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22: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生字,按照生字特点梳理字词,总结识字规律;同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填一填”等方法识记园地中“吵、胖”等八个生字,区别形近字。
2.能展开想象,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3.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联系实际等方法积累与学习有关的名言。
5.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梳理本单元生字,按照生字特点梳理字词,总结识字规律;同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填一填”等方法识记园地中“吵、胖”等八个生字,区别形近字。
2.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联系实际等方法积累与学习有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分类梳理,总结特点
新 刚 物
仔 伙 伴
迟 通 遍 追
洗 汽 注 满
扛 扔 摘 捧 抱
1.开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
2.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1)第一行字带有本单元学习的三个新偏旁。
(2)第二行字都带有单人旁,与人有关。
(3)第三行字都带有走之底,与人行走有关。
(4)第四行字都带有三点水,与水有关。
(5)第五行的都带有提手旁,与手有关。
3.说一说这些生字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等宽,有的左宽右窄,有的左窄右宽。
(2)带有走之底的字书写规则:先内后外。
(3)三点水的字书写时注意呈弧形。
(4)提手旁的字,左窄右宽,注意提略向左,出尖。
4.出示:床 左 居 包 ,观察这几个字特点: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
5.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先外后内。范写指导,生完成描红临写。
6.评价。
评价标准 得星情况
正确 ☆
正确 规范 ☆☆
正确 规范 整洁 ☆☆☆
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姓氏歌》中第一部分,说说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姓氏的?(加一加)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复习《日月明》,说说识字的方法:会意字,加一加。
3.出示识字加油站里的内容,自由认读,观察生字特点,思考识记的方法。
4.同位交流。
5.反馈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6.游戏巩固:
(1) 一字开花, 如:吵 吵闹 吵吵嚷嚷 吵架
(2)自我介绍:我是 吵 ,什么 吵 ? 口+少 , 吵闹的吵 。
7.拓展识字:蚊 瓢 奇 象
任务三: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1)激趣:咱们有对双胞胎,有请,同学们,你们怎么分辨他们呢?
(2)汉字王国里也有许多“双胞胎”,你们谁是火眼金睛,能巧妙辨识它们?
出示: 午 牛 刀 力 人 入 玉 主
(3)指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字形差异。
(4)出示儿歌巩固:
“午”平头,“牛”出头;
“刀”平头,“力”出头;
“人”字撇作头,“入”字捺出头;
“玉”字点在侧,“主”字点在上。
(5)尝试填一填书上词语。
(6)展示,读一读。
2.选词说话。
(1)自由读读书上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2)和同位交流一下,自己脑海中想到的画面,选择几个词语描述一下画面。
(3)出示词语,相机指生说说脑海中想到的画面,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阳光 花朵 草地 (出示图片,描述天气和美景)
笑声 歌唱 跑步 告诉 喜欢 (想象小朋友活动情境及心情)
(4)画一画,写一写。
请把你们脑海中想到的画面画一画,然后,选择书上的词语描述一下画
任务四:日积月累
1.同学们,我们这学期诵读了《三字经》,里面有一些关于学习的句子,你们还记得吗?
玉不琢, ,人不学, 。
为人子, ,亲师友, 。
子不学, ,幼不学, 。
如囊萤, , 家虽贫, 。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
3.出示日积月累内容,生自由读读,尝试理解。
4.采用多种方式诵读。
指生读、师范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读、齐读。
5.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6.生质疑,点拨:第一句名言出处是书,二三句是名人。
7.这些名言你们能记在脑海中吗?先出示句子填空,然后齐背。
任务五:和大人一起读
1.观看《西游记》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教材中插图,说说他们是谁?相机出示人物名字,认读正音。
3.《西游记》里的故事,你们知道多少?谁愿意讲一讲?指名学生讲述故事。
4.出示插图: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讲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5.你们最佩服谁?有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就赞颂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播放录音。
6.借助拼音,自由读读。
7.标出句子,分句指读。
8.师生分读,打节奏读,齐读,读出节奏,体会押韵。
9.理解儿歌:
孙悟空为什么打妖怪?是怎样打妖怪的?画出动词,演一演。
10.播放视频观赏。
11.创意诵读:加上动作诵读或者唱一唱,练习背诵。
12.延伸:课后大家可以读读《西游记》或者听听凯叔讲故事《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