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通过课文朗读,借助拼音、图片、字源等认识“具、检”等13个生字,认识斤字旁,会写“找”“包”等7个生字。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读好对话。
3.表达与交流:通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比较,知道贝贝发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比较,知道贝贝发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任务一:词语分类,识记“具”字
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来读一些词语。铅笔 橡皮 转笔刀 蜘蛛 蚂蚁 蜻蜓 荷花 红豆 青草
给这些词语分分类,你会怎么分?
(出示图片)铅笔、橡皮、转笔刀是帮助我们学习、增长文化知识的,我们叫它们“文具”;雨伞、雨鞋、雨衣,下雨天可以帮助我们避雨,我们叫它们“雨具”;镰刀、锄头、耙子可以帮助我们干农活,我们叫它们“农具”。
任务二:前后对比,发现贝贝的变化
会写故事的人真厉害,他们可以把动物——蜘蛛、 蚂蚁、蜻蜓等当作主人公,也可以把植物——荷花、 红豆、青草当作主人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呢 (铅笔、 橡皮、转笔刀)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我们借助拼音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你发现了吗 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一个小朋友,叫贝贝。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丢三落四。——经常丢东西。
大家说得真好。这里出现了一个生字“丢”。我们来看这个字,(出示小篆“丢”字的图片)它从一,从去,表示一去不还。
我们来看看“丢”的笔顺,再写一写。(教师范写)
贝贝是一个丢三落四、经常丢东西的孩子,而且她的问题还比一般的小朋友严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 “只” 看出来的)我们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强调“只用了一次”“只擦了一回”。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如果你是贝贝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贝贝, 你不能再丢三落四了。
贝贝一直是个丢三落四的孩子吗 她后来变了吗 后来变得怎么样 (重点读“仔细”)
——她变成了一个很仔细的孩子。
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像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这段话里出现了一个新词,就是“检查” 。读“检查”。“检查”后面可以跟很多词语,比方说“检查作业”, 你觉得“检查”后面还可以跟什么词语呢
8.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贝贝每天都在检查什么呢 ——检查铅笔、橡皮和转笔刀是不是都回家了。
任务三:了解贝贝发生变化的原因
贝贝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妈妈对贝贝说了一段话。
2.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一读贝贝妈妈说的那段话。
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3.这段话里出现了一个生字“平”。“平”字我们经常看到,你能给它组词吗 ——平等、平地、平安......
4.这段话里有“平平安安”这个词。“平安”可以变成“平平安安”,很多词语可以这样变,比如,“安静”可以变成“安安静静”。你能说出类似的吗
5.——高兴, 高高兴兴。
——快乐, 快快乐乐。
——辛苦, 辛辛苦苦。
我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学生读)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铅笔、 橡皮和转笔刀也是有家的)哪里是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家,你知道吗 (文具盒)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是贝贝的家;文具盒是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家。
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是贝贝的家;文具盒是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家。
看来,很多事物都有家。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小河是鱼儿的家( )是( )的家
把你们说的句子串起来,就像一首诗,我们来读一读。(播放伴奏音乐)
小河是鱼儿的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森林是小鸟的家,
鱼缸是金鱼的家,
......
为什么贝贝知道了文具盒是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家,她就很想改变自己丢三落四的毛病,每天都要仔细检查呢?
任务四:指导书写
这篇课文有7个生字要写,“文”“办”“平”是独体字,“找”“次”“让”是左右结构,“包”是半包围结构。仔细观察,跟老师写一写这几个字。——文: 独体字,上面窄,下面稍宽。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交叉点也在竖中线上。——找: 左右结构,左右一样高,左边竖钩直,右边横略上扬,斜钩舒展,注意倾斜角度,撇收紧。——包:半包围结构, 先写外边,再写里边。竖弯钩要舒展, 包住上面。——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竖写在竖中线靠右一点儿的位置,第五笔横要穿插在左边言字旁的下方
学生练习,教师反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