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5-2014学年高中语文 10 获得教养的途径 课时作业10 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5-2014学年高中语文 10 获得教养的途径 课时作业10 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06: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作业10 苏教版必修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眼睑(jiǎn)      角力(jué)
翘首(qiào) 方兴未艾(ài)
B.液晶(yè) 戕害(qiānɡ)
绮窗(qǐ) 铩羽而归(shà)
C.标识(zhì) 按捺(nà)
低徊(huí) 无耻谰言(lán)
D.欷歔(xī) 瘦削(xiāo)
桑梓(zǐ) 浑浑噩噩(hún)
【解析】 A项,“翘首”的“翘”应读qiáo;B项,“铩羽”的“铩”应读shā;D项,“瘦削”的“削”应读xuē。21教育网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 奔波 贫困潦倒 熠熠闪光
B.布署 眷顾 灯影幢幢 一筹莫展
C.贫脊 奇诡 装模作样 敷衍塞责
D.守候 潦草 再接再励 万事俱备
【解析】 B项,布署—部署;C项,贫脊—贫瘠;D项,再接再励—再接再厉。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众多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正奋战在高考前线。
B.自从老伴去世后,40多年了,他独自孑然一身,艰难度日。
C.他工作起来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D.童年那些快乐的时光,至今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解析】 “莘莘学子”与“众多”、“孑然一身”与“独自”、“记忆犹新”与“还”表意重复,这是熟语使用中典型的语意重复现象。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块钱外,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2-1-c-n-j-y
C.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  21*cnjy*com
D.26日晚香港艺人莫文蔚在首都剧场举办演唱会,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冻雨,但基本爆满的上座率还是给足了莫文蔚面子。【来源:21cnj*y.co*m】
【解析】 A项,“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不合逻辑;B项,“否则”与“目标太多”语意重复;D项,“基本”与“爆满”自相矛盾。
【答案】 C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3)男儿何不带吴钩,________。(李贺《南园》)
(4)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________,________。(崔颢《长干曲》)
(5)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答案】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收取关山五十州 (4)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5)良辰美景奈何天21cnjy.com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藉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道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株守乡井,到老没见到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漂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6.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7.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21·cn·jy·com
8.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21*cnjy*com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独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解析】 从文章“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强调人的成长道路在变且不好预测,唯一不变的是“思乡”,可是B项中却说“童年的烙印”,决定自己的方向,与文章观点正好相反。D项中的“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旧典,但并无新意,因为这句话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表达“乡土情结”的典型用语。E项错在“生动具体”,最后一段全文文旨升华,以概括性的语言作全文的结语,而不是什么“生动具体”。 www-2-1-cnjy-com
【答案】 AC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
故乡成为中国人的心灵阴影
徐 冰
①正是春节期间,有很多人回到故乡过年。据报道,去年春运期间仅铁路客流量就达到1.7亿人次,旅客中绝大部分是回乡探亲的。2·1·c·n·j·y
②在传统节日期间回到故乡走亲访友,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外地游子们一年中最感安慰的事情。然而,在他乡的日常生活中,故乡还会引起他们一种新的感受:既困扰又无奈,既摆脱不掉又有些不舍。这种复杂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意象构成了他们内心的一种阴影,即故乡的阴影。
③我们以来京游子的故乡体验来考察故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影。在京读书的外地学生刚来北京时,还饶有兴趣地向別人介绍自己的故乡。渐渐地,他们尽可能去说比较纯正的普通话。留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要过上北京人的生活,在北京找到伴侣,不仅要改变故乡的地方口音,还要改变故乡的地方性格。当这些来自外地的年轻人在北京成家后,他们很难每年带着自己的家小回老家看望父母。当他们想念自己父母的时候,自然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当他们激动的时候,放松的时候,总是自然流露出故乡的地方性格。这种流露给他们带来刹那间自在的感觉,但是这种地方性格既不为外部环境所容,也不完全为他自己所欣赏,他们不想恢复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地缘离不开血缘,地缘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关系固定了。生,即意味着血缘,也决定了人的地缘,各地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故乡连带着亲情,塑造着性格,内化到人们的自我之中。因此,传统的中国人爱家乡也是爱自己。因为横向交流较少,也因为推己及人地相互尊重,他们也较少嘲笑别人的故乡性格。
