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智慧广场——移多补少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智慧广场——移多补少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26 09:30:35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上册)
移多补少
教材分析
说课流程
教学模式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单元基本结构及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移多补少》是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的问题,学习借助用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思考方法,所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地位和作用
(二)单元结构及课时内容
智慧广场
移多补少
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
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掌
握用直观图解决移多补
少问题,并能运用到实
际生活中去。
经过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已学知识
新学知识
后续知识
生活经验
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学习用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 信息窗四(比较大小),学生已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基本数量关系和掌握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多少
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以后学习用除法平均分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学生对生活中多少的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基本认识多、少.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
二、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3 ′
三、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5 ′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7′
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8 ′
一、基本理念
本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为特征,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二、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2、有效性原则。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落实“当堂达标”的教学要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本种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原则
三、教学模式
四、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
二、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3 ′
三、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5 ′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7′
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8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 ′
四、教学设计
教师:国庆节到了,为了纪念节日,芳芳和晶晶要进行剪纸花比赛,想请同学们给她们做一下裁判,看看谁剪得多,你们愿意吗?
学生:愿意!
【设计意图】以“庆国庆” 为切入点,通过剪纸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3 ′
四、教学设计
出示情境图,让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注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5 ′
四、教学设计
想一想: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学生探究交流过程
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芳芳:
晶晶:
摆一摆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直观学具让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验证,为下一环节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做铺垫,同时体会移多补少问题的特点。
画一画
【设计意图】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微课展示,加深对新知的理解,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讲评,达成共识、形成思路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策略。
芳芳
晶晶
14-10=4 4=2+2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了巩固,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算一算
哪一排的大象多?多几只?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7′
要使两排的大象一样多,应从第一行中移几只到第二排?
1.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强化对用移多补少的理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8 ′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利用知识树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用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移多补少就是把多的那组多出来的数目分成相同的两份,然后把其中的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
达标检测的题目包含本节课知识点,按照考试标准的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并且试卷满分为10分,体现“检测实”。
检测完成后,要求同桌交换互查、互批,然后由组长统计情况并汇报,教师进行查缺补漏,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2、达标测试
当堂达标测试题
1、
12个小伙伴举行拔河比赛,左边有4人。
应该有几人到左边,比赛才能开始?
2、
整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我通过谈话激趣、游戏引入、动手实验、交流分析、互动合作、课外延伸和评价反思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得到健康人格的熏陶。
四、教学设计
五、板书设计
芳芳:
晶晶:
五、板书设计
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我在板书设计上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增强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芳芳给晶晶 (2)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六、课堂评价
六、课堂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等。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课堂评价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技能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思想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课堂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A B C D
积极举手发言
仔细倾听老师讲课学生发言
做练习正确而有速度
能提出精彩的问题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给学生填写评价表:
七、资源开发
1、生活资源
2、多媒体课件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