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5 15: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3年7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阅读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所有题目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
清朝咸丰年间,成都郫县(今郫都区)人陈守信发现盐渍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潜心研究数年,在辣椒中加入灰面、豆瓣一起发酵,其味鲜辣无比,郫县豆瓣就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郫县豆瓣生产厂家开始采取工业化生产。目前,成都市正在郫都区安德镇积极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园区,已经吸引了包括郫县豆瓣公司在内40余家企业入驻。据此完成1~3题。
1.工业化生产可以帮助厂家提升豆瓣酱的( )
A.价格 B.名气 C.质量 D.产量
2.与成都市区相比,郫都区安德镇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园区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原料 B.劳动力 C.土地 D.市场
3.下列最不可能入驻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园区的是( )
A.运输物流业 B.大数据中心 C.辅料生产厂 D.食品机械厂
人户分离指公民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人户分离有两种情况:一种指户口在本地,人未在此地居住,即“户在人不在”;另一种是人在本地居住,户口不在本地,即“人在户不在”。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户分离增长88.52%。据此完成4~6题。
4.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增长快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交通 C.政策 D.环境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在户不在”比重最大的是( )
A.河南 B.山东 C.新疆 D.上海
6.“户在人不在”的地区( )
A.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B.环境承载力不断提高
C.人地矛盾得以缓解 D.人口老龄化得到减缓
下图示意1961-2013年海口的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7~9题。
7.与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纬度位置 B.平均云量 C.日照时数 D.植被覆盖度
8.影响多年来海口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拔高度 C.大气厚度 D.污染程度
9.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当地植被( )
①雨季加速生长 ②雨季减少蒸腾 ③旱季加速生长 ④旱季减少蒸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下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据此完成成10~11题。
10.图示建筑物位于光伏阵列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1.极夜期过后,光伏组件开始工作。图示光伏阵列为站区供电大致始于每年( )
A.4月25日 B.5月25日 C.7月22日 D.8月20日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2~13题。
12.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①风速小 ②地面温度低 ③地势低 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我国大都市边缘空间作为直接投资、国内移民城市拓展的热点,其市容、产业结构等正经历剧烈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都市群及其边缘空间组成的空间系统。该都市群内的核心都市为了拓展发展空间,计划建设职住平衡的宜商、宜业、宜居的新城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图判断受城市核心区辐射带动最小的是( )
A.城市边缘区 B.半城市区
C.人口稠密的乡村地区 D.边界地区的小型城镇
15.都市群核心都市的新城区开发中,潜力最大的地方在( )
A.城市边缘区 B.半城市地区
C.人口稠密的乡村地区 D.人口稀少的边界地区
红海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水深处水温也达21℃。下图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6题。
16.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地壳运动活跃
C.海域狭长 D.海洋生物繁盛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岛礁海藻场是一种典型的近海栖息地,可为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息空间,并提供摄食、产卵及避敌场所,是海洋中最具有生产力的生境之一。渔山列岛东南面岩礁林立,地形复杂,西北部较为平坦。列岛附近海域鱼类、贝类、藻类资源丰富。与快速增长的经济相比,渔山列岛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经济增长乏力现象凸显。对此,有人提出开发海洋波浪能资源以带动岛屿发展。下图示意渔山列岛之北渔山岛四个方位海藻平均密度分布。
(1)分析渔山列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2)描述北渔山岛海藻水平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指出渔山列岛开发海洋波浪能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数据中心是区域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互联网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内蒙古乌兰察布有着“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等称号,在这里集聚20多座数据中心,与贵州数据中心形成了“南贵北乌”分布格局,乌兰察布正积极参与建设东数西算工程。下图是乌兰察布相关信息示意图。
(1)与贵州相比,分析乌兰察布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2)说明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益处。(6分)
(3)简述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主要受气温、水温、径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山东段每年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凌汛多发,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近年来黄河下游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主要得益于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为发挥小浪底水库的防凌作用,专家提出“封河前加大泄水量,封河期减小泄水量,开河期减小泄水量”的调蓄方案。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简图。
(1)说明凌汛对沿岸地区的危害。(4分)
(2)说明黄河下游山东段凌汛的形成过程。(6分)
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评分参考答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
1.D 2.C 3.B 4.A 5.D 6.C 7.C 8.A 9.B 10.D
11.C 12.A 13.A 14.D 15.B 16.B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共52分。
17.(1)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2分)有洋流交汇,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2分)岛屿多,海藻场广布,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2分)
(2)特点:东、南两个方向海藻密度较小;(2分)西、北方向的海藻密度较大。(2分)
原因:北渔山岛东、南方向的岛礁地形复杂,面向外海,风急浪大,且处于台风北上路径,在高风浪作用下,海藻不易附着和生长,海藻分布密度小,甚至没有海藻;(2分)西部和北部海岸地势平坦,风浪平稳,海藻密度比较大。(2分)
(3)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分)缓解岛屿及大陆能源不足,促进海岛开发,调整能源利用结构;(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分)
18.(1)纬度高,气温低,利于散热;乌兰察布地质结构稳定,地震、洪涝灾害发生机率极少,安全性高;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丰富;草原地区地势平坦,铺设电线电缆容易,节省成本;距离北京较近,跻身北京一小时经济圈;交通便利,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任答四点,得8分)
(2)可共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2分)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提升运算能力;(2分)可形成规模效益,提升知名度。(2分)
(3)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热,会使当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加剧气候干旱;(2分)水资源消耗过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2分)淘汰的设备(电子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2分)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干扰当地生态系统。(2分)
19.(1)冰凌阻塞河道,造成水流不畅,水位抬高,进而溃坝,形成洪灾;(2分)流冰撞击,损坏大坝、桥墩等建筑物。(2分)
(2)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由低纬流向高纬,上游河段气温高于下游河段,秋末冬初,下游河段温度低,先封冻,阻塞上游来水,导致河流水位抬高;(3分)冬末春初,上游河段冰先融化,下游仍处于封冻状态,阻塞上游来水,水位抬高,形成凌汛。(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