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2014学年高中语文 湖山沉思 像山那样思考随堂练 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导与练】2015-2014学年高中语文 湖山沉思 像山那样思考随堂练 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06: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像山那样思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嗥叫/呼号 峭壁/金蝉脱壳 嬉戏/独辟蹊径
B.停泊/刺柏 碰撞/人影幢幢 羹匙/更上层楼
C.饿殍/漂染 屈服/弯弯曲曲 搅和/矫揉造作
D.不堪/看管 疲惫/背黑锅  郊狼/言传身教
解析:B B项全都不同。A项全都相同;C项全都相同;D项“堪”和“看”读音相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涯 荡漾 蔑视 坏兆头
B.拾遗 辩别 枪膛 喜气洋洋
C.蠕动 饿殍 艾蒿 无动于衷
D.尘暴 允喏 内涵 毛骨悚然
解析:C A项,涯—崖;B项,辩—辨;D项,喏—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C.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号人物,一举实现了世代农民衣锦还乡的梦。
D.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解析:D A项,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而语境是说“汽车降价”,可改为“大势所趋”。B项,“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而句意是说,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职责,是正当的,可改为“无可非议”。C项,“他”没有离乡背井,用“衣锦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财富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指的是你生活品质的优劣程度,而非你赚钱的多寡。要体会富有的滋味,不需要靠亿万钱财,而是去过你想过的生活。
B.透过近期频繁的“美韩”联合军演,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军事格局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
C.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互联网上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D.南面的山坡变得皱皱巴巴是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路径造成的。
解析:A B项,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之后的内容互换;C项,动宾搭配不当,“培养……氛围”改为“营造……氛围”;D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即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甲  ;对松林来说,乙  ;对郊狼来说,丙  ;对牧牛人来说,丁  ;对猎人来说,戊  。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觉到它,而且,正是它使得这儿有别于其他地区。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5.请把以下句子按顺序填入第2段的横线上。
A.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
B.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
C.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D.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
E.它是死亡的警告
答案:甲处应填E;乙处应填A;丙处应填D;丁处应填B;戊处应填C。
6.本文为什么以“一声狼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意识?
?
?
?
答案:一声狼嗥,惊心动魄,像是警钟长鸣,容易感染读者,并促人深思。这样写,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7.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记述对这一声狼嗥的反应的?这些反应点出“狼嗥”的什么含义?
?
?
?
答案:文章是从以下一些方面展开对这声狼嗥的反应的:①鹿——生存的威胁,死亡的警告;②松林——即将要展开一场动物之间的混战;③郊狼——拾遗的机会;④牧牛人——损伤赔本的先兆;⑤猎人——敢于挑战,予以消灭。这些都是从整体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狼嗥”的。“狼嗥”里包含着整体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
8.狼的消失对自然、对人类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分别意味着什么?作者借“狼嗥”表达了什么?
?
?
?
?
答案:意味着人类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经验,意味着草原和高山植被无可挽回的退化。
“狼嗥”是作者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9.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
?
(2)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
?
?
(3)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
?
答案:(1)这声野性的狼嗥意味着自然以它的悲鸣对抗着人类的灭绝手段,蔑视着人类亲手缔造的灾难。
(2)“明显而迫近的”是人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眼前的生物之间的关系,“隐藏着”“深刻的”是指人们不知道整个生态之间的平衡将要被打破,以及这个“被打破”带给这座山和人们自己的灾难。
(3)把山当作人来写,它有冷静的思考能力,不会像人类那样失去理智地为了眼前利益而冲动地使“狼”之类的物种不断走向毁灭,而要从一只狼的嗥叫中思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问题。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注】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牛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了,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袂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中真正的主角。二十一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注】 高黎贡山:在云南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附近。
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
?
答案:(1)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2)答案一: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答案二: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
2.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
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烟雨牛鹭图”蕴含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文章中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
?
?
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4.文章把“烟雨”称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
?
?
答案: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
二、语言运用
5.高中生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当你看到环境被污染或破坏时,你有何感受?请用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列举环境被污染或破坏的现象,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心中的感受。
?
?
?
?
解析:首先要展开相关联想,联想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污染或破坏环境的现象;其次确定你内心的感受,或气愤,或忧虑,或沉重,或叹惋,然后围绕这种感受选择一个恰当的喻体,最后用语句按要求表述出来。
答案:(示例)当我看见有人捕杀珍稀动物,有人大肆砍伐森林,我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看见有人损坏花草树木,有些工厂污染河流湖泊,我的心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6.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
?
?
?
解析: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体会潜台词。由人睡觉要关灯类比树也要好的环境,要得到应有的休息。从“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