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0《苏武传》第三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0《苏武传》第三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22: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高二—统编版—语文—第三单元
苏武传
第三课时
学习任务:
1.鉴赏叙事艺术,领略本文“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事特点。
2.品味叙事语言,进一步领会苏武守节爱国、坚忍不拔、忠诚勇敢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苏武传》以叙事为主,不发议论,却通过精妙的选材、合理的裁剪、鲜明的对比,“于序事中寓论断”(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佩、赞美与高度的评价。
叙事艺术
1.精妙选材,恰切剪裁
2.对比鲜明
3.于序事中寓论断
精妙选材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凡十九年,其间可写事情无数,文章按时间顺序写来,脉络清晰,却并不平铺直叙,而是选取其中一些重要节点事件,详加描绘,表现人物在艰难环境中的人生选择和理想坚守,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其他无关紧要事情,则一笔带过或略述几句;使得文章摇曳多姿,极富可读性。
两次自杀
两次拒降
北海牧羊
恰切剪裁
《苏武传》除了开头简要地介绍苏武出使匈奴的原因,以及结尾扼要地交代匈汉和亲、苏武归汉等情况之外,其余都紧紧围绕着“逼降”进行选材,使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波澜起伏;而苏武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通过他对待矛盾冲突的态度,展示出他的性格特征。
例:1.匈奴事变
2.会论虞常
3.卫律逼降
恰切剪裁
1.匈奴事变 ——直接把苏武卷入矛盾
原文: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短短几句话概括了谋反失败的结果,同时交代多个人物的走向。缑王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处理此事,张胜害怕,才把之前支持谋反的事情告诉苏武。
三言两语就把苏武卷入一场事关生死的矛盾中心。
恰切剪裁
2.会论虞常
原文: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虽说是会同判罪,但是判罪过程不费一笔一墨,一句“剑斩虞常已”交代结果后,马上把矛头指向张胜,刚一举剑,张胜已经投降,其贪生怕死的本性显露无疑。更加突出苏武的英勇不屈。虞常和张胜原本就是卫律用来恐吓苏武的棋子,无关紧要之人,作者惜墨如金。
恰切剪裁
3.卫律逼降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卫律逼降”一段,是苏武与以卫律为代表的匈奴贵族之间所进行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阴险、狠毒的卫律精心地策划了这一场逼降。
这哪里像是卫律在审判苏武,分明是苏武代表汉王朝 宣判卫律的罪行。卫律的反应,作者一句也没有写,但其张口结舌、无地自容的狼狈相,以及最 后不得不灰溜溜地逃走的丑态,读者是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的。类似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剪裁之精当。
对比鲜明
《苏武传》中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他们和苏武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反衬,达到侧面烘托的目的。
张胜与苏武
张胜 苏武
糊涂,忘记身份和出使目的,草率支持谋反,想讨汉天子欢心,私心太重 清醒,清楚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牢记出使目的,把国家放在首位
面对卫律恐吓,迅速投降,贪生怕死 不惧卫律的威逼利诱,始终保持可贵的民族气节,绝不投降,宁死不屈
卫律与苏武
卫律 苏武
威逼:剑斩虞常,张胜求降,复举剑拟之;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武不动,包含对卫律的蔑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利诱: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贪图富贵,不计廉耻的形象跃然纸上 武不应,不爱名利,不慕富贵
无计可施,“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卑鄙无耻,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武骂律,忍无可忍,正义凛然
李陵与苏武
李陵 苏武
信义安所见乎?意志不坚 无怨无悔,守节如初
家破人亡,万念俱灰,更重视个人得失 不计个人得失,国家民族利益至上
忽忽如狂,自痛负汉,矛盾痛苦 内心坚定,忠贞不渝
于序事中寓论断
品味叙事语言:
北海牧羊——卫律语言——李陵语言——结尾语言
于序事中寓论断——北海牧羊
品味叙事语言: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行文不免有些夸张,但却富于象征意味,作者如此处理,就是想借此表明,正是汉节所代表的国家民族和君主,成为支撑苏武勇敢活下去,并最终迎来回归希望的强大精神力量。
于序事中寓论断——对卫律语言的刻画
品味叙事语言: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其骄奢无耻之状,跃然纸上。行文多用贬抑之语,可见作者对其不齿,这是作者“于序事中寓论断”之一例。
于序事中寓论断——对卫律语言的刻画
品味叙事语言: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苏武忍无可忍,痛骂卫律:你本是汉臣,“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如此不耻之人,我要见你干什么?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是作者借苏武之口表达自己的正统立场,能看出作者对卫律之流厌恶和唾弃。
于序事中寓论断——对李陵语言的刻画
品味叙事语言: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对李陵语言的描述:一句“不敢求”,道尽李陵内心的羞愧、自责 。从李陵的话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其内心的酸涩、忧愤,他对汉虽有不满、怨艾,却也时时感到惭愧。作者对他寄予了同情,并未把他视作十恶不赦的叛臣看待,李陵对苏武的劝说,是推心置腹,动之以情的,而苏武的措辞也不像对卫律那样金刚怒目,而是相对委婉柔和,这又是作者“于序事中寓论断”的例证
