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质量监测(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质量监测(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17:56:11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大理州普通高中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D 【解析】“明清小说涉及内容丰富多彩”扩大范围。
2.(3 分)C 【解析】“材料三中的正面论述”说法有误,应是“反面论述”。
3.(3 分)A 【解析】B、C 选项中所涉及对象,是小说的叙事元素之一,不属于博物书
写的对象,D 选项“木叶”“树叶”属于作者的研究内容,不属于博物书写。
4.(4 分)①善于表达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写出作品意蕴;②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
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③将专业的内容进行通俗化表达,能用浅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其研
究成果;④深度反思现代文明,警惕博物书写的泛化和滥用以及机械性的重复。(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即可得满分。)
5.(6 分)①荣禧堂房间陈设的描写体现了传统博物学以人工物为研究对象的特点,同时也是
红学研究从人物到博物趋向的表现之一。②具有科学性。这段描写展示了丰富的器物知识,
向读者呈现了一系列豪门大族所用的器物,使读者对这些器物以及豪门的生活有了一定的
认识。③具有文学性。这段描写并非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以描写、铺陈等文学手段,展
现了小说人物的活动场所;同时,屋子中器物摆设与屋主人的身份相得益彰,侧面烘托了
屋主人地位尊贵、生活奢华的形象特点。(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6.(3 分)C 【解析】由小说可知,父亲狠心用药是与多年前一次误诊有关,体现的是父亲
严肃自省的态度和对中医学负责的精神。
7.(3 分)D 【解析】画横线部分主要使用了心理描写,没有使用语言描写。
8.(4 分)①指自然界的梨花。秋日父母在田野里散步时,母亲发现树上几朵白色的梨花。②
寄寓着母亲对第一个孩子深切的思念和执意生下“她”深挚的母爱。③“梨花”象征了父
亲的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满分。)
9.(6 分)①典型性。主人公是个慈爱的父亲、德艺双馨的医者,显示了父亲形象的典型性。
②生动性。对父亲的形象描写细腻生动,如父亲病倒后的语言描写,父亲要求出版误诊病
例的时候的眼神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一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认真负责的医
学工作者形象。③争议性。作者有意安排两个情节:父亲由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没有挽回
患者生命、父亲要求出版误诊病例。这两个情节都会使读者质疑父亲这个医生的形象,质
疑作者这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10.(3 分)CIO 【解析】原句翻译为:谢安说:“你处于皇后父亲的重要身份,不应该过分
看轻自己,而损害一时的恩遇。”
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QQABBYSAggAAAhBAAQACEwWACgAQkgGCAKgGwEAQMEIAiQNABCA=}#}
11.(3 分)D 【解析】“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凡”是“总共”的意思。
12.(3 分)D 【解析】“所以他看到儿子与桓温秘密谋划的信件时,内心悲哀以致患病”
有误。
13.(8 分)翻译:
(1)(4 分)谢安贤明,才能够违背常规荐举亲人;谢玄的才能,完全可以不辜负谢安的
荐举。(“乃”“举”各 1 分,语意通顺 2 分。)
(2)(4 分)当初,郗超与桓温结为同党,因为父亲郗愔对朝廷很忠诚,没有让父亲知道
这件事。(“党”“以”各 1 分,语意通顺 2 分。)
14.(3 分)王彪之认为如今敌军正强盛,不能以大兴土木的劳役来烦劳打扰百姓,(2 分)这
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有异曲同工之妙。(1 分)
15.(3 分)B 【解析】“直接地”有误。
16. (6 分)①黄庭坚虽被贬官,但经过洞庭湖时即事抒怀,面对岭南的蛮荒和苦楚以及前途
未卜的现实处境,他表示“行矣勿迟留”,表现出了诗人面对仕途坎坷时积极昂扬和勇敢
正视挫折的人生态度。②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途径洞庭湖,面对眼前景色,
沉浸其中,即景生情,内心变得澄澈明洁,逐渐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得失,表现了其宠辱
不惊的浩然气概。(每点 3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满分。)
17.(6 分)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8.(4 分)修改示例:台盘村虽然原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如今却因“村 BA”火
爆全网。
19.(3 分)示例:2023 年台盘村“村 BA”赛事火爆的意义深远
20.(3 分)a 念念不忘 b 消失殆尽 c 绘声绘色
21.(6 分)
①其中与海马区关系最密切
②海马区变得足够成熟
③两岁前的记忆不是真实的
22.(4 分)①第二人称的使用创设了一个对话的情境,可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读
者接受;②以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将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展示给读者,循循善诱,易于
读者理解。(每点 2 分,共 4 分。)
语文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QQABBYSAggAAAhBAAQACEwWACgAQkgGCAKgGwEAQMEIAiQNABCA=}#}
23.(60 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容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基 20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础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等 不符合文体要求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级 结构混乱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不通顺,语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病多
