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5 15: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本结构: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生产力发展
生产方式变革
社会生活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一课
从食物采集
到食物生产
古代
采集
渔猎
食物生产
农耕
畜牧
西亚:大麦、小麦/山羊、绵羊
东亚:粟、水稻/猪、狗
美洲:玉米、甘薯/骆马
古希腊/古罗马:谷物、葡萄、橄榄
近代
新大陆:玉米、番薯、辣椒、番茄
旧大陆:水稻、小麦、牛、羊、马、猪
提高粮食产量
增加人口
推动经济贸易发展
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第二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
食物物种交流
现代
食物生产现代化
食物储备
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大型农场、机械化生产
杂交育种
自动控制
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冷链物流产业得到发展
第三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存与食品安全
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农业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应该关注农业,关注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文结构: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重点: 农业革命的意义;
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难点: 农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
课文导入:
河姆渡出土的
碳化稻谷和稻茎叶
① 突出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
②利用考古发现培养的史料实证意识;
③是由水稻的起源引出农业的起源。
(起源)
(多彩)
(基础)
一、农业的产生: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绝大多数时间是以采集、渔猎为生,这种智慧利用现成的天然产品的经济活动被称“攫取经济”。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一)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
(起源)
(1)食物来源:
采集、渔猎
(2)生产工具:
木、骨和石等
(3)生活方式:
(4)社会生活:
群居
女性生育和抚养后代,负责采集,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骨针用兽皮缝制衣服
用火烧烤食物
身背猎物
教人钻孔
脖子上戴着项链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农业产生之前原始人类的生活
小麦、大麦原产地,
饲养绵羊、山羊
黄河中下游: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
种植水稻
河姆渡人:
饲养猪狗
玉米、甘薯原产地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局部)
东亚
河姆渡遗址
出土的猪纹陶钵
中美洲
西亚:
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南美洲
南稻北粟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地域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
西亚
东亚中国
美洲
特点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多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多元发展格局)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2.意义: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①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形成聚落。
②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
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河南贾湖遗址
出土的骨笛
(距今7800--9000年)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1)促进生产条件改善与人口的增长
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促进了天文历法的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3)促进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精神生活的产生
(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安半坡仰韶遗址
出上的陶埙
(距今6000多年)
尼安德特人
遗骸
(农业革命)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思考点:课本p3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食物结构的变化:
生产方式的变化:
经济形态的变化:
社会组织的变化:
从攫取经济转变为生产经济。
除了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之外,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和蓄养的动物。
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进行农业生产。
农业的产生改变了原始人群混合的谋生方式,不同经济门类逐步产生。
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步形成聚落。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多彩)
共性: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灌溉农业发达
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大事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西亚地区——两河流域文明
非洲地区——尼罗河流域
(1)种植业:种植大麦、小麦
(2)畜牧业:饲养山羊、绵羊、牛
(3)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商人等拥有土地,
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古埃及:王室和神庙占有土地
(多彩)
两河流域乌尔王陵镶嵌画
两河流域农业的发展
《内巴蒙视察牧群场景》壁画残片
反映古埃及人放牛的场景
2. 东亚地区——中华文明
(1)种植业:
分成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2)水利:秦国修建都江堰;
西汉修建龙首渠
(3)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多彩)
①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贵族手中,
农夫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犁牛耕使用,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家庭成为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秦以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农夫
驱牛耕地
老人
田头送饭
少年提篮撒种播种
农妇
挥锄劳作
双轮车
小鸟
小狗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整幅画生动形象,主次分明,
体现了其乐融融的农家田园生活。
3. 欧洲地区——古希腊、罗马文明
(1)种植业:
大麦小麦由西亚传入;
谷物蔬菜轮作;
种植葡萄、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古希腊:公民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非常普遍;
(斯巴达人征服希洛人为奴)
古罗马:
①共和国时期,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②帝国时期,贵族和富人拥有更多土地,小农逐步破产。
古希腊陶瓶(前6世纪)
赶集的古罗马农民(1世纪)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多彩)
①古希腊高超的制陶技术。
②反映古希腊独特的农业经济和食物生产方式。
③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希腊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直观地了解罗马帝国时期的农民生活
4.美洲地区——印第安文明
(1)种植业:
主要粮食作物是:
玉米、甘薯、马铃薯
(2)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阿兹特克人土地除了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被村社收回。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多彩)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概括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种植业 畜牧 水利 土地 生产经营方式
西亚
北非
东亚 中国
欧洲 希腊
罗马
美洲
大麦、小麦
羊牛
王室和神庙、贵族、商人等占有
合伙经营或出租
北方:粟麦
南方:稻
猪狗
秦国:都江堰
西汉:龙首渠
先秦:贵族土地所有制
战国之后:封建地主私有
先秦:集体耕种
战国之后:小农经济
秦以后:重农抑商
谷物和蔬菜轮作
种植橄榄葡萄
公民拥有土地
奴隶劳动
共和国时期:土地国有
帝国时期:贵族富人拥有
共和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帝国时期:小农破产
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每个家庭主人可获得一块份地
王室神庙占有
谷物为主、
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玉米、甘薯、马铃薯
骆马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后,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父系社会--新石器晚期)
2.私有制出现,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
(1)根本原因:
(2)表现:
3.军事首领地位上升
4.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1)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这样,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
(2)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
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地位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
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生产力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氏族部落首领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已有,变成私有财产。
小结:
采集、渔猎
生产关系
生产力
主要文明区域
(1)种植业:
(2)畜牧业:
(3)水利:
(4)土地及生产
经营方式:
农业产生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
国家产生
1.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流域
2.中华文明
3. 古希腊、罗马文明
4.印第安文明
课本p6问题探究:上述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材料一: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ba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 (qia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班固《白虎通义·号》
这两段材料都是古人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推测。
关于远古人类生活,第一段材料认为远古人类采集树木果实和昆虫作为食物,第二段材料认为远古人类以禽兽的肉作为食物。
关于农业的起源,第一段材料认为是因为人类以果实和昆虫为食,容易产生疾病或中毒,于是发明了农业,播种五谷作为食物。第二段材料认为是因为人口增长,禽兽不足,于是发明农业。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远古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其食物来源既有植物果实、昆虫,也有禽兽。农业的起源有多种因素,两段材料各提到一种因素。除这两种因素之外,人类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也是农业产生的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
尽管原因解释有所差异,但是都能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原始农业产生的时代。
拓展:
(论点)
是什么 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