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5 15: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重点: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难点: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课文结构:
第一目: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第二目: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第三目: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现代化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课本导入:
(设施农业)
(一)农业现代化的表现: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犁 耕
铧式犁
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
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主导地位的农业。
现代农业:
是现代科学基础上,
以现代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式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
1.背景:
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等。
2.过程:
(1) 工业革命后: 机器生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
建立高度集约现代农业。
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
主要经营模式。
(3) 20世纪下半叶: 高科技农业有突破进展
(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设施农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有机化学之父
肥料工业之父
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
(1803——1873)
特征
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
3、表现:
(1)农业机械现代化
①前提:
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的批量生产
②主要机械:
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
播种机
联合收割机
铧式犁
机器人(采番茄)
机器人(采草莓)
牵引或驱动的动力设备
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后逐渐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器械,粮食总产量在1700年为3.175百万夸脱,1845年为18.665百万夸脱(夸脱:计量单位)。这反映了:
A.先进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D
③特点:
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美国:以大型为主
法国:以中型为主
日本:以小型为主
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
④历史意义:
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美国超大型农业机械
(1)农业机械现代化
(2)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
3、表现: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成 就 美国
墨西哥
菲律宾
中国
意 义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3)高效化肥的广泛运用
(二)畜牧业现代化
大规模自动化养鸡场
大规模养殖场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
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2、生产规模大型化
(三)渔业现代化
海水养殖
远洋捕捞船
1、海洋捕捞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3、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原始农业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陶器来存储余粮。
2、封建社会:粮仓
——具有防鼠、防盗、防潮、防火、保鲜
隋朝 含嘉仓——天下第一仓
(缸式地下粮窖)
① 1950年代,美国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② 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③ 21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3.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谷物冷却机
现代粮仓
粮库专用
通风机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一)粮食储备
(二) 食品储藏
1.古代社会:风干、腌制等方法
风干法
新疆葡萄干
(唐朝墓葬)
腌制法
冰藏法
(天然冰)
冰鉴
2.现代社会:
(1)冷冻食品加工:
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2)冷链物流产业: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整体布局冷链物流产业。
第一,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
第二,通过冷链物流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并满足其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
第三,既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失,又可以有效避免生鲜农产品在储备、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个别食品安全问题;
第四,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整体上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课本p15“思考点”: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课本p17“学习拓展:目前食品保藏技术有哪些
五大类:
化学保藏法、温控保藏法、干燥保藏法、真空保藏法、辐照保藏法等。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的安全
(一)粮食短缺原因
1、原因:
(1)人口激增
(2)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饥饿的苏丹》
摄影师:凯文·卡特
获得1994年普利策
新闻特写摄影奖。
非洲——全球粮食最短缺的地区
三、粮食和食品的安全2.应对措施:(1)世界: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2)中国:举措:①发布方针: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②制定法律:此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让我们有面包”十月十六日“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目标材料1:漯河市“辣条”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为引导相关企业健康发展,漯河市局从企业硬件设施、软件体系、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等8个方面提升规范,去劣存优,生产企业由30多家减少到8家。——王景昌等《“卫龙辣条”从这里走来——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侧记》材料2:玉峰食品在2013年花3000多万建了个10万级的GMP洁净车间……其他稍小的厂家也都在顺应时代改进,在平江县市监局的引导下,有12家辣条厂投资1300万做洁净车间改造。——《辣条背后的秘密:国产辣条的20年崛起史》解说词材料3:家长和学校的培育,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购物习惯,还会帮助孩子提升自律能力。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对“危险辣条”类食品危害的认识,又具备了鉴别能力,自然,“危险辣条”类食品就没有了市场。——张孟军《整治“危险辣条”须三管齐下》辣条产业应如何应对食品安全的挑战?(二)食品安全问题(二)食品安全问题
1.原因:
(1)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2) 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3)食品加工过度使用添加剂
2.应对:
(1)世界: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2)中国: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此后又对安全法进行了修订,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
食物生产
食物储备
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小结:
机械通风
低温控制
冷链物流
原因
措施
人口增加
耕地减少
中国:发布方针、制定法律
国家重视
立法规范
严格监管
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农业现代化
畜牧业现代化
渔业现代化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联合国:FAO
特征:
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习近平
探究与拓展
1、问题探究: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作物育种技术的突破等方面的成就,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以及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方面努力,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为维护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具与动力生产技术生产目的使用肥料作物品种生产单元物质循环拓展: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直接经验现代科技自给自足商品化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内循环,农产品初加工外循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