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茶馆(节选)课件 (共15张PPT)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茶馆(节选)课件 (共15张PPT)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17: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茶馆(节选)
1.把握戏剧冲突,感受戏剧所反映的时代大背景,理解和感受剧本所体现的历
史感。
2.掌握节选部分中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响嘣儿脆”的京味儿语言和个性化
语言。
3.把握剧本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加深对现代话剧的了解。
一、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商议·商讨
(1)梅佐贤受徐义德的委托,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 商议 。
(2)人大代表召开会议, 商讨 国家大事。
辨析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交换意见”的意思。“商讨”多用于重要会议,多指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庄重色彩。“商议”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
于重大事情,也可用于一般事情,没有庄重色彩。
2.抵制·抵御
(1)一棵棵树木“聚”在一起便成了森林,可以 抵御 风沙侵袭。
(2)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 抵制 非法校园贷。
辨析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抵挡”的意思。“抵制”侧重于阻止;“抵御”侧重于阻止住,防御。“抵制”的对象多为于己不利的、非武力的,既可用于具体的事
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抵御”的对象一般是武力侵犯或自然界的威胁等。
3.耽搁·耽误
(1)因交通事故堵车,中巴 耽搁 了半小时才到达火车站,所以我们没赶上去昆明
的列车。
(2)A同学因患病 耽误 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抽空帮助他补课,希望他不要掉
队。
辨析 二者都有“拖延”的意思。“耽搁”强调时间上的停留和延迟,对象多是
时间。“耽误”强调因拖延了时间而误事,对象既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事物。
4.谄媚·奉承
(1)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别人 奉承 两句就得意忘形了。
(2)进来的是旅馆的茶房——王福升,一副狡猾的面孔,带着 谄媚 卑屈的神气。
辨析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巴结、讨好人”的意思。“谄媚”侧重于态度上的
卑贱,贬斥的意味很重。“奉承”侧重于言辞上的迎合,略带贬义。
二、词语积累:请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全球经济的低迷,促使互为竞争对手的两家企业化干戈为玉帛,在某些特定
领域开展了合作。 ( √ )
化干戈为玉帛: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2.老人步履维艰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  )
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
子。望文生义。
3.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雾霾,各地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又各自推出了不少举措,真可
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一、重点剖析
节选部分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案
《茶馆》(节选)中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答案 (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2)用小茶馆影射大社会。
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
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
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相联系。
节选部分的结构的独特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 (1)剧本以王利发为线索人物,以人物带动故事,以人为主。
(2)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各种人物相继登场,每个人、每句话、每个场面都是一个
故事,耐人寻味。《茶馆》(节选)不讲究起承转合,不围绕戏剧冲突展开,而是采用
横断面的方法,以人带戏,将茶馆作为舞台,通过舞台上活动的各色人物来展现复杂
的时代和人生。
王利发面对不同的人物展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在权大势大的太监、官差和地痞面前,王利发表现出一副买卖人左右逢
源、八面玲珑的姿态。
(2)面对落魄江湖、身价颇贱的算命先生,王利发心里轻蔑、厌烦,但也送上茶水。
(3)面对弱者,王利发则不肯过多施于同情,在不满现实的同时,又明哲保身。
总之,这是一个胆小怕事、善于应酬、精明干练、自私自利的旧社会中的小商
人、小资产者的艺术典型。
秦仲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和庞太监分别代表了哪两个阶级
答案 (1)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这个二十几岁就雄心勃
勃地梦想通过办大工厂,搞民族工业来救国的人,胸怀理想,要做大事,最后却没有逃
脱破产的厄运。这个形象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家的命运,同时也
证明了办实业无法拯救旧中国灭亡的命运。
(2)他和庞太监的对话,实际上是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与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势
力的对垒。
二、写法赏析
1.“人像展览式”结构布局
每一部成功的话剧都离不开对剧中人物的鲜活塑造,《茶馆》也不例外。《茶
馆》第一幕就出现了20多个人物,给人以应接不暇的紧凑感。这些人物性格鲜
明、个性突出,既有心地善良的店掌柜、店小二,也有油嘴滑舌的算命先生,还有人
贩子,等等,各种身份的人穿插在剧中,更好地反映了时代特征。
主要人物采取自壮到老的方式贯穿全剧。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全剧的主要
人物。他熟谙世故,不得罪主顾,逢人便说客气话,凡事懂得退让,懂得经营之道。然
而,正是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导致他最终难逃茶馆被侵吞的厄运。
一般人物采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式。如第一幕中出现的乡妇、众茶客等,他
们像是走过场一样,却缺一不可,对整部剧的发展意义重大,使整部剧更加紧凑、完
整。
《茶馆》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布局,主次人物突出,更加有利于突出人物之
间的矛盾,对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出现,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兼有
生动形象的人物。截取这些人物在茶馆中的活动的一个横截面,这无数个画面组
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剪影式”地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3.浓郁的北京方言
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在这个剧本中特别突出,简短的台词、儿化词语的运用、地
道的北京方言,真是“京味儿十足”。从小生活在北京城的老舍有极强的驾驭语
言的能力,尤其是对“北京话”运用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创作的戏剧的语
言也是来自生活中的“活的语言”。这些语言经过他的精心提炼,更加简洁生动,
更具特色,也更真实,如“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中的“白面”,就容易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三、思辨探究
《茶馆》(节选)第一幕以“将!你完啦”为结尾。对“你完啦”这句话应怎样理

观点一 因为这句话出现在下棋的过程中,前面一个“将”字说明,和茶客甲对弈
的茶客乙输了。
观点二 这句话有丰富的潜台词。因为文中通过众多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地反
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所以“你完啦”这句话的言外之
意是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