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瓦窑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集思广益 时效课堂
课时总编号: 2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课题 《师说》 韩愈
学习 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习 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朗读鉴赏,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和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过程:学科组共案 用案人自我创新
一、情景导入 教师配音朗诵课文《师说》,引入课堂。 关于作者: 1、“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得民心的韩愈。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潮州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愈被贬,潮州受益——可笑的历史》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是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四、写作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释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 《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 “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五、感知课文:听朗读录音 ①句读( ) ②经传( ) ③或不焉( ) ④老聃( ) ⑤谀( ) ⑥贻( ) ⑦苌弘( ) ⑧欤( ) ⑨嘉( ) ⑩嗟乎( ) 乐师( ) 师襄( ) 答案:①dòu ②zhuàn ③fǒu ④dān ⑤yú ⑥yí ⑦chánɡ ⑧yú ⑨ ⑩jiē yuè xiānɡ 六、新知讲解 研读第一自然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者:即求学的人 。<古今异义> ‥‥‥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①“‥‥‥的原因” ②“用来 ‥‥‥的‥‥‥”这里是“用来 ‥‥‥的人”的意思。 道:道理,指儒家的思想理论。 受:同“授”,传授。 业:学业。 惑:疑难问题。 知:动词,懂得,明白。 之: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谁,疑问代词。 惑:名词,疑难问题。 从:动词,跟随,追随。 为:动词,作为,成为。 解:理解。 乎:介词,在。 闻:知道,懂得。 从:追随,跟随,动词,省略了宾语。师:意动,“以……为老师”。 师:动词,学习。 庸:副词,表疑问,岂,哪。 年:年龄。 是故:所以,因此。 无:不论,不分,动词。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代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这里可译成“地方”。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引导思考: 用原文回答问题:人为什么要从师? a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人非生而知之者。 思考: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必要性 从两个角度 人非生而知之者 阐释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研读第二自然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矣! 重要词句: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欲:动词,想要。 出:动词,超出。 远:多,形容词。 犹且:还,副词。 问:请教,动词。 下:低,形容词。 耻:意动,“以……为耻”。 圣:前一个“圣”,圣明的人,名词;后一个“圣”,形容词,圣明。 其:代词,自己。 惑:糊涂,形容词。 愚:与圣的用法一样。 之:代词,代童子。 习:学习。 句读:句中停顿的语气所在。 所谓:称呼的,说的。 其:疑问副词,难道; 于:介词,从。 其:代词,自己的;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句读……,惑……:<宾语前置>。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人。 小:小的方面。 遗:遗漏,丢掉。 明:明智。 师(前)名词,表示“……的人”。 (后)动词,学习。 耻:“以……为耻”,意动。 彼: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道:学问道德水平。 卑:(地位)低下。 羞:以……为羞愧、感到羞耻。 盛:(地位)高。 谀:阿谀,奉承。 齿:并列,排列。不齿,不与其为伍。 乃:竟然。 及:赶得上。 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1、简答: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思考: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习句读 小学大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不解 未见其明 在对比中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3、 思考:第二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再一次通过对比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4、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从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整理重要的知识点。
板书 设计 知识点较多,根据需要,可随机板书。
教后记
课时总编号: 2 第 2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课题 《师说》 韩愈
学习 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习 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2、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朗读鉴赏,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和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过程:学科组共案 用案人自我创新
一、情景导入 检查课文背诵。 继续学习新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常:固定的,不变的。 师:以……为师,意动。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象。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引导思考: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孔子事例 证明观点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学者必有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喜爱。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于:①介词,表被动,被;②介词,从。 嘉:赞许、赞扬。 行:履行、做。 贻:赠送。 引导思考: 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三、总结 1、全文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从两个角度阐释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证一: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对比 论证二: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对比; 论证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师对比; 论证四: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4):交代写作缘由,赞许李蟠。 2、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耻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而教 小学大遗 于其身——耻学于师 未见其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其智乃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反不及 通过三组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2)举例论证 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例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3)、引用论证 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说明从师学习的原则。 四、朗读并试背全文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缘由。 课堂练习: 1、高考连接 (2019·全国卷Ⅲ)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2)(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 (3)(2018·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2014·大纲卷)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2、模拟高考 (1)《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责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句子是“ , ”。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在《师说》中用“ , , ”三句阐明了 古代圣人良好的学习态度。 (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写一篇随笔,谈谈从师的必要性。
板书 设计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从两个角度阐释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证一: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对比 论证二: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对比; 论证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师对比; 论证四: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4):交代写作缘由,赞许李蟠。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