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阅读方法指导 整合学习要点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阅读方法指导 整合学习要点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3: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阅读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跳读、寻读以及抓取主要内容等阅读方法,学习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阅读策略 能够将所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融入实际阅读当中 培养学生阅读热情,让学生懂得阅读、爱上阅读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融入实际阅读当中 2.培养学生阅读热情,让学生懂得阅读、爱上阅读
设计思路 借由学生交流的情景引入如何阅读的主题,紧接着分别从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进行梳理,最后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可操作性,从而做到对阅读方法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片头 (30秒以内) 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的语文小课堂。在我们日常阅读的过程中面对一些比较长的文章,我们经常容易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下面几个小伙伴有话说了。 30秒
正文讲解 (5分钟左右) 文文:“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静静:“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明明:“我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都讲了什么。” 聪聪:“又是我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就再返回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情景式引入课题,既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点,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 他们说的这些记忆方法似乎都有作用,但是,我们如何才能正确系统地掌握这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呢?别着急,老师这节课就来带你们一起学习高效阅读的方法。 环节一:掌握阅读方法 掌握阅读方法 我们要不断训练自己提高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除了速读,还有跳读、寻读、变速读等。 文章的首句或尾句往往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可能蕴含着关键信息,因此,可以运用首尾句跳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文章中间有时也会隐藏着关键词,因此,也可以运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进行跳读。另外,还可以带着一定的目的阅读文章,即运用寻读的方法,只读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 当然,阅读时也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阅读难度的不同来调节阅读的速度,即变速读。 比如,在面对一篇长文章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别慌张,我们能用到的方法有很多: 你们瞧,老师就给你们总结了几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连接段意归纳 把每段段意连接起来,稍加整理,自然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摘取重点归纳 有的文章在开头段,对全篇文章先做总的介绍,再一一叙述。有的文章在结尾段,对全篇文章做了总结。在总结主要内容时,要仔细找找哪些句子可以归纳出主要内容。 3)自问自答归纳 有的文章比较长,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就可以把文章主要内容归纳出来。 标题法 有的文章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只要稍加补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讲解,让学生对每一种阅读方法都能有所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 环节二:了解阅读策略 了解阅读策略 所谓“阅读策略”,就是阅读文章时所要运用的方法或技能。我们在掌握阅读策略后,可以更快的理解所阅读的文章,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所不同。 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阅读策略是对阅读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 。 我们要学习的阅读策略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课文前给出了三个任务,即三个具体的阅读目的。“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许多学生可能很容易将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混为一谈,常常忽略在阅读时对于策略的选择,因此这个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策略的重要性,并且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举例。让他们对此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总结 通过这样的阅读目的的提示,其实体现了同一种阅读方法,即先通过浏览文章找到有关阅读目的的内容,再仔细阅读、思考。 4分钟
结尾 (30秒以内)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其实也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配合一定的阅读策略这样就能够高效阅读了!如果学会的话,就赶快去应用起来吧!再见! 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