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十二回引及《春灯谜》赏析
弘忍弟子所作二偈
(其一)唐·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其二) 唐·惠能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注释:
1.弘忍:七岁奉事道信禅师,后道信传法给他,称“五祖”(这五代相传的法裔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粲、道信、弘忍。从达摩到弘忍,禅宗尚未形成宗派,也没有正式用“神宗”的名称,还是禅宗的预备阶段。弘忍以后,禅宗形成两派。
2.偈:是指佛经中的唱词。
3.神秀:弘忍的大弟子,所以小说称他“上座”。他后来是禅宗的北宗代表人物。这一派的特点是教人住闲处静,自妄修心,主张通过坐禅和调息(做气功)的方法训练一种脱离现实的宗教世界观。唐代中叶以后,这一派即趋没落。
4.惠能:唐代著名和尚,弘忍的弟子,禅宗的南宗开创者,也是中国禅宗正统派的创始人。他后来是禅宗的南宗代表人物。这一派反对各种烦琐的宗教仪式,轻视念经、拜佛,也不主张坐禅,专门追求精神“解脱”,其教义的核心就是顿悟空幻,立地成佛。《红楼梦》中的谈禅、参禅,也即此派禅学。
5.菩提树: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大约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菩提,佛教名词,梵语译音,意思是觉悟。
6.明镜: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明镜是明净之镜的缩写。
7.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翻译:
(其一)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其二)菩提本是觉悟顿悟,并不是什么树。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台。本来清静,什么都没有,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人的身心都具备有佛性。只要勤于修炼,就能去掉杂念,领悟成佛。
这首偈以确切的比喻,浅显而又明确地表达了禅宗北宗的主张。认为人自身虽有佛性,但因受尘世搅扰,必须通过坐禅、修炼,才能逐渐领悟成佛。
惠能的这首偈:针对神秀的见解进行辩驳,提出自己的看法。
前二句以两个“非”字来否定神秀偈中的“是”和“如”字,针锋相对。在此否定的基础上,后二句正面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前用“本来”承两“非”字,后以“何处”一逼,结论明确有力。
这首偈代表了禅宗南宗“泯绝无寄”的观点,反对北宗的坐禅修炼,否认客观的影响,认为只要主观上顿悟,便可立地成佛。
赏析:
思考:作者为什安排从薛宝钗口中说出这两首偈?
(1)人物形象上:表明薛宝钗涉猎之广,知识渊博。脂砚斋评曰:“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
(2)内容上:宝钗此番说这段语录,并非炫耀才学,而是以禅治禅,要治服宝玉,将其此时沉湎于参禅,拉回到现实的人生。
(3)情节上:通过写这一番“谈禅”,可见老庄和禅宗思想已逐渐在宝玉脑海中产生影响,为他日后出家埋下伏笔。经过这一番“谈禅”,宝玉觉得自己不如黛玉、宝钗所能,又何必自寻烦恼,便服输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
从《春灯谜》看各人物命运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谜底:
大哥,枕头;二哥,兽头。
注释:
枕头:古人的枕头两头是方形的,而且是固体的,硬度大、有高 度,所以共有八个角。兽头:指塑在屋檐角上的兽形装锦。
翻译:大哥有八只角,二哥有两只角。大哥只在床上坐着,二哥喜欢在房顶上蹲着。
其一
(贾环所作)
赏析
一、存在“不通”。把枕头、兽头拉在一起,称作“大哥”、“二哥”,有八个角还用“只”字,兽既然真长着两角而蹲在房屋上,做谜语就不应该直说。凡此种种,都说明“不通”。
二、存在可圈可点之处。首先,他的谜语是这八个谜语中唯一的“双谜”。所谓“双谜”,是谜语中一个特殊的类别,这种谜语有两个谜底。其次,这个谜语的谜面两句话虽然质朴无文、比较鄙俗,但是“根”、“蹲”两个字仍然中规中矩地押着上平“十三元”的韵。谜语中把韵全都押对的只有元春、探春和贾环。
贾环:父贾政母赵姨娘,庶出,从玉字辈,与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贾环因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而生不平、妒嫉之心;也颇为顽劣。
贾环的谜语的艺术性不强,也不能说就不是谜语,就是有点生硬,这符合他的性格,不聪明。
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其二
(贾母所作)
注释:站树梢:与“立枝”同义。“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是荔枝。
翻译:猴子身体轻盈地站在树梢上
谜底:荔枝
赏析:
荔枝,谐音“离枝”,暗示着将来“树倒猢狲散”,大树实际上就是靠朝廷庇护的这个封建大家庭在政治上所取得的特权和地位,而贾母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家长,恰似一只站在树梢上的老猢狲。这句话,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凤姐说的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作者用这句话做了一次讽刺性的暗示,点出整个贾府的命运。
贾母:又称史太君,也被人们称为"老祖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她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其三
