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历 史
内容索引
课 时 导 学
知 识 梳 理
重 点 研 习
课 时 导 学
目 标 素 养
1.通过对古代非洲、美洲代表性文明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通过对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和感知,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培养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古代不同文明的对比,认识经济基础在各个文明兴起中的决定作用,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 识 概 览
知 识 梳 理
一、古代非洲文明
1.班图文明
表现 西非居民 班图人 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 冶铁技术 
传播 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 撒哈拉沙漠以南 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阿克苏姆王国及东非沿海地区一系列国家
(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 阿克苏姆 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
①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②概况
a.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b. 阿拉伯商人 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3.西非国家的兴起
(1)概况
①在西非,8—15世纪, 加纳 、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
 黄金交易 ,极其富有。
③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2)马里的强盛
扩张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 塞内加尔河 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经济 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廷巴克图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3)桑海的崛起
概况 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乘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统治 政治上 实行 中央集权 ,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经济上 扩大 对外贸易 ,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文化教育上 兴建 学校 ,鼓励文化发展
衰落 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4.津巴布韦文明
(1)时间: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表现: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玛雅文明
(1)经济上: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 玉米 为主的农业。
(2)政治上: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 祭司 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3)城市建设: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 金字塔 庙宇。
(4)文化: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5)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
概况 14世纪, 阿兹特克人 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 余万
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经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阿兹特克人发明了“ 浮动园地 ”,扩大了耕地面积
都城 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淡水供应,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
重 点 研 习
一 中古时期的非洲文明
【材料一】 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示:主要特点:多元化、多样性。
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班图人遍布东非;环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素养解读】
材料“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说明东非文明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材料“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说明东非文明多样化的原因,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二】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是桑海阿斯基亚王朝著名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并派出大批市场巡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传说,他在卡巴拉—廷巴克图地区挖了一条运河以利灌溉。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他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思考探究】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如何评价
提示:措施: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经济管理;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文化事业。评价:加强了对外交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素养解读】
材料说明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统治时期鼓励贸易发展,重视市场环境建设,发展农业和教育,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材料三】 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
大津巴布韦
通过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查和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
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思考探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提示:社会经济特征:建筑工艺发达,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巨石文明;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商品贸易比较活跃;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素养解读】
通过阅读材料,可从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财富分配及社会阶级关系等方面分析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经济特征,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重难归纳]
桑海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概况
1.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直接为国王服务。
2.经济上,注重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保障商旅安全,统一度量衡,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军事上,用奴隶和战俘组成的常备军来取代战时征兵制。这样既使农民和手工业者不脱离生产,又能保证各地有国王的驻军。
4.文化上,兴建学校,重视文化教育,鼓励文化发展,广泛招徕国外学者。
[跟踪训练]
1.新航路开辟前后,桑海帝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向西非的其他国家进行黄金、铁矿、纺织品、盐、奴隶等买卖。而葡萄牙对纺织品、奴隶等交易品也情有独钟。材料反映了(  )
A.桑海帝国手工业发达
B.桑海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航海时代的贸易
C.罪恶的“三角贸易”在新航路开辟前已经出现
D.与桑海的贸易是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的繁荣,并非手工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桑海和葡萄牙进行了贸易往来,说明桑海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航海时代的贸易,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开始的,主要是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与桑海进行贸易,故D项错误。
二 玛雅文明的成就及衰落的原因
【材料一】 玛雅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他们观测天象,制定了精确的历法。……玛雅文字被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均为祭司垄断。……尤其是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了古代世界很高的水平。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当玛雅文明达到鼎盛的时候,迅速增加的人口超过了农业所能保障的极限……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神权政治所能寻求的,不可能是科学的解决办法,而是更虔诚地膜拜神灵。于是,更多的神庙出现在玛雅的土地上,更多耗费民力的宗教仪式频繁地举行。在这种恶性循环当中……玛雅的辉煌成为历史的陈迹。
——摘编自杭侃《玛雅文明:文明的另一种模式》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2)材料二对玛雅文明的衰落作出何种解释
提示:(1)成就:制定了精确的历法;发明了独特的文字;修筑壮观的金字塔。
(2)解释:人口膨胀突破农业保障的极限;频繁的宗教活动严重耗费民力。
【素养解读】
材料一从农业、历法、文字、建筑等方面说明了玛雅人取得的巨大成就;材料二从人口因素和宗教活动等方面说明了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重难归纳]
玛雅文明的特点
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未发明和使用青铜器和铁器。
2.掌握高超的建造技术,创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3.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农民采用的是一种极原始的耕作法。
4.数学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5.使用独特的文字——玛雅文字。
[跟踪训练]
2.玛雅文明时期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国王,称为“库哈阿伽”,意思是“神授的权利”,拥有统治整个城邦的无上权力。国王每天都住在宫殿里,制定法律、处理每天发生的事情、接受地方首领的进贡。从材料可以看出玛雅人(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宣扬君权神授
C.实行依法治国
D.国王实行残暴的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建立的是城邦国家,国王“接受地方首领的进贡”,因此不是中央集权国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意思是‘神授的权利’,拥有统治整个城邦的无上权力”,可知玛雅人宣扬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虽然材料提到了制定法律,但是并未说明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看出国王是否实行残暴的统治,故D项错误。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