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年级上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八年级上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5 21: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温故知新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这样的错误在哪次会议中得到纠正?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3.长征中哪一事件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哪次会师?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1.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件事?
2.为什么要在每年的这一天敲响警钟呢?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背景
1.九一八事变
(2)经过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
(3)结果
(1)背景
(1)华北危机
(2)一二·九运动
(2)概况
(4)抗争
(5)影响
(3)结果
(4)意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日本侵略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建立伪满洲国(1932)
华北事变(1935)
中国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游击队(局部)
国民党
不抵抗政策
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
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本课小结
1868年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 日本侵华政策蓄谋已久
材料三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2)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摆脱危机
(3)国共内战给了日本可趁之机
1.原因
材料一 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借口)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北三省沦亡;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建立殖民统治。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①为了给侵略制造借口;②柳条湖距离北大营和重镇沈阳很近,便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侵占东北。
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什么态度?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
3.1932年,日本又制造了什么事变?进攻哪里?
中国共产党: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国民党爱国官兵:蔡廷锴 蒋光鼐
1936年初,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4.面对日军的残酷行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九一八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4年抗战由此拉开序幕。
马占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华北危机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由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正式上升为主要矛盾。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
伸向华北
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各阶层如何应对?
中国共产党:
国民政府:
爱国学生:
1935年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攘外必先安内,继续围剿红军。
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
背景
时间
地点
口号
性质
结果
意义
北平
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
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阴谋,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的到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华北危机及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935年12月9日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共同点
1.都是中国面临民族危机而爆发的
2.都是在北京爆发
3.都是由爱国学生发起,并发挥先锋作用。
1.背景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希望继续进攻红军。
(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时间
目的
地点
人物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陕西西安
西安事变
2.概况
如果你是共产党,你认为该怎么办?
杀蒋
放蒋
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杀之!
倘若处死蒋,中国必发内乱,日本会借机进一步侵略中国。
西安事变
杀蒋
放蒋
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杀之!
倘若处死蒋,中国必发内乱,日本会借机进一步侵略中国。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和平解决!
中共态度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中共出发点
中共谈判代表
和平解决表现
全民族利益
周恩来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应邀赴西安谈判
西安事变
3.结果
主要矛盾:
国共关系:
中国革命:
阶级矛盾
对抗
内战
民族矛盾
合作
民族战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意义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划时代的转变,是新阶段的开始!——毛泽东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2)殖民统治
日军从东北掠夺的物资 煤 二亿二千三百万吨
生铁 一千一百万吨
钢 五百八十万吨
木材 1.4亿立方米
粮食 12000万吨
屠杀
掠夺
奴化教育
屠杀无辜人民
掠夺战略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国共两党
合则两利
斗则俱伤
国家团结
祖国统一 民族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