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文中重要语句或引文的含义及妙处,领悟文章主旨及文章景物描写中蕴含的哲思。
3.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探究文章所反映的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素养目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 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1930年至1935 年留学德国,其间受到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1964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诗人的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曾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对他的《十四行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十年诗抄》,散文集《山水》,学术著作《杜甫传》《诗与遗产》,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
作者介绍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冯至散文集《山水》中的一篇,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文章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哲思,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连载了贺麟的长文《德国三大伟人处国难时之态度》。文中列举了歌德、黑格尔、费希特三位德国文化巨人在国难之际所表现出的不同立场,并谓之以“诗的”“散文的”和“戏剧的”三种人格标准。其中歌德被作为“诗的”人格的代表。他在1792 年普鲁士攻法前夕仍然与王子探讨颜色研究中所得的新学说,诠释着在临难之际仍然保持着对纯粹精神进行探索的热情和诗性哲学。诗人的敏感和对生命本真的兴趣,使歌德在离乱之际仍有着“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的超拔襟怀。而冯至本人在抗日战火之下,也表现出了一种“歌德式”的诗性生活态度,寄情于“灵魂里的山川”。“十几年来,走过许多地方,自己留下的纪念却是疏疏落落的几篇散文。……这些地方虽然不在这小册子里出现,但它们和我在这里所写的几个地方一样,都交织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里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爱惜自己的生命。”(冯至《山水·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就是作者任教西南联合大学时写下的一篇记录“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
课文探究
石路的尽头曾经有过人类生活的村庄,有过房屋,有过田园。
1.“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中“一条路”“另一条路”的含义?
“一条路”指现实存在的一条用石块砌成的旧路;
“另一条路”指这条旧路引发的“我”的联想和想象,是一条通往历史的想象之路。
3.第5段写山脚下的泉水,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由眼前的小溪,想到“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将今人与昔日的人们联系起来,说明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越过具体的物象,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人和人……相通的地方。”这样由近及远、由个人及整体地展开联想,赋予文章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并形象地阐发了生命声息相通的哲理。
4.赏析“其次就是鼠麹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这几句。
这几句将描写和议论巧妙融合,既写出鼠麹草的外形特点,又写出其内在品质。句式长短不一,整散结合,自由活泼生动。拟人修辞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品格。
5. 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产生了哪些感悟?
灿烂美好的大自然滋养人类的生命,点缀过人们的生活。作者由彩菌感悟到生命和自然的灿烂之美。
6. 怎么理解第11段中的“ 风雨如晦的时刻”?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 年,这是祖国遭受浩劫的时刻。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寓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7.怎样理解“意味不尽的关联”?
① 大自然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
② 现今同样给了居住在村庄的“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③ 我们的生命因共同蒙受自然的滋养而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换、物是人非的慨叹,寄寓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深入探究
第一部分,作者用“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暗示了这里曾有“人烟”。
第二部分,写由一条旧路引发联想,并进而证实联想,以“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与题目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部分,写山村消逝后留存于草木之间的余韵,作者时时暗示读者,这是在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如:写泉水,说它“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写村女,作者感悟“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写有加利树,作者联想到“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等等。
第四部分,作者集中抒发感慨,更是连续点出“那消逝了的村庄”“那村里的人们”,表明是在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1.文章题目为“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那么作者是怎样将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统一于这个题目之下的?
① 人类历史短暂,而大自然永恒。在第一段,作者以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演变与大自然自“洪荒时代”“千百年如一日”的永恒相对比,表达了这一感慨。
② 人类历史的兴衰,多因人事。在第三段,作者写这个山村的消逝是因为一场“浩劫”,末段也以“风雨如晦的时刻”含蓄地表明这一点。
③ 自然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作者在写泉水、鼠麹草、菌子等事物时,充分表现出自然多姿多彩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
④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应该懂得敬畏、感恩自然。泉水滋养了当时的山村和现在的“我们”;菌子“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
⑤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声息相通,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平相处。文章末段,是这一感慨的集中表达。
2.由“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获得许多感悟,这些感悟有哪些?
《卜算子》中这一词句,本指恋人虽相距遥远,却因“共饮长江水”而情意相通;此处用来比喻“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形象生动。
作者笔下的泉水与宋词中的“长江”同样昼夜流淌,穿越历史;宋词中恋人之间虽相距遥远而情意相通,作者与古人之间虽时代相殊,同样心意相通。在这里,作者笔下的客观事物和内心感受,分别与古代词人词句中的事物与感情两相对应,巧妙表达了作者当时由泉水而生发的关于人类、生命、历史等的感慨。
3.第五段末尾,作者引用宋代李之仪《卜算子》的词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处?
① 选取丰富物象来引发深刻的哲思。
文章名为“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但作者无意去追寻山村的历史,或者想象山村的过去,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到眼前这个山村。他抓取了山村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和生活画面展开描写。清冽的泉水、坚强的鼠麹草、高大的有加利树、雨后的菌子,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积极、光明的一面;野狗的嗥叫、麂子的嘶声,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苦难和可怕的一面。
② 运用联想和想象,赋予文章以深远的历史厚重感和哲理内涵。
文章写了眼前这个村庄的不同时间的不同风物,乃至不同的生活侧面,而不论哪个时间、哪种风物、哪个侧面,又无一不和历史相关,和更广泛、深远的人类生活相关。比如通过对鼠麹草和村女的描绘,引发对弱小生命鄙弃浮夸的哲思。文章由眼前景物产生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显示出一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
4.本文追寻着山村余韵,闪烁着哲思之美。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观点一:同意。① 这篇文章写于1942 年,此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此文写作者避居山林,寄情山水,对现实和时局表现出一种超然和淡然的态度。② 文章所写内容不仅与当时国家、民族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与作者当时的教书育人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才情与思想。
观点二:不同意。① 作者并没有完全超越现实。文章中有“浩劫”二字,而1942 年恰好有一场关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浩劫”;文章末尾“风雨如晦的时刻”含蓄地点明时代特点。② 文章所表达的自然美好、生命美好、人类声息相通等人生感悟,以及末段所寄托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显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对阻止人类之间的杀戮、消除人为的“浩劫”,是一种呼唤和感召。
5.有人认为,这篇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歌德式”的诗性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