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
《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词,会写“豆”字。
2.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等描写粽子的词语,学习读好长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创意描述事物,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等描写粽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1.能举一反三按照一定顺序用长句子描述某一种事物。
2.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温暖的亲情和深厚的爱国情。
【教学过程】
任务一:端午粽香我来闻
活动一 明任务,知标准
1. 情境创设:外婆的粽子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他们对翠绿的、香喷喷的端午粽可感兴趣了,想听中国小朋友跟他们介绍介绍端午粽。《端午粽》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让我们一起争做合格的“端午粽代言人”吧!
2. 代言人标准早知道:
活动二 闻粽香,提问题
1. 实物引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闻到教室里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了吗?(出示一串粽子,闻香)一串粽子就这样诱人,那外婆煮的一锅粽子该有多香啊!(贴板画:一锅粽图片)你打算怎么跟外国客人介绍外婆的这些粽子呢?
2. 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听老师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粽子的?(样子、味道、种类、传说)
3. 交流回答,引出并学习第二段。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标中提到的“大单元教学与注重真实情境创设”的建议,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创设了以“我是端午粽代言人”这一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设计相关联的教学活动,结合任务群的特性,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相关信息的梳理。并出示评价量表,力促教学评一体性。)
任务二:美味粽子我来品
活动一 看粽之“色”
1. 识材料,读好短语:
①想一想:点学生读第二段,思考:外婆家的粽子用了哪些材料?(相机呈现长句一: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②说一说:箬竹叶、糯米、枣都是什么样的 请你填一填。
出示练习:(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拓展练习:青青的( ) 白白的( ) 红红的( )
③读一读:你喜欢这些做粽子的材料吗?能把这种喜欢读出来吗?
④评一评:谁读出了这些材料的可爱?读出了自己的喜欢?(相机副板书:读好短语)
2. 明意思,读出停顿、读出感受:
①想一想:我们怎么跟外国客人介绍这些材料的颜色呢?大家读读这句话,想想我们可以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外,内)
②仿一仿: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介绍苹果、梨子吗?
③练一练:这个句子有点长,那怎么读好这个句子呢?跟同桌练一练吧。(提醒:可以请停顿小棒来帮忙)
④评一评:(出示画好了停顿小棒的长句子)谁来读一读?谁读的好?大家喜欢外婆家的这些粽子吗?那还可以怎么读?(引导回忆之前读好短语就是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的)(板书:读出停顿,读出感受)
活动二:品粽之“味”
①尝一尝:大家想不想尝一尝这样美味的粽子?做动作理解“掀开”
②聊一聊: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学习:又黏又甜)。
③练一练:(课件出示)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怎么读好这个长句子?——迁移运用读好长句子的三个方法)
④评一评:(示例)这色香味俱全的粽子真是诱人极了!你读得大家口水都要出来了!
活动三:知粽花样
①知品种: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十分好吃,花样也多。我们来瞧一瞧。(课件出示图片及第三自然段)你能读一读吗?(板书:花样多)
②学写“豆”:这些粽子里,老师特别喜欢吃红豆粽,因为红豆粽里的这个“豆”字可有意思啦!(视频认识“豆”字的演变过程)呀,豆字原来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呀。那怎么写才最漂亮呢?(视频演示写法)咱们跟着在书上练一练写“豆”字,看谁写的最漂亮。
③评一评:结合写字要点,简单点评学生的书写。
④议一议:粽子这么好吃,外婆包了好多呢。现在外婆要你把粽子分一些给邻居吃,怎样读好这一部分?(读好长句子方法的迁移)
⑤读一读:带着刚才的感受,谁来读读这一段?
⑥练一练:试着以粽子代言人的身份介绍粽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2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的关键段落。教师在初读课文以后,直奔核心段落。学生认识到粽子的特点后,从仿到创,依据文本尝试完整地介绍粽子样子、味道及种类,为后面创意介绍粽子做好支架铺垫。整个语言学习训练的过程,目标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教师根据全文最长的句子的结构,借助三个小妙招帮助学生巧妙地化解朗读长句子的困难。)
任务三:端午粽趣代言
活动一 传统故事我熟悉
1. 说一说:为什么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出示第4自然段)指读。
2. 看一看:播放视频,了解关于端午粽的故事。
3. 聊一聊: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会做哪些特别的事情?(赛龙舟,吃鸭蛋,戴彩线等)
4. 学唱与端午有关的歌谣。
活动二 我是端午粽代言人
1. 明任务:小朋友们,刚才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端午粽的样子、味道、种类,熟悉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现在我们要成为端午粽代言人,将粽子介绍给外国的客人吧!(出示句式,同桌对练)
2. 练一练:组成学习小组,组内演练,推荐最佳代言人。其他人帮忙支招。
3. 小组推荐:评选最佳代言人。
4. 综合实践作业:
A.必做题:
学习优秀端午粽代言人,回家跟家里人介绍端午粽,拍视频发朋友圈。
B.选做题:
①课后阅读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绘本故事。
②搜查资料,跟家里人合作完成表格后带到学校跟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大单元情景的创设,以“我是端午粽代言人”贯穿于整个课堂,对端午节的由来及端午粽的样子、味道和种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既实现了教学的首尾呼应,又指导了学生的语句表达。课后作业中,拓展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更能凸显出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培养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兴趣,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的乐趣,更是将本单元“家人”这一美好主题进行延续,感受家人在一起的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