(贾政所作)
谜底:砚台(文房四宝之一)
赏析: 这首谜语和贾政的身份相符。贾政作为一位封建大家族的家长,不嫖不赌,恪守忠孝之道,这就是“身自端方”。在维护贵族家庭传统上,他是死硬派,对宝玉的“叛逆”行为深恶痛绝,把宝玉打的死去活来,够得上“体自坚硬”了。虽然并无才学,却硬撑着一副读书人的架子。但这个谜语的主要用意是说贾政看了众姊妹的谜语之后必定预感到这是一种不详之兆,所以回目叫“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作者借他谜语中“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八个字隐写他所言后来必有应验。
贾政: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
翻译:外形方方正正,性质坚固,虽然不能说话,但有言必应。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其四
(元春所作)
注释:
1、“能使”句: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辟邪,所以说使妖魔丧胆。
2、身如束帛:形容像一束卷起来的绢帛,又可以说是形容女子身材。如《登徒子好色赋》和《洛神赋》中都有“腰如束素”。
3、回首:既是回头间、转眼间之意,又隐死亡,因为“回首”是佛教称俗人死亡的婉词。书中有此用法。
谜底:爆竹
翻译:能驱鬼辟邪,使妖魔丧胆,形如一束卷起来的绢帛,声音如雷,震得别人惊恐万分,但转眼之间却化为了灰烬。
赏析:
贾元春选为贵妃,正是贾家势力显赫家运兴旺之时。秦氏出丧、元妃省亲等盛大的举动,形象的再现了“一声震得人方恐”的轰轰烈烈的盛世场面。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元春的谜语恰恰成了她以及她的家族富贵荣华瞬息即逝的命运的真实写照。
贾元春:是贾政的嫡长女,排行老二。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贾元春是贾府的政治靠山。
其五
(迎春所作)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谜底:算盘
注释:
1.“天运”二句——算盘上的子靠人手去拨,所以说“人功”;这些子或碰在一起,或分离,在没有计算出“数”之前,谁也不知它是离是合,要看注定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叫“天运”。
2.镇日——整天。“镇”与“整”通。
3.阴阳——指奇数偶数,泛指数字。
翻译:
“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用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
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
后二句说为什么算盘整日这样乱纷纷的呢,是因为阴阳的运数(命运)各不相同。
赏析:
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像“打动乱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贾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其六
(探春所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风筝
注释:
1. 仰面——指抬头看风筝。
2.“清明”句——春季多持续定向的东风,是最适宜放风筝的时候。妆点,指点缀清明佳节。
3.游丝——本指春天飘荡在空中的飞丝,由昆虫吐出。这里是说拉住风筝的线。浑,全。
第一句,这句诗说的是在石阶下的孩童们仰头放风筝的时候,这一句交代了要做的事便是要放风筝,且为孩童们放,不是自己放。探春的判词里也有提到放风筝,且也是别人放,判词中两个人在放风筝,而探春在哭泣,这首灯谜诗中是孩童们在放风筝,异曲同工。
第二句,紧接上一句,说的是在清明时节梳妆打扮的时候最为合适。为何是清明时节最适合呢?其实在清明时期,有比较多的东风,很适合放风筝。接着“妆点”可以引申为新娘的梳妆打扮,和探春的结局联系起来理解便可知,探春最后是远嫁不得归,判词中的探春哭泣也是因为要远嫁了。
第三句,说的是风筝线游荡在天空中,忽然断开后风筝便没了气力。这里运用了借代,风筝线代表着贾府,探春从小跟着王夫人,凭借着才华和胆识让自己有所作为,可是当出嫁的时候,贾府也留不住了,所以这根“线”断开了,于是探春便“浑无力”。
第四句抒发着感慨,说的是不要对着把风筝飞上天空的东风抱怨和难舍难离。因为上一句也提到了探春远嫁,贾府“断线”,不要去抱怨,不要去悲伤,可是判词中,偏偏探春在掩面哭泣,千里东风仿佛做了一场大梦。
翻译:
赏析:
这首灯谜诗看似写风筝,实则写的是探春的一生,探春有才华,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让梦想飞入云霄,这个“风筝”就好像探春的志向和理想,可是遨游天际也是靠着这根风筝线,放风筝的人代表着贾府的人,这根风筝线一断,暗示着探春的命运就此改写,又或许是冥冥中注定,所以最后一句诗也在劝说莫要怨别离。
贾探春: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侍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她心性高贵,诗书双绝,且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得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
其七
(惜春所作)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谜底:(佛前)的长明灯,又名佛灯
注释:
此首在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简称甲辰本)、梦稿本、程高本中被删去。戚序本上狄葆贤曾作眉批说:“惜春一谜是书中要旨,今本删去,谬极。”今据庚辰、戚序诸本。