分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显创意 个别地方有深意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丁未,(朝廷)任命尚书仆射谢安担任司徒,谢安辞让没有接受;又任命谢
安担任侍中,统领扬州、豫州等五州的军队事务。任命桓冲统领江州、荆州等七州的军队事
务,兼任荆州刺史。桓冲认为秦国人强势威盛,想转移军队守卫长江以南的地区,奏请从江
陵转移到上明镇,派冠军将军刘波戍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戍守江夏。王蕴坚持辞让徐州的
职务,谢安说:“你处于皇后父亲的重要身份,不应该过分看轻自己,而损害一时的恩遇。”
王蕴于是接受任命。当初,中书郎郗超自认为他的父亲郗愔的职位待遇应该在谢安之上,然
而谢安入朝掌握了枢机大权,郗愔(却)在一些闲散的职位上悠闲无事,郗超时常在言辞和
神色上表现得愤恨忧郁,因此和谢家产生了嫌隙。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
寻求能够镇守保卫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谢安荐举兄长的儿子谢玄接受诏命。郗超听
说这件事后,慨叹道:“谢安贤明,才能够违背常规荐举亲人;谢玄的才能,完全可以不辜负
谢安的荐举。”众人都不这么认为,郗超说:“我曾经和谢玄同在桓温的幕府做事,见过他施
语文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QQABBYSAggAAAhBAAQACEwWACgAQkgGCAKgGwEAQMEIAiQNABCA=}#}
展才能,即使是细小的事务也能安排妥当,所以我了解他。”谢玄招募勇猛的士兵,招到了彭
城的刘牢之等几人。谢玄任命刘牢之担任参军,他经常统领精锐部队作为军队先锋(出战),
战事没有不胜利的。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北府兵”,敌人害怕他们。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去
世。当初,谢安想要增建宫殿,王彪之说:“朝廷由衰复盛初期,就把东府作为宫廷,很是简
陋。苏峻叛乱,成帝居住在御史台官吏商议政事的地方,(那里)几乎不能遮挡寒风暑气,所
以又营造了新的宫殿。与汉、魏时期相比算简陋,与刚渡过长江时相比却算奢侈了。如今敌
军正强盛,怎么能大兴土木的劳役,烦劳打扰百姓呢!”谢安说:“宫殿粗劣简陋,后人会说
住在这里的人没有能力。”王彪之说:“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使国家安定,使政事光
辉显赫,怎能反而把修建宫室房屋当作能事呢?”谢安不能改变他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
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去世。当初,郗超与桓温结为同党,因
为父亲郗愔对朝廷很忠诚,没有让父亲知道这件事。等到病重,(郗超)拿出一箱书信交给门
下弟子说:“父亲年纪大了,我死了以后,如果父亲因为悲哀痛惜妨碍了起居饮食,可以把这
个箱子呈送给他;(如果)没有这样,就烧掉箱子。”不久郗愔果然悲哀痛惜以致患病,弟子
呈上箱子,里面全是(郗超)和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郗愔大怒说:“这小子死得已经晚
了!”于是不再悲痛流泪。
语文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QQABBYSAggAAAhBAAQACEwWACgAQkgGCAKgGwEAQMEIAiQNABCA=}#}【考试时间:7月5日08:00~10:30】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大理州普通高中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芳场号、座位号等在
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
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博物学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科学与人文的集萃,是多领域、多学科知
识的汇总,包括山川地理知识、珍禽异兽知识、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神仙方
术异闻等,选题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为主,在涵纳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实
地考察形成采风记录、研究报告、文献典籍汇编等,同时包含了当时的前沿科技和集传
承与创新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知识。中国传统博物学著作多为持儒家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
所著,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讲究经世致用,追求格物致知,看似平实记录,
实则讲求微言大义,注重从日常的自然、文化事物的实用性出发,提炼出社会和人生的
普遍道德意义与价值观念,因此中国传统博物学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门类或知识体系,
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道德实践内的一种文化思想观念或理念。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
叠,都包含人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
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
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
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
“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
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
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
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既可以是自然物,
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
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
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
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
(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材料二:
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
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