为保持生命之花的芬芳,请您不要酒后驾驶。(符合语用目的,2分,运用修辞,1分。)21cnjy.com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
据报道,高考给奥赛获奖学生加分的政策将做重大调整,真正给奥赛热降温。在此之前,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先生就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拼了命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结果不去学其他学科了,一心只对付比赛,一旦得到了金牌就成为名校争相招揽的对象。他还说了一件事,他带过一个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了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进了精神病院。最近也有不少媒体报道,由于奥赛热,一些中小学生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导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甚至个别学生产生自杀的念头。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针对“奥赛热”的问题,给高校和家长各拟一则建议。(每则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5字)
高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高校:高校招生应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应只盯奥赛金牌。(2)家长: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或“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6分,每则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