1.色相——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旧时亦用以指女子的声容相貌,这里是借灯说人,把人的空有姿色、不能享受欢乐归于前世宿缘。
2.菱歌——乐府诗中菱歌莲曲,内容多唱青年男女的爱情。“不听菱歌”即“看破红尘”意。
3.沉黑海——入佛门表示永远与人间荣华欢乐隔绝,在世人看来,这无异于沉入到看不见一丝光明的海底。
4.“性中”句——海灯看似暗淡无光,内中自有光焰在。性,佛家认为人的自身中本来存在着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性”,问题在于能不能觉悟到并保持住它。这是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宣传。大光明,又指佛。第二十五回写贾母为宝玉捐香油事,马道婆谓“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专管照耀阴暗邪祟”,“这海灯便是菩萨现身法像,昼夜不敢息的”。
翻译:
侯门千金女儿身,
不爱情歌爱佛经。
别说今生沉黑暗,
心中自有大光明。
赏析:
在这首谜诗中,作者虽然借用了一些佛教语,如“色相”、“性”等等,但其用意显然并不在于劝人信佛,也不过是预示惜春的归宿而已。与惜春判词中的“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相同,灯谜所指无疑是惜春出家为尼之事。
超然于世的惜春,正如佛前海灯一般,被置于尘世而不属于尘世。所以注定“无成”,终归要回到佛祖身边。
脂砚斋评说惜春元宵灯谜曰:“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贾惜春: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现实的一切既对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产生了弃世的念头。
附:早期的脂本《红楼梦》到惜春灯谜结束,庚辰本补宝钗制谜,至甲辰本,程高本则续宝玉、宝钗两首灯谜,原宝钗改属黛玉。
其八
(林黛玉所作)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
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任冉须当惜,
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更香
翻译:
它早上烧尽,仅携两袖轻烟;
它既不是弹琴时所焚的香,又不是熏衾熏被所用之香;
早上天亮时不用宫中鸡人来报晓,五更时也不用侍女把水添到“更漏”上;
每天从头(首)用火点起,从外向心烧去。任凭千般折磨,万般煎熬,它提醒人们在光阴荏苒,风雨阴晴不定,但自己坚守信念,坚定己心。
赏析:
更香用于计时,即在香上标上刻度,以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试看这首灯谜,句句说的是更香,却又句句在说人。“琴边衾里总无缘”,是说黛玉和宝玉没有夫妻情分;“晓筹不用鸡人报”,是写黛玉经常忧思不眠之意。而“焦首煎心,日日年年”正是黛玉多病、多愁、多泪的特点。这个灯谜,即是很巧妙的谜,更是一首抒情诗。
林黛玉: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性格敏感、细心、淡泊、真实,自尊自爱又多愁善感。她生得容貌清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学横溢。
其九
(贾宝玉所作)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谜底:镜子
翻译:一个面向南,一个 面朝北。
镜中的形象是忧,人也一定是忧,形象是喜,人也一定是喜。
赏析:(1)“南面”二句:人照镜时,人与 镜中影的方向相反,一个面向南,一个面朝北。寓意是 贾宝玉婚后面对 薛宝钗而心怀林黛玉。 (2)“象忧”二句:即镜中的形象是忧,人也一定是忧,形象是喜,人也一定是喜。灯谜的寓意是另一种解说:说他好像有忧愁,也确是有忧愁;说他好像有喜事,也确是有喜事。忧是因林黛玉死,喜是指与薛宝钗结婚。
贾宝玉: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脾气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其十
(薛宝钗所作)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谜底:竹夫人
翻译:
竹夫人外形有眼儿,内部中空;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就会被拿出来使用;秋天梧桐叶落的时候就会被人收起来,不再使用;就像恩爱的夫妻却不能够一起走到冬天。
赏析:
竹夫人是一种用竹篾编制成的夏季抱着用来取凉的器具。谜语显然是预言宝玉和宝钗的婚姻生活很短暂,不能白头偕老。所以,贾政看后,心内自付“小小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祥,看来绝非福寿之辈”。接着就烦闷悲戚,劝了贾母几杯酒,就退出去了。
薛宝钗:男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善处世为人,稳重平和、恭顺体谅、圆滑隐忍、深明大义。
小结:
古话说的好:"富不过三辈"。当年贾演、贾源跟随皇上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皇上以最高爵位册封两兄弟为宁国公、荣国公。又用库银盖了宁荣二府。
到了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贾母丈夫)赶上了太平盛世,袭了爵位,开始享受荣华富贵。
第三代贾赦袭了爵位,贾敬考取了乙卯科进士,但没有做官,出家做了道士,贾政封了个五品官,俱享清福。
到了第四代贾珍贾宝玉等,贾家气数已尽。曾祖父创立的百年基业,"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一曲红楼梦迷离,诗词谶语布玄机。
片言只字藏奥秘,月下灯前费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