⑤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激烈的冲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不再具有原来的神圣价值。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机会,因此,离开家乡去谋取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理想。
⑥然而,浅薄地解释和利用传统思想也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不甚健康的地方认同流行开来。譬如,一些北京人自认为最大气,开口就谈天下。其实,他们内心里隐藏着一种天子脚下臣民的封建意识,去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被踩在脚下,这种大气就打了折扣。一些上海人自认为最洋气,最先散掉土味步入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是开放的世界,西方人其实并不会像他们那样排外。一些广州人认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新时代的新“贵族”。而改革开放生产“贵族”,新时代圆封建梦,这种意识本身就是扭曲的。
⑦中国人需要开放的文化平台,构建现代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观念,才能走出故乡的阴影。如果有一个更开放的文化平台,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就会与外地游子有更多的相知相交的机缘,每个人也能更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发挥自我的潜力。建立这个现代文化平台的过程,也是建构中国人现代自我的过程。
⑧中国人需要建构现代自我,而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自我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更新、重塑、创造的过程,它应该吸收中国传统中最有包容力的思想,它应该有开放而真诚的现代旨趣。可以期许,真正拥有现代自我观念的中国人将走出故乡的阴影。
(选自2005年11月《新语文学习》,有改动)
10.选文为什么要从春运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引出下文、埋下伏笔、作好铺垫;三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等。
【答案】 (1)强调中国人的故乡情结。(2)为下文写故乡成为中国人的心灵阴影作铺垫。(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这种复杂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意象”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既摆脱不掉又割舍不了的乡情、亲情;二是故乡的性格不为游子生活外部环境所容、也不为自己所欣赏的困扰和无奈。【出处:21教育名师】
12.故乡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心灵阴影?请分条概括产生“故乡的阴影”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了解原因,然后筛选出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即可。
【答案】 ①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激烈的冲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在游子心中不再具有原来的神圣价值;改革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机会,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去谋取更好的生活环境,人们之间的横向交流增多。③一些人浅薄地解释和利用传统思想,使一些不甚健康的地方认同流行开来。【版权所有:21教育】
13.通观全文,分点概述怎样才能使中国人走出“故乡的阴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的答案应从最后两段中寻找。
【答案】 ①有更开放的文化平台,让都市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地游子有更多的相知相交的机缘;②要建构现代自我,吸收中国传统中最有包容力的思想,推己及人地尊重别人,有开放真诚的现代旨趣。
四、语言表达
14.依照课文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
原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仿句:但是,我的故乡却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注意符合句式要求,同时还要写出故乡的特点。
【答案】 宁静安详的村庄/潺湲清澈的小河/田园诗般绿树掩映的瓦房/青得能引发你全部生命豪情的田野
★15.(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4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
瑟瑟秋风从高挑的枝头剥落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叶)。为祖国而死,这也是最美的命运。落叶归根,落叶归土,我会面向土地而飘荡自己的灵魂。我的面孔枯黄憔悴了,甚至我的颈项也开始霉烂,但我终生不悔,也不哀伤,因为我的青春已化为同伴的光泽,即使我在寒风中离开枝头也决不离开大树生长的土地。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话是记叙性的。“瑟瑟秋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高挑的枝头剥落我(秋叶)。为祖国而死”,这是在谈生命。“我在寒风中离开枝头也决不离开大树生长的土地”,这是说永恒。中间的内容是在谈奉献,由此,就可进行文字处理,整理答案。
【答案】 生命在奉献中永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