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年级上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八年级上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5 21: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温故知新
1.《松花江上》是哪一事件后传唱的歌?
2.日军在中国展开的规模最大、最惨烈的大屠杀是:
3.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是:
4.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7.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
九一八事变
南京大屠杀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的七七事变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4年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概念解释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01
03
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和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意义?
02
武汉会战的时间、指挥者、战役和意义?
04
豫湘桂战役的经过和结果?
阅读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正面战场的抗战
4.豫湘桂战役
1.台儿庄战役
2.武汉会战
(1)时间 地点:
(2)指挥者 经过:
(3)意义: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时间:
(2)经过:
(3)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李宗仁
(1)时间 地点:
(2)著名战役:
(3)意义: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每一场战役的意义常考,必须背熟。
1938年6-10月 湖北武汉
万家岭战役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1年底到1942年初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4年初
(1)时间:
(2)结果: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原因:
国家的荣光值得我们骄傲,
但民族的苦难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与担当!
济南


线
天津
青岛
浦口
胶济线
台儿庄
第五战区总司令
孙连仲
李宗仁
第二集团军司令
池峰城
31师师长
矶谷廉介
板垣征四郎
寺内寿一
濑谷启
中方:60万
日方:24万
南京
徐州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一部分)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结果
意义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③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根据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一部分)
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武汉会战开始。
武汉
北平
广州


线


线






武汉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役
结果
特点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蒋介石
万家岭战役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中国军队于1938年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花园口事件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被迫改变作战计划!
阅读教材P97相关史事
武汉会战
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
1938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10月25日武汉三镇相继陷落。
东北
华北
华中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后,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兵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
战略相持阶段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1年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武汉会战
1939年9.1二战爆发
1941年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英美盟军接连败退,
渴望的胜利在哪里?
太平洋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三次长沙会战
长沙地处粤汉铁路中央,又是湘江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其地理位置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9—1939.10)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1941.10)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
PK
30万
12万
阿南惟几
薛岳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
我们要到长沙过新年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杀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P98
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的哪些精神?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P98问题思考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豫湘桂大溃败说明了什么?
这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
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1931年
1937年
1938年
1944年
1944年6月历经
战火的长沙陷落。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
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
日军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豫湘桂战役丢失国土示意图
(1944年4月——12月)
军队
50-60万
机场
43个
城市
146座
沦陷人口
6000万
豫湘桂战役
材料四:从武汉失守到1943年,日军对国民党战役性的进攻从未间断。国民党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同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结果豫湘桂战役中损兵数十万,使众多城市和大片国土沦于敌手。
材料二: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谈谈你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
材料三: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的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徐州、武汉等会战中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一阶段国民党战场的作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小组其他成员补充。
④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材料一:抗日战争存在着两个战场,即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不能忽视。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整体积极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面战场: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统区内阻击来犯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战略反攻阶段 1944.1—1945.8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日军计划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
日军在攻陷南京之后,就像被启
动了的战争机器一般,没有止休!
淞沪会战
1937.8.13
太原会战
1937.9-11
南京保卫战
1937.12
徐州会战
1938.3-5
武汉会战
1938.6-10
枣宜会战
1940.5-6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4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