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同步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河蚌(bèng) 湓浦(pǔ) 炮烙(páo) 刨根问底(páo)
B.虎贲(bì) 贾(gǔ)人 刹那(chà) 朝乾夕惕(tì)
C.敛(liǎn)容 嘈(cáo)杂 调度(tiáo) 令人发指(fà)
D.绯闻(fēi) 钿(diàn)头 呕哑(yā) 亟来问讯(qì)
解析 A项“蚌”读bàng;B项“贲”读bēn;C项“调”读diào。
答案 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委身 铮铮 悯默 迁谪
B.憔悴 漂沧 荻花 掩抑
C.霓裳 冷涩 幽咽 红绡
D.阑干 呕哑 感慨 旋律
解析 B项沧—沦。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轻声
C.去来江口守空船 来:助词,无实在意义
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坐:返坐,归坐
解析 A项快:畅快。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门前冷落鞍马稀
D.整顿衣裳起敛容
解析 A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之后的第二年。B项突出:古义,指冲出来;今义,指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D项整顿:古义,指整理;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答案 C
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7题。(10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诗人描写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乐段?每一乐段的旋律和情感有怎样的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第一乐段珠落玉盘,急切愉快;第二乐段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三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7.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主要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描写音乐,除此以外还有摹声。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8.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9.《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合理。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双调]小圣乐
元好问①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②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是金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②海榴:石榴。
10.“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出一幅雨打新荷、妙趣横生的盛夏美景图。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夏日一场骤雨过后,荷叶上洒满雨珠,清亮的雨滴像珍珠一样在叶面跳动,洋溢着盛夏时节的自然情趣。
11.作者在这首散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品第一段描绘了夏日的美景,第二段即景抒情,借“人生百年有几”“良辰美景,休放虚过”“何用苦张罗”“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等,来抒发自己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及时行乐的情绪。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11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独忧愤,高洁不群。
13.“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动衬静。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