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大力促进实体经济转型为线上经济”曲解文意,原文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C(“只有构建高端人才培养机制”错误,原文是“需构建激励机制,以全面释放经济主体活力和能动性,发挥新
一代人工智能对经济各层级发展的促进作用”。)
3.A(材料一阐述了我国人工智能需要加强的一些方面,包括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要加
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
前沿知识形成工作合力。A项能够体现“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B项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战略目标。C项强调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D项属于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只有A项最契合材料一内容,
故选A项。)
4,①完善涉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道德框架。②确立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③建立人工
智能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每点1分,三点满分)
5,①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宽带网铬普及程度,提高网络用户普及率,通过提速降费加快社会数字化进
程。②构建统一大数据信息平台,形成比较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③积极推进行业和企业数字化,信息化
转型,实现产业和企业设备数字化,运行智能化。(每点1分,三点满分)
6.B(“日常生活的美好”错,应该是“当时生活艰雄,让人含笑又含泪”。)
7.D(“凛然不可侵犯的严肃”错。)
8.①冬子卖公粮路上,满山的绿色、悠远镖缈的流水、鸟叫声和和蔼的汉子等等都使他感到欢快喜悦;②路遇山
外砍柴人,认为他们那里有电可看电视,羡慕之情较为强烈:③在粮站接触王师傅,感受到王师傅的本事之
大,突然萌生要做像王师傅那样的人的想法。(每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9.①将交纳公购粮的人写为普通的孩子,更显出普通人家生活的不易;②借普通孩子来交纳公购粮,可以把故
事写得更不平凡:③使小说能更好地体现对未来充满希望,更富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A(句意是“君王不推广这种恩德,却任意经营内廷喜好私有,使资财货物聚集偏多,粮食钱财在仓库中腐
烂,恩惠不能普遍地施加给百姓,公平的心意不能周遍所有的国家。这就是夏、商纣灭亡的原因。那士人百
姓之所以会反叛,都是由于偏私造成的”。)
11.D(两者不同,前者意为体恤:后者意为优虑。)
12.C(“认为自己恩德显著彰明”错,齐景公没有这样认为。)
13.(1)你上前来!(你)凭什么说我走的是桀,纣一样的道路?赶快解说清楚,不能解释就处死罪。(“前”,宾语
前臀、“趣”、句意通顺各1分,意思对即可)
(2)但我还想向君王请求:请君王把自己享乐的心意,推广到与百姓共同享乐,那怎么会有饿死的人呢?
(“顾”状语后置、“推”、“何瑾之有”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超越自己的爱好,超越自己的偏私,超越自己的领地。(每点1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15.B(“绮丽典雅”分析不正确。)
16.我认为沈德潜评价得很到位,诗人说“幸此南夷谪”其实是怨愤之语。(2分)诗歌表面上写自己长久以来被
官职所累,非常庆幸自己被贬南夷,可以离开官场,获得悠闲生活,(2分)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谪居时的
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国做贡献的无聊,“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之志,“来往不逢
人”则写出诗人被贬的孤寂。(2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684A北海市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
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
生活方式。要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
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
结合,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
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生态领域人工智能运
用,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
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
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
道德。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强统筹协调,
加大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摘编自《习近平: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材料二: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玫造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催生新商业模式以及增强
生产端与消费端协同有重要意义,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持。不过,目前我国人工智
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超前研发布局缺乏系统性,政策法
规支持体系和标准体系欠缺:缺少重大原创成果,需继续加强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在内的各项研
究,同时移动端或物联网设备等硬件设施难以满足人工智能算法需求,需进一步突破:人工智能
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业生态不完善,应用场景“碎片化”,与产业场景深度结合尚在探索中;基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36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