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起源
多元起源: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
一体发展: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指以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
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
1)孔子 思想:①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为政以德”。③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④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认为不分贫富贵贱,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代表作:①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主要思想和言论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为《论语》
2)老子 思想: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顺应自然,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的政治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③世界万物相互依存,不断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代表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百家争鸣
背景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上,“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③思想上,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④阶级上,“士”阶层活跃,被各国重用
战国时期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 思想: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②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 思想: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隆礼重法),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则覆舟”(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③苟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 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墨家 墨子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并非反对所有战争)、尚贤、节俭
道家 庄子 思想:①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②放弃差别,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法家 韩非子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维护封建专制,与现代“依法治国”思想存在本质区别),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阴阳家 邹衍:认为五行(认为自然界受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支配)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相同点】
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意图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即遵循周礼的旧的奴隶制社会)
3)影响: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仁”与“仁政”】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秦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秦朝:推崇法家学说
汉朝:
1)汉初的黄老之学(刘邦到刘彻70多年)
①原因: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秦亡教训
②思想和政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③局限:
地方势力崛起,吴楚七国之乱;匈奴的威胁;地主阶级兼并农民土地。
④向有为思想转变: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① 背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央集权需要,防止地方势力崛起,地主兼并土地,抵御匈奴威胁;儒学自身调整:董仲舒整合出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被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思想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20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③表现
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上,教育为儒学垄断,兴办太学,采用“五经”作为教材
④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对封建国家思想统一有利于政治统一,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中央集权,社会安定;
教育:学校必修教授“五经”,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文化、政治文明高度发展,但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只有儒家的思想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儒家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作为独立学派的诸子百家消失了,但一些学派的思想被儒家吸收继承,成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
东汉: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兴起于东汉中后期,区别于道家学派)的兴起,中华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佛教的传入与融合】
过程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又称佛心宗或心宗,以达摩为祖师,至唐分南北两派,后由开演为五家七宗)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文学艺术: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建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
思想: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吸收佛教文化的原因
①主观方面,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能吸收、消化佛教思想,并加以创新,实现佛教的本土化;
②客观方面,佛教思想本身有迷人之处,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从而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和提倡
四、宋元时期——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背景:
①魏晋以来社会不安定,国家不统一儒学基础发展动摇,人民寻找新的思想寄托;
②佛道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收众多信徒,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③三教合一,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唐宋之际,复兴儒学运动。
2.含义:“理学”是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3.代表人物及思想
程颢程颐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地位:理学奠基者
朱熹 ①理之源在于天理,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②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③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 地位:理学的集大成者
4.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形成了中华民族重气节、保守、内敛的民族性格;
③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转折
1.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③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 就可得到天理。
王明阳 ①认为社会动乱是人心破坏所致。 ②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 ③提出 “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道理。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背景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的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重要力量 ③思想上,宋明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
代表人物及思想 李贽 ①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 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本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工商皆本
顾炎武 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郡国利病书》 影响:崇尚致用的学风与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 有规律可循。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 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评价 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潮流。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打破了传统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等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近代儒学】
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一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使儒学具有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康有为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儒家社会关系和政治文化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
4.崇尚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6.主张和而不同——认识、处理事情的方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地理方面:中国的四面被有效地切断
②庞大的人口规模
③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
④汉字为维护政治统一和文明连续产生了重要作用
⑤科举制延续了传统文化
⑥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独创性 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独自创造、逐渐形成的,在其开创和形成的过程中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绵延性 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数千年间,唯独东亚大陆的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与那些时有中断的“突 破性文化”迥然有别。
兼容性 首先是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主张;其次是儒、释、道三者长期并存,并以宽厚的心态容纳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
多元性 一是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 二是这些文化通过兼容、渗透和互补,汇合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是中华文化不仅包容吸收优秀外国文化,还将其部分本土化
伦理性 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惩恶扬善、仁爱忠孝、尊君重民等伦理性观念
统一性 数千年来,中国维持统一之局而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
凝聚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性包括自然凝聚性和社会凝聚性两个方面,其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升华的民族精神,维护独立和统一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整体性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把人、社会与自然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同时其自身结构也具有整体性,如儒释道的融合,书画同源等;中华传统文化还注重从整体上看问题,重视事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要素
价值
1)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现实价值: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八、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文字与思想
①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②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③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④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2)社会制度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各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3)四大发明
①8世纪以后,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②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保不堪一击 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④欧洲人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4)中国文化传入周边地区
①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②15 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5)中国文化传入欧洲
①16—18 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
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主要特点
对外传播范围广、对外传播多渠道、随国力的强弱而时有盈缩、对日本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影响
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①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和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中华传统文化以中西结合的方式迈向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中华文化丰富发展了域外文明
①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中华文化圈。
②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欧洲的革命性变化,走出黑暗的中世纪。
③欧洲的“中国热”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