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发热、发光现象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放出 D.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2. 2020年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操作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登记身份信息 B.用体温计测体温
C.用洗手液洗手 D.用消毒剂消毒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食物腐烂 C.葡萄酿酒 D.蜡烛燃烧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制作导线 B.用生铁制作炊具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液氮冷冻食品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气体生成
6.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放出热量
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硫磺熔化了
7.世界网红李子柒勤劳聪慧,拥趸无数。其下列行为中与铁生锈可以归为一类的是( )
A.酿酒造醋 B.制作桌椅 C.雕刻花板 D.刺绣制衣
8.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用作冷冻剂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9.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
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物理变化
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太阳能供热 B.潮汐能发电
C.发射航天飞机 D.风力发电
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正确的是( )
A.“新物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于气焊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1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炼钢
C.活性炭净水 D.铜丝作导线
14.以下典故,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杯弓蛇影 D.凿壁偷光
1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硫酸做干燥剂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二、非选择题
17.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 ,“烧炭”是 。
(2)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属于 。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生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这都属于 。
(4)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锌粒的这一性质属于 。
(5)在寒冷的冬天向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这一现象是 。
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其中: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19.根据实验内容选择最恰当选项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填写字母)。
(1)用试管将水加热至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如图所示,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有:
A.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B.水沸腾变成蒸气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无色液滴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石灰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20.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 ;手摸烧杯壁有 ;蜡烛火焰逐渐 。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 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 (填“1”或“2”)正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A 7.A 8.C 9.B 10.C 11.D 12.D
13.B 14.A 15.B 16.B
二、非选择题
17.(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化学性质;(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5)物理变化
18.ABC;D
19.
实验序号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 BD
(2) AC
20. 【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与分析】(1)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3)发烫;物理
【实验结论】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