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中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國
人的异化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卡夫卡和蒲松龄为
达到写作目的,都不惜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在《聊斋志异》和卡夫卡的作品中
蜘
有许多异化的主题,主要体现为人不再是人,而是以动物的状态出现,或者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
中异化为动物或植物。罗杰·加洛蒂曾这么评价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的王国是异化和异化意
识的王国”,认为“卡夫卡作品的本质与风格在于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蒲松
数
龄写《聊斋志异》与当时“淄川的文人雅士聚首时谈孤说鬼,似为时尚”的时代背景有关,他在《聊
斋自志》中也明确地表达出他对怪异事物的爱好“才非千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
则命笔,遂以成编”。从这点来看,两位作家都喜欢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异化主题,这,点是
最值得探究的相通之处。
卡夫卡所读过的《聊斋志异》的德译本中有《阿宝》、《竹青》、《香玉》和《莲花公主》这几篇是
明显带有异化色彩的。如《阿宝》中的孙子楚性情憨厚,不善说话,喜欢上了本地大商人的女儿
阿宝,因地一句玩笑话而自断了六个手指。碍于无法在一起,他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后来灵魂
构
化为一只鹦鹉飞到阿宝的住处,日日夜夜陪在地身边。孙子楚的真心诚意打动了阿宝,鹦鹉变
回了人形,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塑
上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异化成了动
物。而卡夫卡作品中的异化相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异化而言则更加荒诞和怪异,这类异化很少
有前因后果,多表现为突变。如(变形记》中的格雷戈尔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
只硕大的虫子”。显然,这是一种异化的手法,与《聊斋志异》中人化为动物或植物的变形有
几分相似。但相比之下又有着不同,这段异化出现在故事的开头,而在整个故事中卡夫卡始终
没有交代格雷戈尔变成甲虫的原因,只是在描述他变成甲虫之后的事情,该小说不具备完整的
故事情节,更像是一个故事的片段。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则情节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清晰。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聊斋志异》中主人公的异化和变形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如孙子楚是
为了陪在阿宝身边所以化成鹦鹉。如果有可能,这些异化的人在达成自己的目标之后还要变回
人形。在蒲松龄这里,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分裂是迫不得已的,暂时的分裂是为了最终的统一。
这样看来,《变形记》中的异化显得突然,这与卡夫卡的写作目的有关,卡夫卡想要用这种荒诞的
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来表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化
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和批判社会。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3-549A·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错在“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原文是“如果有可能,这些异化的人在达成自己的目标之
后还要变回人形”)
2.D(以偏概全)
3.A(B、C、D三项谈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A项谈的是个人内心的异化)
4.①尽量消除各种社会矛盾,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少一些漠然和冷漠,多一些关爱和尊重,
让人在温暖有爱的环境中得到人的尊严,保有人的本质
②人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时始终保持应有的理智清醒和主体地位,将人工智能当作人类的
工具,避免将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外在的异己力量。(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5.①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成名的儿子把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蟋蟀给弄死了,后
来儿子的魂魄化作一只善斗的蟋蟀,免去一家濒于毁灭的厄运。
②片段把儿子魂魄化作蟋蟀的情节写得比较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得清晰。(答对一点得2
分,共4分)
6.B(错在“作者还用大量心理和语言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没有用大量心理描写)
7.B(对“不患寡”“不患贫”二人的确有分歧,但最终也找到了一致的地方)
8.①第一次写孔子在文庙里“吃冷猪头肉”,与马克思由四位中国大班抬着朱红漆四轿闯进文
庙的出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冷一热,孔子的思想受到冷遇和马克思主义得到热捧之间
形成对比。
②第二次写孔子感叹“连我在这儿都已经吃了二千多年的冷猪头肉了”,意在表明孔子的思想
在中国不能很好地得到实施。
③第三次写孔子“又回到席上,把刚才吃着的冷猪头肉从新咀嚼”,与开头呼应,形成首尾圆合
的结构特点,也预示着孔子的思想在中国继续受到冷遇。(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意思答
对即可)
9.①“取一点因由”指从相关文献记载中选取真实的人物,例如文中孔子、马克思、子路、子贡都
是文献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并且人物的性格也与文献中的记载相同,如孔子的好学谦逊、子
路的鲁莽草率;人物的个别语言在文献中有记载,如“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等。
②“随意点染”指作者利用历史材料加以丰富的想象而重新构成事件的发展,例如将不同时
代、不同国度、不同思想的两个人放在文庙来一场对话,把西方圣哲和东方古圣放在一个特定
的环境中,使之相碰撞、相交锋,将两位圣哲学说的异同展现出来,同时写出在对人类生活本
真状态的追求及对理想社会的建构等方面,两种思想不无融通之处,从而得出了孔子的学说
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沟通并进行对话交流的结论,为今天的文化交融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答对一点得3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5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