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游戏》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活课堂为宗旨,以合作学习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障碍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相关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奔跑技能,提高跑的能力,培养体育兴趣,获得奔跑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身心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二年级第一章第一节《跑的游戏》,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改变和开发了跑的教学方法,引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我们去春游”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跑动中跨跃、变向的技术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奔跑的能力。通过练习,不仅能在快速跑动中对各种障碍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能运用合理的脚步动作,成功的绕过障碍,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锻炼身体,提高了绕过障碍的能力,通过跑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自强,勇敢创新的优良品质。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走和跑习惯和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 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授动作时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学习热情;加之他们正处于协调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练,使学生了解跑跳和变向跑的动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练习,85%学生掌握变向跑时身体重心下降、蹬转变向的动作方法,25%的学生做到蹬地有力,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出作用,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跑动中,身体重心的控制。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创设情境《我们去春游》,设计多种路线的热身跑,利用音乐节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体会各种变向跑热身。在动感音乐的渲染下,通过各种蹬转、方向变换的韵律活动,为学习变向跑做好充分准备。
设计意图:使学生各关节部位得到充分活动,从心理、生理上为上课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
通过创设春游情境,由易至难进行教学设计。以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小组练习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变向跑接力赛,作为主教材学习的拓展运用,同时有效的将体能练习渗透到技能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力求自主、合作学习的真实有效。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主线,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变向跑的方法,合理利用变向跑的技术进行练习比赛,让学生体验变向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放松拉伸,参与评价。
放松拉伸使学生恢复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本课小结,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相互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六、场地器材
小垫子40个、贴纸若干。
七、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为125次/分钟,最高心率为140次左右分钟。练习密度为50%左右。
八、本课特色
采用设置情景、分组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利用桶标等器材辅助、音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练习变向跑并掌握变向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