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疫病
流行
影响
消极影响
人口死亡
社会混乱
政治、经济变动
客观进步:医学和公共卫生进步
中国:中医药成就
西方:西医的发展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
单元导言:
唯物史观
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本p85“问题探究”
有一定道理。历史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偶然性,疫病的爆发就是人们不能忽视的偶然性事件。
例如,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雅典鼠疫横行导致军民大量死亡;亚历山大大帝死于疫病,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但是人类并不是坐以待毙的,而是能够认识规律,对许多疫病进行防治。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突发性,传播快
传播范围广
危害极大
定义:
特点:
“疫病” “疾病”
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课文结构:
第一目 历史上的疫病
第二目 中医药的成就
第三目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难点:
疫病对历史的影响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
—《周易·尚时》
≠
“疫者,民皆病也。”
—许慎《说文解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肺部,曾发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
一、历史上的疫病
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
《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3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天花病例。
文献史料、考古资料互证
一、历史上的疫病
古埃及时期 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
公元前5世纪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发生明显转变。
公元前323年 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6世纪 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人口大量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14世纪 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称为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严重饥荒。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17世纪 明末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
墨西哥爆发黄热病,在美洲、非洲、欧洲等国家流行。
18世纪 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
20世纪 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1918-1919,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达到2000万以上。
一、历史上的疫病
(1)疫病
1、古代
古代席卷尼罗河流域,18世纪肆虐欧洲,延续数千年,不少帝王罹患天花(拉美西斯五世、彼得二世、路易十五、康熙帝)
天花
鼠疫
黄热病
①前5世纪,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突然爆发,伯利克利身亡。
②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减半。
③14世纪起, 在欧洲流行3个世纪,被称为“黑死病”。
④ 中国明末,鼠疫横行,大量军民染病死亡。
17世纪在墨西哥爆发,肆虐两个世纪,涉及美洲、非洲、欧洲
(2)影响
① 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政治、经济变动。
② 逐步重视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治。
③ 建立疫病救治机构、隔离或者收治患者。
“鸟嘴医生”: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
② 逐步重视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治
重视
公共
卫生
古罗马:
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供排水)
中国
古代:
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疫病防治
东晋: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明代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汉长安城地下3米处
巨型排水涵洞
西汉后期:
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隋唐时期:
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
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③ 建立疫病救治机构、隔离或者收治患者。
唐朝——“养病坊”
寺院收养贫病平民的机构
宋朝——“安济坊”
政府出资兴办免费医疗机构
宋朝—— “养济院”
政府鼓励民间集资创办免费医疗机构
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抱朴道院(葛洪,号抱朴子)
一、历史上的疫病
近
代
疫病
医学
进步
① 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流行
② 1918-1919,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达到2000万以上。
①18世纪晚期
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②19世纪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③1928年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教材第81页思考点:
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
(1)古代拥有一定的公共卫生观念,采取了清理污水、隔离患者以及掩埋尸体等措施,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
(2)利用中医药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对治疗天花、疟疾、伤寒等疫病形成一定的经验;
(3)建立专门的机构,隔离病人予以救治,符合现代科学。
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
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因为,我们庆幸拥有伟大的中医药,与瘟疫展开一次又一次生死对决,并无数次救民族于危难 。
--《中国疫病史鉴》
二、中医药的成就
年代 人物 医学著作 成就
战国 扁鹊
战国— 西汉
东汉
东汉 张仲景
东汉 华佗
东晋 葛洪
唐代 孙思邈
唐代 政府
明代 李时珍
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黄帝内经》
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
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神农本草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
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创制麻醉药“麻沸散” 、健身方法“五禽戏”
《肘后备急方》
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唐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本草纲目》
“东方药学巨典”
《千金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后人尊称“药王”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
地位
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的针灸,简便经济,治疗效果显著
课本p82【思考点】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中医药特征的认识
①重视临床经验
②辩证施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③独特的医学遗产:针灸、推拿、食疗
④留下了大量的中医典籍
课本p83【学思之窗】根据材料,谈谈对《本草纲目》体例特点的认识
①全书框架一目了然;体例完备,大纲、条目、解释、辨误、图像、功用全面;
②重视前代医学家的研究成果;作者深人临床实践,辨析真伪,裨补缺漏。
二、中医药的成就
新中国:
(3)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1)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等领衔的最新论文聚焦中成药连花清瘟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疗效。它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2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西医发展
(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2)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3)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成就: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1632-1723)
荷兰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之父的称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利用这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
威廉·哈维
(1578-1657)
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他发现了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其贡献是划时代的。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2、传入中国
①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广受欢迎。
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③西医院校建立起来,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澳门白马行医院
来水亭
④ 借鉴西方公共卫生措施,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大清抗疫英雄伍连德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席卷整个东北,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为抗击东北鼠疫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 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肺鼠疫”概念、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预防传染病。
3、对中国的影响:
(课本p84 思考点)
近代以来,西医借助科学实验,医疗技术日益进步。西医的传人给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带来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医疗机构的近代化。西式医院在大城市逐步建立,医疗条件大为改善。
其次是医疗技术的科学化。诊断、治疗借助仪器与实验手段。
最后是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西医的消毒措施带来了防疫的进步,提侣科学处理垃圾粪便、推广自来水、进行食品监督等措施有助于公共卫生的维护。
总结:
历史上
的疫病
天花
鼠疫
黄热病
流感
斑疹伤寒
人口死亡
社会混乱
政治、经济变动
医学和公共卫生进步
(客观进步)
中医药
的成就
《黄帝内经》
临床经验的积累
中药典籍数量巨大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过程
影响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