于序事中寓论断——全节归汉
品味叙事语言: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前后对比,物是人非,语含凄凉,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虽然历经磨难,终于守节不辱,坚执道义,作者对苏武的感佩之情也可以体会。
于序事中寓论断
班固于《苏武传》中虽没有直接发表观点和评价,但通过精妙的剪裁,将苏武传奇般的经历呈现在读者眼前,情节一波三折,波澜壮阔,既有主线叙事,起因、经过、高潮、结局,顺次写来,详略得宜;又有旁枝叙述,兼及周边形势几十年的变化及苏武亲人的坎坷命运,其中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苏武的守节不屈,无论是利诱,还是威逼,甚至是以友情感化,以亲情晓谕,无论是断粮断炊,茹毛饮血,环境多么恶劣,苏武始终持节不失。从情节的安排、材料的剪裁,足以看出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之情和赞扬之意。以及对卫律的不齿和对李陵的同情,彰显岀班固撰《汉书》所坚持的儒家正统的思想观念。
以上就是《苏武传》“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事艺术。
苏武传
阅读思考:苏武所具有的守节爱国、坚忍不拔、忠诚勇敢的道德精神在现代社会具有什么意义?
苏武的这种英雄气节首先来自于个人气质力量,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等内在品格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国家和文化力量的强盛,所带来的必胜信念,两千多年来,苏武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苏武身上表现出来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坚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成为中华民族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谢谢观看!
高二—统编版—语文—第三单元
《苏武传》第三课时答疑
一、如何看待苏武信奉的“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儒家思想?
苏武信奉的是儒家“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的思想,愿意“杀身自效”,以报答皇帝对他们一家的知遇之恩,“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当李陵劝降历数汉武帝的冷酷无常之后,不仅不怨,还能保持感恩,其恪守伦理,坚守道义,不惜杀身成仁,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值得赞扬的高尚行为;历史地看,苏武故事为后人传颂,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人家国观念的形成。
二、苏武两次自杀未遂,却在北海荒芜之地忍辱负重地活了十九年, 二者是否矛盾?
叛变事发时苏武意识到一旦自己作为汉史被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想自杀避免受审。被劝止后未施行,也有一番考量,因为未被讯问先行自杀,不加辩驳,无异于自陈其罪,有畏罪自杀的嫌疑;此次当着卫律面自杀,反可显其坦荡无私。
后面在北海忍辱负重艰难活着,与前面求死并不矛盾。首先在北海求生,比求死更难。艰苦的生活,归国的无望,无尽的孤独,没有强大的内心,坚定的信念,每一天都无法坚持。他十九年的艰难生存,与其说是责任,不如说是对“使命”和“气节”更深层的追求。
总而言之,无论是求死还是求生,都是不屈的抗争。都是苏武在匈奴维护国家民族尊严,践行崇高使命,恪守民族气节的表现。
三、《史记》载晏子“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他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于国家、人民,而非忠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牺牲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愚忠”。从《苏武传》看,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虽然苏武是古代人,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能说苏武对汉朝、对汉武帝的忠诚就是愚忠。
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为了不引起汉与匈奴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牺牲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三、《史记》载晏子“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他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于国家、人民,而非忠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牺牲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愚忠”。从《苏武传》看,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其次,他保持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不贰,这种忠诚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汉武帝的,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总体上说也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在封建社会里,君王是国家和人民的代表,所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常常就表现为忠于君王,爱国与忠君密不可分。苏武生活在汉朝,当时的汉朝和汉武帝是国家的象征,而汉武帝所领导的对匈奴的战争,一般来说,是为了捍卫汉朝的利益,所以,对汉朝和汉武帝的忠诚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反之,李陵投降匈奴,那不只是对汉武帝个人的背叛,更是对整个汉朝的背叛。这正是苏武和李陵的高下之别。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