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牙、马”等生字,会写“竹、牙”等字。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老师:上课PPT、板书。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音乐中描述了什么场景?
2、这段音乐描述了下雪的场景,那下雪后,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可以做什么?
3、下雪了除了可以打雪仗、堆雪人,还可以做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群可爱的朋友,看看他们都在下雪天做什么吧。
4、播放课本视频。
5、原来是一群小画家,我们来认识下吧。 1、听音乐后思考,举手回答。
2、思考下雪可以做什么?举手回答。 通过猜音乐的形式,引出下雪的场景,引导学生回顾下雪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而引出本节课内容。
讲授新课 1、课文展示: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选择学生回答圈出的生字。
3、问题一:
小雪花的心情藏在一个特殊的符号里,你发现是什么符号了吗?从这个符号中,可以感受到小雪花怎样的心情呢?
4、总结:
第一句抓住"!",说明下雪了小动物们非常激动的心情。
5、问题二:
小鸡自己来了是不是"一群" 小狗自己来了是不是"一群"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来了是不是"一群"
6、“群”字的学习:
拼音、读音、组词、用法。 1、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举手回答圈出的生字。
3、思考问题一,举手回答。
4、思考问题二,举手回答。
5、思考问题三,举手回答。 在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讲授新课 1、问题一:
刚才出现了哪些动物?这些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
2、展示课文: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3、选择学生回答圈出的生字。
4、“竹”字学习:
学习拼音、读音、书写、组词。
5、“牙”字学习:
学习拼音、读音、书写、组词。
6、“马”字学习:
学习拼音、读音、书写、组词。
7、问题二:
小画家们是真的会画画吗?
总结: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8、问题三:
除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还有那些小画家呢?
总结:提到小青蛙,引出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2、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举手回答圈出的生字。
4、书写“竹”。
5、书写“牙”。
6、书写“马”。
7、思考问题二,举手回答。
8、思考问题三,举手回答。 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课堂总结 1、课堂总结(说一说)
请同学们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课堂练习(写一写)
(1)在空白处补充汉字。
(2)在空白处选择图片。
3、课后作业(想一想)
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画呢?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下节课检查。 1、学生思考本节课感悟,举手回答。
2、思考课堂练习,举手回答。 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小画家”们的作品,重温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